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利用民间资本发展我国科技风险投资业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认为,我国科技风险投资业应当由国有资本为主向民间资本为主转变。在分析利用民间资本发展科技风险投资业现实可行性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四种类型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科技风险投资组织模式,并从税收、财政、市场退出、规范管理等方面提出激活民间投资进入科技风险投资业的政策支持措施。  相似文献   

2.
风险投资业在我国是十分有前途的行业,但我国投资业中尚属起步行业,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慢,所以投资的边际收益率比较低,而且资本市场不够健全,风险投资业的机制不够完善等原因,造成风险投资业发展缓慢,本文浅析了中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现状,希望对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给予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指出了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的关系,然后对美、德风险投资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不同的风险资本、不同的退出方式对风险投资支持有较大的差异,最后在对我国风险投资现状的分析基础上指出如何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业。  相似文献   

4.
欧洲风险投资业产业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基于现代产业组织理论SCP框架对欧洲风险投资业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欧洲风险投资业较低的市场集中度水平、较高的退出壁垒决定了欧洲风险投资业投资行为特征,即欧洲风险资本主要流向非科技企业的后期发展阶段,并最终导致欧洲风险投资业相对较低的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黄建 《科技广场》2002,(8):19-20
随着1998年3月全国政协会议把风险投资列为“一号提案”,在全国范围内刮起了一阵阵的“风险投资风”。但是,风险投资对中国来说毕竟还是一个新兴事物,在成长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1998年6月,中国风险投资业的先行者——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因资不抵债被勒令关闭,着实给正处在起步中的我国风险投资业敲响了警钟。那么,制约着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问题到底有哪些呢?投资渠道窄,投资规模小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的资金大部分由政府、商业银行和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出资,其中政府和商业银行资本占了70%,而私人资本、民…  相似文献   

6.
德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历程与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杜斌  谈毅 《预测》2004,23(5):31-34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德国经济过于保守,以至于无法孕育发达的风险投资业。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德国早期风险资本的增长极为迅猛,大大超过了整个私有权益资本的增长速度,而且在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比重也明显上升。究其原因是德国创业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尹航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4):127-130
本文从风险投资机构、风险资本、投资方向和蜕资情况几个方面阐述和分析当前中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现状,通过深入研究有关统计数据后,确立了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本土风险投资业发展"瓶颈"问题的投资策略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中国风险投资业的实质性发展是从1998年初开始,在此之前,虽然国家有关部委及少数地区也组建了风险投资公司或风险投资基金,但由于中国尚没有风险投资的体制,特别是没有健全的资本市场的出口,因此,这些投资机构最终都走向实业性投资或融资租赁性投资。从1998年起,中国政府开始重视风险投资在促进科技产业发展中的作用,1999年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9.
牟韶红 《科技与管理》2006,8(3):103-105
针对我国风险投资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结合过程中存在着的资本来源单一、信息不对称、缺乏优秀的风险投资家、缺乏健全的运作和退出机制的问题,重点探讨了如何对我国风险投资运行机制进行重塑,来引导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风险投资业最早是50年代在美国兴起,日本是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兴起,英国等西欧国家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英国是继美国和日本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大风险投资业中心,印度约在80年代中期兴起.现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本国的高技术产业,也在纷纷培育和发展其风险投资业.各国在风险投资业发展过程中均遇到了一定程度的挫折.例如英国风险投资业在经过10年的持续发展以后,于1989年其全国风险资本总额达到了最高峰,其独立的专业性风险投资基金总额为16.84亿英磅.而此后持续下降,于1992年进入最低谷,其独立的专业性风险投资基金总额降到了3.47亿英磅.因此,了解与借鉴国外风险投资业经验,对于我国发展风险投资业少走弯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成力为  邹双 《科研管理》2019,40(7):215-223
准确评估风险投资的进入时间、技术偏好对创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对我国风险投资发展、指导未来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与进入创业企业的时间联系,考虑其技术偏好,构筑了“风险投资进入时间--技术偏好--创业企业创新绩效影响”逻辑链条;并以2009-2012年创业板制造业企业为例,采用PSM方法,分析了不同时间进入的风险投资的技术偏好及其对创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得到:上市前1年内进入的风险投资的技术偏好不显著,对创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动态促进作用不显著,无论是突破式创新还是渐进式创新;上市前1年以上进入的风险投资的技术偏好显著,对创业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动态促进作用,但随着时间推移,对创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小,且对渐进式创新影响的持续性和程度大于突破式创新。  相似文献   

