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朝乾隆年间吴县(今苏州)人沈起凤的《谐铎》,是一部著名的小说集,共收一百二十多篇文言短作。虽然前人对它曾多所褒奖,如蒋瑞藻《小说考证》引《青灯轩快谭》的评赞:“《谐铎》一书,《聊斋》以外,罕有匹者”;蒋氏《小说技谈》引《搏沙录》的论赞:“《谐铎》一书,风行海内”,不是其后一般小说所能比肩的;近代著  相似文献   

2.
庄周事迹,早见于《史记》本传.至近代,马叙伦有《庄子年表》,于生卒年之考证,颇为允当.间亦有为庄周作传者,然所据材料,不外源于《庄子》本书.《庄子》中所记之庄周活动,恍惚迷离,若有若无,虚实难辨.加之其年代之史实,尤其关乎宋魏者,多有讹倒.今人饯穆《先秦诸子系年》、杨宽《战国史》(1980年7月版)有所考订.今本孟子“知人论世”之意,略作疏理,列成一表,敬奉读者,以助于《庄子》之研究.  相似文献   

3.
我国唐代作为“大学生”教科书之一的《九章算术》(下简称《九章》)是一本蜚声中外的数学名著,也是我国年代最早的一本专门论述数学问题和运算的纯数学书籍。它成书大约在公元50年(东汉早期),作者已无法考证。  相似文献   

4.
周钧韬先生专事《金瓶梅》研究二十多年,提出了“《金瓶梅》作者王世贞及其门人联合创作”“《金瓶梅》时代背景嘉靖”“《金瓶梅》成书年代隆庆”“《金瓶梅》成书方式过渡说”“《金瓶梅》初刻本问世年代万历末年”“《金瓶梅》为性小说”等6个新说;完成了《金瓶梅》创作素材来源考证的基础性工程。他的“治学之道”包括“知己知彼,选准研究目标”;“高层次加入”;“目不斜视、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敢于创新,在与权威的论争中创新”;“思辨与考证,双向汇流”等。其自言“治学之道”的核心是学好哲学。  相似文献   

5.
上古史总会有某个年代是具有座标意义的,如1027B.C.武王灭纣之年;著名旅美学者何炳棣先生提出,首先考证出这个年代的学者是(他的恩师)雷海宗先生。何先生在他的《周初年代平议》的结论之一是:近代学人之中,雷海宗先生是在1931年就以《史记·鲁世家》《左传》《孟子》等资料证明《竹书纪年》1027B.C.之说之可信。迟至1945年,瑞典汉学名家高本汉教授,在一篇论商代某类武器和工具长文,才放弃了刘歆1122B.C.之说,发表了与雷文几乎方法全同的对西周年代的看法。雷文在中国、在海外都甚少人知,而高文在西方影响甚大,一般称《纪年》武王伐纣之年…  相似文献   

6.
《诗比兴笺》作者问题是近代学术研究领域的一桩著名公案,近代著名学者已有此书为魏源所作的说法;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经多位学者考证,此书实系魏源所作,这一结论在魏源研究领域基本被认可,却没有引起古代诗学研究者的关注。其实,此书作者乃魏源还可做四个方面的充分补证。《诗比兴笺》与现存陈沆的著作缺少关联,同时,《诗比兴笺》与魏源大量著作形式以及思想内容存在明显的一致性.包括笺注体例、词句、文意和思想观念的相同与近似。魏源将此书“著作权”转让给陈沆的行为.实与古代“托名”现象的文化传统有关。明确此书为魏源所作对于推进清代诗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历代史家考证“武王伐纣”的年代的有 43家之多 ,但只有《竹书纪年》一家所载之武王1 2年周历 2月 30日 (前 1 0 50年 2月 1 0日 )是正确的 ,其他 42家皆是推测、臆断 ,故误。作者在大量的甲骨卜辞中寻找到三片实证 ,以证《竹书》所载之“武王伐纣”皆是史实 ,并非伪造  相似文献   

8.
笔者今年从事初级中学一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第一次使用1987年新版《中国历史》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新教材第二册中国近代史中的“黄花岗起义”一目年代不明,现将新旧教材有关部分摘要如下。在1981年旧版《中国历史》第三册中,有关“黄花岗起义”的年代是这样叙述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史前80年(1840-1919年),虽然年代不长,但史料却十分丰富,可谓“浩如烟海”。而史料的考证、整理工作,则又是极其艰辛的基础性工作,和整个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相比照,这方面的工作还是有些尚缺的。可喜的是,郑剑顺老师的《中国近代史料学概论与史料书籍汇录》最近与读者见面了,它为我们研究中国近代史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史料概览,是初学历史考入门的工具书,也可供大专院校历史学专业用作教材。和以往的史料书籍相比较,《中国近代史料学概论与史料书籍汇录》有如下特色:一、内容广博。本书将近代史料学概论,史料目录学介绍…  相似文献   

10.
“精神文明”这一名词从出现到现在只有100多年的历史.据现有资料考证,最早使用“精神文明”这一名词的是近代戊戌维新运动的领袖之一梁启超(1873—1929年).1889年12月,梁启超在流亡日本时主编过《清议报》.他在该报发表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司马迁在不同地方谈到《吕氏春秋》时,对其成书年代的说法不尽一致,再加上后世一些学者对《吕氏春秋·序意》篇“维秦八年”一语的过分解读,遂致在此书成书年代问题上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说法。诸说之分歧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吕氏春秋》成书于哪一年,二是《吕氏春秋》是否一次成书。而就目前的资料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现状来看,在此问题上最可靠的答案是:《吕氏春秋》是在吕不韦任秦相国期间组织宾客一次编撰完成,书成于秦王政八年。学者们在此问题上的意见和分歧,反映了在考证古书成书年代时,内考证与外考证既可能交相为用,也可能相互干扰,导致循环论证。  相似文献   

