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之际,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戏曲艺术研究会推出10集京剧电视剧《曹雪芹》是十分有意义的。随着历史的变迁,文学艺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戏曲艺术同样处在发展变化之中,从杂剧变成传奇,从传奇演变成以昆腔、京剧为代表的各民族各地区的戏曲剧种,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对传统戏曲进行整理改编和改革,近年来出现的新历史剧和现代戏,革新了戏曲艺术面貌,丰富了戏曲舞台。近年来,戏曲在电视播出中进行的艺术的和  相似文献   

2.
京剧,是我国民族戏曲的代表性剧种,它是在清代的乾隆年间诞生于北京的。在二百多年来的发展进程中,许多京剧艺术家历尽艰辛,锐意进取,形成了以“四功”、“五法”为核心的一套比较完整的表演体系,成为演出剧目极其丰富、舞台表演极其精雅、艺术人才极其齐全、内外影响极其深远的艺术瑰宝,被世人公认为中国的“三大国粹”之一。 京剧艺术植根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之中。一出京剧,就是一段中华民族的编年史。在京剧表演中积淀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民族智慧和艺术精华,无论是唱腔、念白、身段、舞蹈、服装、脸谱……都…  相似文献   

3.
董菁 《新闻爱好者》2012,(12):81-82
戏曲电影的起源与发展戏曲电影是中国电影独有的类型之一,它专以中国戏曲表演为拍摄对象,倾力展示中国独特的戏曲艺术魅力,记录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大师的艺术成就和优秀的中国戏曲剧目,弘扬中国悠久的民族戏剧传统。1905年,由开设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拍摄的京剧片段纪录片《定军  相似文献   

4.
纵观中国艺术史,戏曲和电影在一开始就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即是1905年由谭鑫培主演的京剧电影《定军山》.戏曲艺术一直与时俱进,彰显着时代内容和时代特征,自中国电影史的开始直至今日,戏曲也一直在尝试以电影为载体进行艺术表达.1956年的京剧电影《荒山泪》是新中国初期戏改的成果,用电影将中国故事进行国际表达,该...  相似文献   

5.
京剧艺术     
刘鹏 《北京档案》2009,(1):51-52
听京剧是老北京人的一大爱好。京剧之所以能够形成,并且得以兴旺发展,是因为继承了宋、元、明等朝代戏曲的传统和积累的大批剧本。清朝乾隆年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徽剧、昆曲、梆子等长时间交互影响,形成一种新剧种——京剧。  相似文献   

6.
京剧是在徽班的基础上丰富发展而形成的.一说形成于道光年间,一说形成于光绪年间,不管是形成于何时,武生的出现,是京剧成熟的重要标志,而武生武打艺术又直接来源于武术.武打艺术在中国戏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既是戏曲卓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重要特色之一,也是它作为独立的表演艺术发展成熟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7.
“戏曲大家唱”节目,从它的前身“京剧茶座”算起,这个节目已经办了快有十个年头了。十年中,电台向听从推荐了众多的、遍及各行各业、不同层次的业余戏曲爱好者,录制了他们的大量唱段。现在,这个节目在广大爱好戏曲的听众中,已经较有影响,被听众来信誉为“弘扬民族文化的一方沃土”。  相似文献   

8.
折子戏是中国古典戏曲演出史上的重要现象,大量存在于各个剧种之中。作为花、雅两部代表性剧种的昆曲和京剧,其折子戏在文本形态和演出形态上均存在较大差异。从文本角度看,昆曲折子戏与全本戏关系密切,改编幅度较小,京剧折子戏则因来源复杂,在全本戏的基础上改编力度较大,与本戏之间的关系没有昆曲紧密。从演出角度看,昆曲折子戏促进了舞台演出朝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而京剧折子戏则影响着表演流派的形成。昆曲和京剧折子戏的诸多差异,体现出花、雅两部的不同特点,对进一步认识中国古典戏曲的多样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申报》的戏曲广告与早期海派京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报》的京剧广告是中国近代传媒上最早的戏曲广告 ,海派京剧是北京以外最大的京剧地区流派 ,《申报》的戏曲广告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京剧在上海的发展 ,二者的良性互动体现了近代传媒与新兴艺术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戏曲近代的发展繁荣与庶民文化的勃兴有高度相关性,19世纪末以来京剧的发展演进更是如此。因此,戏曲、尤其是京剧研究不能只局限于精英文化视野中的经典文献,仅凭这些经典文献无法真正认识与理解戏曲/京剧,必须重新定义"文献"的内涵与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包括戏单在内的大量非书籍/印刷品类文献中的海量历史文化信息,逐渐为新一代戏曲/京剧学者所发掘,因此,戏曲/京剧文献研究也在呼唤超越传统的新分类。  相似文献   

