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翡 《考试周刊》2012,(81):71-71
动手实践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操作实践活动对学生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发现、知识的巩固、思维的发展及情感态度等的发展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操作活动如果只是为了形式、为了课堂“活”而不加以思考合理运用.那么这样的操作活动往往是无效的,不会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起到帮助作用。只有把握好操作活动的选材.操作活动的时机,操作活动中的启发,才能使操作活动行之有效.才能真正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学有所获。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各版本教材的一些操作活动中发现,有些设计忽略了影响活动实施的因素,缺乏可行性和有效性。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操作活动设计、材料选取和操作过程三方面提出了编写建议,希望编者在编写教材中的操作活动时,不妨先试着操作几遍,进而完善操作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3.
一、创设适度紧张的操作环境,培养操作的快捷性快捷性是保证按时完成操作活动、提高操作效率的一个重要条件。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比赛等多种形式为操作活动营造适度紧张的氛围。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操作的速度,而且可以“逼迫”学生创新。  相似文献   

4.
操作法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运用很广泛,它是指幼儿通过自身操作教具、学具等各种材料,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而获得经验、知识的一种方法。在数学活动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操作兴趣,其次是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操作材料,让幼儿有操作机会,而操作活动的游戏性和时间的保证,也是非常重要的。只要在数学操作活动中,充分考虑幼儿个体差异,积极调动幼儿去主动操作,培养幼儿讨论、评价的能力,保证操作时间,操作法才能发挥最佳效应。  相似文献   

5.
如何组织实施动手操作活动,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实效性,让操作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结合自身在这一方面的实践与探索从操作层面粗浅地谈一谈提高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实效性的一些策略。文章从训练良好操作习惯,保证操作进程;创设有效的操作情境,激发学生操作热情;注重操作、观察、思考及交流的有机结合,提高操作实效;发挥操作中教师的作用,提高操作的有效四方面,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操作活动有效性的研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如何组织实施动手操作活动,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实效性,让操作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结合自身在这一方面的实践与探索从操作层面粗浅地谈一谈提高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实效性的一些策略。文章从训练良好操作习惯,保证操作进程;创设有效的操作情境,激发学生操作热情;注重操作、观察、思考及交流的有机结合,提高操作实效;发挥操作中教师的作用,提高操作的有效四方面,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操作活动有效性的研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正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操作活动,学生能具体感受到知识的发生过程,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但是,我们也看到,很多操作活动常出现为操作而操作的现象,学生不知为何操作、怎样操作,他们的操作只是教师指令下的被动行为。也就是说,学生并没有良好的操作习惯,致使操作效果难以达成。那么,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哪些操作习惯,才能使操作成为课堂所必需的、学生所必要的活动,并使操作活动更有价值呢?  相似文献   

8.
一、预先操作探究模式 预先操作探究模式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之处主要在于把"活动指导"教学环节改变为"预先操作"教学环节。在操作活动开始之前,不是先由教师讲解操作的要点、方法、注意事项,也不是由学生凭空思考后提出并交流问题,再进行实验操作,而是由教师或学生提出研究问题,提供材料,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尝试进行直接操作,通过自主操作和集体研讨,解决操作活动中遇到的技能、方法上的问题,完善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9.
姚玉梅 《教师》2012,(24):78-79
动手操作活动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源泉,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合理地组织各类操作活动,能使学生激发操作的兴趣、渗透操作的意识、训练操作的方法、促进操作的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动手操作是幼儿进行科学活动的主要手段,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科学活动的效果。因此,在科学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要以幼儿感兴趣的操作内容激发幼儿兴趣,为幼儿提供丰富、有层次的操作材料,还要以具体、明确的提问启发幼儿,为幼儿创设自由探索的空间,帮助幼儿掌握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促进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观察、实验、制作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活动内容,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活动方式。不论哪种活动,学生都要经历操作仪器、使用工具的基本过程。仪器、工具操作不当,必将直接影响探究活动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因此,学生掌握探究活动中常用仪器的性能和用途以及操作要点,是完成探究活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动手操作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基础,对理解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都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设计富有思维含量的操作活动呢?教师需要就操作活动内容和时机的选择、操作活动时空的把握、教师角色的定位、操作后的交流和内化等方面对操作活动进行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一、注重操作材料的选择 数学是研究事物的数和形的,而不是物体的外部特征和属性.因此,选择操作材料的标准,是要看学生与操作材料建立的活动和构成教学过程本质的活动这两种活动之间的关系,即操作活动是否有利于促进认识活动,如果这两种活动之间没有联系,那么直观材料也就是无益的,有时甚至可能起到分散注意力和妨碍学生思维的作用.由此可见,操作材料的选择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并非越直观形象越好,也并非是多多益善.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已经成了一种比较常见的活动。然而,在实践中,我们总感觉到动手操作的一些局限性。譬如,所占的时间太多、学生们动手操作时易混乱、学生对动手操作的积极性不高等,为此,笔者对让动手操作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发挥应有的功用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操作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但很多教师并不能有效利用操作,而是将操作当作一个课堂上的花样,看起来好看,但实际上缺乏思维含量,因而也就不能收到实际效果。那么,该如何展开有效的思维活动呢?笔者现以苏教版数学六年级《圆锥体的体积》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一、初步教学,凸显操作问题《圆锥体的体积》是苏教版六年级的教学内容,教学中笔者安排了操作活动,让学生动手探索圆锥的体积计  相似文献   

16.
“图形与几何”主要研究现实中物体和图形的大小、形状、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实际动手操作是最理想的教学手段。然而,在当前的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操作活动却陷入种种误区,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文章通过分析操作活动的种种误区,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寻找开展有效操作活动的对策,力使操作活动从“喧宾夺主”到统筹兼顾,从“千人一面”到发散创新。以期引起大家的思考和共鸣。  相似文献   

17.
一年级教学认数时教师常常设计动手操作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数的认识。操作的活动是否都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数学本质、学生在认数过程中是否理解十进制计数方法、如何设计有效的操作活动促进认数的意义建构等成为教师备课时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操作活动既是手与眼协同活动对客观事物的动态感知过程,又是手与脑密切沟通把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引导学生操作,既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又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推导法则和公式、理清数量关系。一、组织感知性操作,帮助学生建立数学起始概念小学生形成概念的过程是“动作感知———表象———概念、符号”。在教学中,数学起始概念知识跨度大,抽象性比较强,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应尽量让学生进行感知性操作,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形成…  相似文献   

19.
操作活动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深化其对知识的理解.数学操作活动的现状还存在许多弊端,导致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无法得到较好的培养.活动是认识的基础,在教学操作活动中,要把“看”操作演示转变成“做”数学活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操作体验.教学时,要激发学生的操作热情,创设的操作情境给予多次利用,还要注重学用结合,使操作变得更有实效.  相似文献   

20.
在幼儿的数学学习中,操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针对目前教师在指导幼儿数学操作活动中容易忽略或出现的问题,指出教师应重视评估幼儿数学发展水平、提供适宜操作材料、指导操作活动过程、评价归纳操作结果这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