12.
古史辨派是活跃于本世纪上半叶中国史学界的一个重要学术流派,为了揭示有关中国上古史记载的真面目,该派对包括《周易》在内的诸多古代经籍进行了考证。其考证《周易》的目的,是“打破汉人的经说”,“破坏其伏羲神农的圣经的地位而建设其卜筮的地位”,“辨明《易十翼》的不合于《易》上下经”。为此,他们重点讨论了《周易》经传的成书年代和作,《周易》经传的性质及关系,孔子与《周易》经传,《周易》一书的结构等问题。这些讨论对于传统易学造成了极大冲击。从学术发展史的立场看,他们的考证难免有疑古过勇之讥。但其求真的精神和实证的方法却对本世纪中国学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赵州桥建于何时 ?历来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大体上有以下四种观点 :一是认为建于隋炀帝在位期间 ( 6 0 5 -6 16年 ) ;二是《中国赵州桥》和《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均标为隋开皇十一至十九年 ( 5 91-5 99年 ) ;三是 1991年中美两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在赵州桥建立铜牌纪念碑和石刻卧碑 ,把建桥年代标为“公元 5 95 -6 0 5年” ;四是《中国土木百科词典》认为建于“隋开皇大业年间 (公元 6 0 5 -6 17年 )”。1994年 7月 ,河北科技出版社出版了我的《中国赵州桥志》 ,对于建桥准确年代 ,当时我还没有考证清楚。事后 ,经过六年的书海查寻 ,在宋代…  相似文献   

14.
“《关雎》,后妃之德也.”这是《毛诗序》对《关雎》一诗的评价,伴随着《毛诗序》作者与成书年代的学术公案,“后妃之德”一语也颇受争议.历代《诗经》研究者对于“后妃之德”的阐释,均与《关雎》一诗的文学解读相乖违.从文字学角度考证,“后妃”应释为“司配”,“后妃之德”应理解为“执行婚配过程中的准则与规范”.这就合理地诠释了《毛诗序》的说解,使传统经学阐释与现代文学解读达到了一致.  相似文献   

15.
邹流芳老师撰写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向中国“倾销”商品了吗?》一文(参阅《历史教学》2004年第2期),对中学教材所述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狂潮”(参阅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上册,第16页)提出了质疑,认为“英国并没有向中国倾销商品”。本文结合有关史实,谈一谈与邹老师不同的看法。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之“说”,并非教材的偏见,也不是一家之言。中华书局出版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近代史》也谈到:“(19世纪)从60年代到80年代,列强凭借着他们从不平等条约中所攫…  相似文献   

16.
关于湖北共产主义小组建立的地点 ,课本第 12 5页为“汉口” ,第 12 6页《中国共产党诞生形势示意图》为“武昌” ,第 12 7页《参加中共“一大”的正式代表》表中“来自地方”为“武昌”。与课本配套的《中国近代现代史地图册》上册第 2 4页为“汉口”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地图填充图册》第 14页标的地点在江右 ,即武昌。到底是“汉口”还是“武昌” ?2 0世纪 2 0年代 ,武汉由汉口、汉阳和武昌三部分组成。湖北共产主义小组第一次会议是在武昌的董必武寓所举行的 ,并推选出负责人。湖北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地点为“武昌”。另外 ,课本第…  相似文献   

17.
文艺心理学,是一门新学科,在中国也可谓一门崭新而又稀有的科学,早在本世纪30年代朱光潜先生就写了一本《文艺心理学》,但那是一本通俗地解说美与美感的著作,“是一部介绍西洋近代美学的书”(朱自清《文艺心理学》序)。因此,严格地说,这还不是“文艺心理学”。近年,还有不少学者涉足这个领域,写了若干文艺心理学方面的论文与专著。但“文艺心理学”到底是心理学的分支,还是美学、文艺学的分支?抑或是“文艺”与“心  相似文献   

18.
清代学者钱大昕曾对范雎之“雎”作过考证,他说:“战国,秦汉人多以且为名,读子余切。如穰苴、预且、夏无且、龙且皆是。且旁或加隹,如范雎,唐雎,文殊而音不殊也。”《辞海》对“范雎”也释作“范且”,并指出“范睢”属于误作。同时,许多选有《范雎说秦王》(选自《战国策》)的书,均是作“雎”,而没有作“睢”的。可见是“雎”(ju)而不是“睢”(sui)。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9期,桑进林先生在《“察言观色”还是“察颜观色”》一文中对“察言观色”一词做了详尽的考证、解释,并说,通过查阅包括《汉语大词典》 (罗竹凤主编)在内的多种工具书,发现均无“察颜观色”,只有“察言观色”,从而认定高中语文第六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文和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错误使用了“察颜观色”。我认为,桑先生的看法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20.
北魏于太和十年(486年)采纳李冲建议,在基层成立“邻、里、党”三级组织,分设邻长、里长和党长,又称“三长制”,并将原先按户分等的“九品混通”的课役制度改为按丁(一夫一妇为标准)抽收。《魏书》中的《高祖纪》、《食货志》对此都有明确的记载。《食货志》尚收录有北北魏立三长和实行新课役制度的诏令,它是一份十分值得重视的史料。但仍有同志不断对“立三长”之年代提出怀疑。近又读吕一飞同志《北魏立三长年代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