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王安忆创作中的不同阶段,都倾注着她对个体生命生存状态的关怀,对生命孤独话题的书写则是这种关怀在文本中的呈现。本文通过对生存孤独和情感孤独的分析进入王安忆的小说世界,试图解读王安忆小说创作中对孤独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世纪以来,王安忆奉献出《桃之夭夭》《遍地枭雄》《月色撩人》和《天香》等佳作。王安忆延续了以往寻找上海的主题,于世事变迁、灯红酒绿的浮光掠影之下,更注目于“人何以为衣食”的“生计问题”。不论是中心还是边缘,不论是历史还是当下,王安忆在日常生活的扭结中,展现出一个更民间、更本质、更人性的上海。  相似文献   

3.
王安忆的小说文本中的历史话语成了意志的游戏;启蒙已经退隐,叙事呈现为削平深度模式的日常化书写;传统的叙事策略开始断裂.其小说文本中明显包含了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品性.  相似文献   

4.
以小说《复活》为例,讨论托尔斯泰在小说的角色选择、情节设置和叙事视角等方面对王安忆小说创作的触媒作用及其嬗变.  相似文献   

5.
王安忆《长恨歌》被称为当代的“上海叙事”。在《长恨歌》中,王安忆以环境元素的张力,激活了小说的主题:用一个女人的一生演绎一个城市的历史命运。透过以弄堂为象征的诸多环境描写,我们感悟到了王安忆那挥之不去的“上海情结”,同时也从环境和人物的相互烘托中品味到了一种难以忘怀的“上海精神”。  相似文献   

6.
王安忆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重要的女性作家,其作品"三恋"开辟了对女性形象独特的抒写视角,深入探寻了女性的内心世界,对传统的女性形象进行新的塑造,作者从女性的独特经验出发,通过三部作品来阐发女性意识从"性——恋——爱"的升级过程,探寻女性在现实世界中所面临的精神困境与挣扎,体现她们独特的反抗与探索意识。  相似文献   

7.
王安忆散文殊态异姿,特色鲜明。人物素描旨在深入开掘人性中的美学矿藏,且善于采用多维视角展示主人公复杂的性格底蕴。国内外记游描摹自然风光,评说纷繁世像,不乏深邃的历史意识。整体观之,各类佳篇均能体现坚实的哲学根柢,高雅的精神向度及脱俗的语言风貌,具备较高的认知价值与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安忆对鲁迅的敬仰和推崇表现在创作手法和创作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上:在小说的选材、主题的挖掘开拓上,王安忆秉承了鲁迅的"选材要严,开掘要深"的原则.成功地创作了都市、农村、知青题材的作品,她笔下塑造的底层小人物、妇女形象十分典型,呈现出深邃之美.另外,在小说创作方法上,王安忆还沿用了鲁迅惯用的心理描写和白描的创作手法,从而形成了小说鲜活、逼真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小说大多表现的是人生安稳的一面:爱情、婚姻和家庭生活,表现了永恒的人性,揭示了生命的本相。当时特定的乱世时代背景投影到她及其小说人物的生命中,便生出一种苍凉之感:虚无与孤独。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人类体验,孤独是一个常见的文学主题。终其一生,美国作家卡森.麦卡勒斯都在作品中探索孤独这一主题。张爱玲的小说也以荒凉和孤独的基调打动无数读者。麦卡勒斯《伤心咖啡馆之歌》和张爱玲的《金锁记》中的孤独意识都反映了中外女性作家对孤独的深刻认识和对人生的思索与理解。  相似文献   

11.
孤独的狐狸     
张杰  蔡欣 《阅读》2012,(11):32-33
有一只名叫米奇( Mickey Mouse )的漫画老鼠,别看它个子小小,相貌平平,它可是世界上拥有最多“粉丝”的大明星哦!  相似文献   

12.
丁玲女性小说中女性的悲剧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爱情的无与寄托,生命的极端孤独,死亡意识的不断纠缠,女性归宿的不可把握。  相似文献   

13.
王安忆和铁凝1980年代中后期的女性小说虽然体现着这一时期女性文学由社会意识层面向自我意识层面的深入,却仍存在着诸多内在矛盾。这无形中消解了女性奋力找回的本体自我,使女性回归自我之路变得雾霭重重。这源自女性写作者自身与传统既对抗又顺从的复杂关系,而女性文学也正是在这种动态矛盾中艰难地探索前行。  相似文献   

14.
弗洛姆在他的孤独理论中提出孤独是基于人的本性之上的哲学范畴。孤独与生俱来,在所有的孤独里,精神上的孤独最可怕,是生命难以承受的痛。屈从、创造性的工作和破坏欲都是逃避孤独的方式。卡斯特罗的《花园书》塑造了承受并以不同方式处理精神孤独的主人公。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从王安忆对两性之间关系的探究中审视王安忆的女性意识。尽管王安忆宣称自己不是一个女性主义者,但在其实际的创作中却自觉地从性别立场出发,颠覆着传统的两性秩序,在文本中努力建构一种新的女性诗学。  相似文献   

16.
17.
李婷 《职大学报》2009,(1):40-42,83
王安忆是当代文坛上一位独特的作家.其作品的丰厚,风格的多变,题材的广泛,无不给人以惊艳的感觉.在当代女性作家中,她又以大量的全新的作品卓然独立.本文拟从王安忆语言的角度,分析其各阶段语言的风格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8.
当代社会的现代化运动,推动了人类的进步,有积极意义;也障蔽了人的自由发展,有消极意义。审美活动是回应现代化运动负面影响的力量。本文从人生的诗意化有助于走出“单面人”的模式,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人;冲破“工具理性”的樊篱,追求诗意的生存方式;摆脱“生命的机械化”倾向,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等三方面,阐释了审美活动对现代人救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许地山先生的<春桃>这部小说,意在解读先生在文本里面所给我们讲述的苦难的解救方式.先生在肯定了人生中必有苦难的同时,深刻意识到在苦难中生的可贵.而人何以能在苦难中继续的生存,为自己的生存找理由就是本文所要分析的.人通过了以下分析的各种解救方式,得到了自己存在的理由.  相似文献   

20.
王安忆的《长恨歌》及张爱玲的部分作品分别描绘了不同时代的上海里弄里发生的是是非非,讲述平凡人的人生际遇与酸甜苦辣,在描述小人物的文字里,都透出一股悲剧意识,并都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高度。通过对《长恨歌》及张爱玲作品中题材的选取,叙事手法的运用,切入点的选择等方面的比较,显示出她们笔下的上海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