12.
风险投资作为对现有金融制度的结构性补充,在创业企业的融资和发展方面能发挥显著的作用。选取2008-2017年十年间中国本土发生的风险投资事件为样本,构建联合投资网络,研究了网络嵌入位置和地位对风险投资机构投资阶段选择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网络中心度越高、结构洞越多的风险投资机构,其平均投资阶段会向前移动,即更偏好投资处于早期阶段的创业企业;地位越高的风险投资机构,其平均投资阶段会向后移动,即更偏好投资处于成熟阶段的创业企业;网络中心度能够调节地位与平均投资阶段的关系,当网络中心度提高,地位对于平均投资阶段的作用会削弱。最后,为风险投资机构投资阶段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中国风险投资业绩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范宏博 《科研管理》2012,33(3):128-135
本文收集了1998年至2005年间的投资样本,采用Logit回归的方法对我国风险投资业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投资的业绩主要由被投企业的质量来决定,风险投资的经验和网络联系并没有提高其投资业绩;风险投资获取利润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投资于成熟企业,将这些企业推向IPO市场上获得的。我国风险投资并没有体现出为被投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厘清风险投资、企业风险承担和企业创新投资决策间的关系,对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增强企业创新积极性,促进我国创新创业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企业家、风险投资与银行三方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风险投资对企业风险承担的作用机理,基于2007至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运用“情景转换回归”方法对本文提出的假说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表明:风险投资能够促进企业风险承担;高持股比例、联合投资、高声誉风险投资对企业风险承担的激励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提升企业治理能力,减轻企业融资约束是风险投资影响企业风险承担的重要渠道。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提升将刺激企业研发和技术并购,企业风险承担在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投资决策间发挥着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许昊  万迪昉  徐晋 《科研管理》2016,37(1):101-109
通过手工判别风险投资及其背景,以创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风险投资机构的进入、参与程度和资金背景对新创企业IPO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风险投资的进入和参与程度能显著改善企业IPO绩效;(2)相比于政府背景风险投资,民营和外资背景风险投资的进入和参与程度对IPO绩效的影响更大;(3)政府背景风险投资虽向投资者发出新创企业质量较高的"信号",但未能真正缓解投资者对企业真实价值认识的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此外,联合风险投资可以有效提升IPO绩效。  相似文献   

16.
熊维勤  丁谦 《科研管理》2012,33(6):24-30
在激励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对早期阶段创新项目的财政资助政策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包括:1)为担保创业企业家的努力投入,创新企业必须投入足够的自有资本才能吸引创业资本的进入,因此政府的财政资助可以弱化创新企业的财富约束,从而激励更多的创新活动;2)要求按比例分享项目收益的有偿资助方式帕累托劣于无偿资助,而仅要求固定回报的有偿资助则是激励中性的。根据上述结论进一步解释了创业投资家在投资项目选择上的阶段偏好现象,并分析了天使投资的矛盾性,证明了在对早期阶段创新项目的扶持中,公共资本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美国是创业风险投资的发源地,是世界上创业风险投资规模最大、组织化、制度化程度最高、创业风险投资体系最为健全的国家。在创业风险投资业发展的不同时期,美国创业风险投资税收政策对其成长产生了有效的推动作用。研究探讨美国创投业税收政策经验,对于推动中国创投业的繁荣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从风险投资的特殊功能和技术创新的高投入性以及民间资本对经济快速增长的贡献等方面,探讨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途径。结论是,应该发挥政府的引擎作用;设立“民投国营、官民结合”的风险投资基金;重视高新企业的海外上市融资。  相似文献   

19.
创业企业的创新活动对其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作为创业初期两种重要的权益资本来源,对其创业创新活动有重要的影响,但其影响的机理和效果却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利用美国考夫曼创业企业基金会的"考夫曼企业调查"(Kauffman firm survey,KFS)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具有风险投资融资背景的创业企业更关注企业长期竞争力的构建与维持,注重创新活动的投入与质量,从而在R&D费用投入强度方面比天使投资参与的创业企业要高;具有天使投资的创业企业则更看重短期创新活动的产出效果,从而在专利申请量上略高于风险投资参与的创业企业.  相似文献   

20.
University spin-out companies and venture capita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creation of university spin-out companies that create wealth is a major policy objective of governments and universities. Finance is a catalyst of this wealth creation yet access to venture capital is a major impediment faced by these companies. In this article we adopt a finance pecking order perspective to examine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ose university spin-out companies seeking to access venture capital. We triangulate evidence from spin-out companies,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 offices and venture capital firms in the UK and Continental Europe to identify the problems and to suggest policy developments for these parties as well as government. We compare perceptions of high-tech venture capital firms that invest in spin-outs with those that do not, and also consider VCs’ views on spin-outs versus other high-tech firms. Our evidence identifies a mismatch between the demand and supply side of the market. In line with the pecking order theory, venture capitalists prefer to invest after the seed stage. However, in contrast to the pecking order theory, TTOs see venture capital as more important than internal funds early on. We develop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universities, technology transfer offices, academic entrepreneurs, venture capital firms and government and suggest areas for further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