11.
京剧历史源远流长,从它形成到现在大约已有一百六十年的历史,它是传统戏曲中剧目最丰富、表演最精细、流布最广泛、观众最普遍、影响最深远的一个剧种。 毫无疑问,京剧是我国最珍贵的传统艺术之一,它以其写意的表演特色和包容的艺术形式堪称当之无愧的中华民族的国粹。那么,如何保护这门古典艺术,如何去继承和升华它,如何以更好的形式去弘扬它呢?京剧大师梅兰芳在世时曾经出访美国作巡回演出,当时引起全美轰动,可见,“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既然有世界级的精品,  相似文献   

12.
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百花园中的奇葩。十几年来,随着中国电视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式多样、异彩纷呈的戏曲电视节目也呈现在中央和地方各级电视台的荧屏上。从舞台戏曲纪录片、戏曲电视艺术片、戏曲电视专题片、戏曲电视剧到京剧名段音配像节目,均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特别是中国音乐电视的问世,在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高科技的电子技术手段的结合上又走入新的境界,为戏曲艺术插上了电子的翅膀,使这一民族的瑰宝获得了富有生命力的发展远景。历史悠久的中国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从…  相似文献   

13.
中央领导每到新年前夕都要观看一次新年京剧晚会,这足以说明我国领导人对民族戏曲艺术的高度重视与提倡。广播电视亦随之而起,响应中央领导的倡导。除了中央电视台开设戏曲频道传播以外,春节期间,浙江、陕西、山东、黑龙江、河南等10家电视台联袂推出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大型系列节目  相似文献   

14.
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第六频道开播一年多了,《戏曲大舞台》这档娱乐性节目越来越受听众的欢迎。山东省统计局的收听调查结果表明,《戏曲大舞台》在频道的所有节目中总成绩排名第二,听众满意度达到了54.18%。《戏曲大舞台》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以听戏、说戏、赏戏为内容。主要面向戏曲爱好者,满足听众对戏曲的多样化需求。栏目播出原则是:“凡是听众喜欢听的,就是我们要播出的。”根据听众的需求,《戏曲大舞台》以播出京剧、吕剧为主,辅之以黄梅戏、豫剧、昆曲、山东梆子、五音戏等听众喜爱的其它剧种。  相似文献   

15.
尚杰 《网络传播》2007,(10):90-90
几个月前,有一组名为“裸体京剧”的照片在网上广为流传,原作出自摄影师刘铮之手,是以戏曲造型为载体而创作的系列摄影作品。原本与京剧无关,被好事的网友冠以“裸体京剧”的名字上传到网上,于是引来了一阵疯狂的点击和转贴,各种评论也络绎不绝。  相似文献   

16.
<正>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它的魅力除了舞台上的行云流水和婉转动听,还在于它有着一大批热爱京剧的观众。京剧票友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挚爱京剧艺术,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勇于进行艺术实践,是一个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群体。由他们自发组织的票房,或聚会,或研讨,集学唱与表演功能于一身,共同撑起京剧的一片天。半路出家的票友上海是各种戏曲五方杂处的城市,作为国粹的京剧在上海除了有成千上万的热心观众,更有对京剧  相似文献   

17.
杨玉 《今传媒》2014,(7):89-90
由央视戏曲频道举办的首届"少京赛",是在电视娱乐化浪潮下的一次成功的戏曲推广。探究其成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巧妙选取少儿视角,对京剧进行消解与重建;利用戏曲优势,进行周密策划,大胆尝试直播"真人秀";在娱乐性的突破与专业性的坚守上谨慎平衡。  相似文献   

18.
周南 《文化遗产》2023,(1):47-54
台湾资深中文教授曾永义近四十年来以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和殷实的戏曲理论积淀反哺戏曲创作,站在治学者的角度“游戏笔墨”,为昆剧、京剧、豫剧、歌仔戏等多个剧种新编了二十余部戏曲剧本并先后公演,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迥异于当下大多数的新编戏曲作品,曾编剧作在题材选取、关目结构、行当设置,尤其是曲词语言方面都谨遵古法传统,真正承袭了中国古典戏曲文学的精妙内涵,同时在主题思想及舞台呈现上又不乏现代解读与形式探索,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用剧作生动诠释了其“扎根传统以创新”的戏曲创作观。  相似文献   

19.
薛瑞环 《今传媒》2016,(3):85-86
《国色天香》是由天津卫视原创的一档由明星进行戏剧训练以及竞赛的季播真人秀节目,将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与京剧、豫剧、越剧等传统戏曲的唱腔旋律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曲风.第二季《国色天香》通过升级赛制和更加多元化的改编,赢得了更多的肯定与赞誉,但是其背后的有关传统文化"创新还是恶搞"的问题也值得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电视文艺节目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节目样式——电视戏曲片,如上海的《西园记》、《孟丽君》,江苏台的《莫愁女》,中央台的《香罗帕》,河南台的《秦雪梅》、《红柳绿柳》等。本文只拟就中央台录制的京剧《燕燕》和上海台录制的沪剧连续剧《璇子》谈一点对电视戏曲片的看法。戏曲艺术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在世界剧坛上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荣的文化精粹。在戏曲演变形成的漫长年代里,它的演出场所由露天野台、勾栏瓦肆、红氍毹直到现代化的剧场舞台,戏曲通过种种演出场所与各阶层的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关系,它以自己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