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代史领域有一个通行的说法,鸦片战争前,由于清廷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闭目塞听,故对西方的认识几乎是"一团漆黑",尔后才出现了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开眼看世界"的一批先进人物。"一团漆黑——开眼看世界"之说,似最早由范文澜先生提出,时至今日,依然有巨大影响,几成定论。①陈旭麓先生似早已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  相似文献   

2.
林则徐,出生在儒学世家,接受父母启蒙教育的士大夫,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宦海浮沉,他“经世致用”,忧国忧民。对于林则徐的评价,各家所持观点不尽相同。蒋廷黻先生在《中国近代史》中对其有“两个林则徐”的观点,根据此说,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一八四○年,英国侵略者发动了武装入侵中国的鸦片战争。侵略者的大炮虽没有把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们从醉生梦死中惊醒,但终于惊起了封建士大夫中的一部分人。他们开始冲破“天朝独尊”的禁锢,开眼看整个环宇世界。林则徐,就是这批开眼看世界的著名人物中的第一人,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在统治阶级营垒中高举反侵略斗争旗帜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4.
经世学派试图通过提倡“经世之学”来挽救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世或寻找社会发展的新的出路。他们揭露黑暗、评击时政、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关心国计民生,要求改革。相对当时清朝官方提倡的“宋学”和“汉学”,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和进步意义。特别是鸦片战争后,他们立足现实,开眼看世界,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开近代学术之风气,对后来的洋务思潮和资产阶级改良思潮的产生和发展都起到了发轫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5.
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前后,开眼看世界,了解西方、学习西方,对中国现代化进行了最初的尝试,启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考察林则徐对现代化的探索,可以发现,中国现代化是“主动式”而不是“被动式”,是单线而非复线发展。恰恰是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极大地干扰了中国现代化的正常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和重要“标志”“1.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2.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3.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企业:安庆内军械所(1861年)。第一个民用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1872年)。第一个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1862年)。4.第一个资  相似文献   

7.
岭南思想家梁廷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开眼看世界"的先进知识分子之一,本文从他对西方史地、科技、经济、政治、基督教的认识分析入手,得出梁廷虽然顽固地坚守着"天朝上国"的文化观念,但并不影响他客观、公正的记述、评价西方社会,使其无愧于"开眼看世界"的先觉者称号.  相似文献   

8.
徐继畲是鸦片战争前后开眼看世界的一位先进人物,他积极学习并传播先进文化,为中国的近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集中体现其思想的《瀛寰志略》,是当时中国人了解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史地名著。  相似文献   

9.
林则徐一生与书有关的实践活动可分为读书、藏书、用书、译书,这位近代中国历史上“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少年时期的家庭环境促使其养成了坚毅向上的品德及读书爱书的情结,鳌峰书院的教育形成他经世致用的人生观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并奠定了其出仕后藏书、用书的习惯.在探索西方事务过程中,林则徐成为我国近代介绍西方图书馆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0.
中国自派遣留学生至今,已有120多年。120多年间,留学生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最崇高、最神圣的时期,要数20世纪的最初二十年。那真是留学生的黄金时代!在那时作一名留学生,可以说要多神气有多神气! 在此之前出国的第一代留学生如詹天佑、严复诸人,虽说是最早开眼看世界的开路先锋,但他们“留不逢时”。其时科举制度尚未废除,中国国势虽然日趋  相似文献   

11.
从鸦片战争开始,我国历史进入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阶段.在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剧变中,林则徐正处于承先启后的历史地位:他继承了中国封建文化优秀传统的“往”,开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来”;他既是“中国封建文化优良部分的代表者”,又是“满清时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可说是我国近代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杰出的爱国主义典型人物.重温和阐扬他那承先启后的光辉爱国业绩,对普及和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魏源是在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进分子中最早传播资产阶级政治文化的知识分子,对近代中国前八十年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鸦片战争是英国侵略者向中国发动的一场“极端不义”、“海盗掠夺”的侵略战争。它既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爱国主义运动的开端,此间,中国人民发扬了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体现了全民性抗战的特点;同时鸦片战争又是中华民族觉醒的起点,它突出表现在以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的改革派提出了“开眼看世界”及“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中国近代进步的志士仁人开始向西方寻找救国真理。  相似文献   

14.
李新 《神州学人》2000,(7):28-29
以鸦片战争为重要标志,曾经雄踞世界东方近二百年的大清帝国开始急速地、无可奈何地走向衰落,绵延几千年之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也遭到了西方文化空前猛烈的冲击。面对灾难深重的民族危机和能否更新发展的文化危机,庙堂之高,江湖之远,人声鼎沸,议论纷纷。素以“天朝上国”、“礼义之邦”自诩的国人,不得不正视一向被视为“蛮夷之邦”的西方世界,其中一批有识之士转而以新的思维方式探讨救亡图存之道和更新传统文化之途。留学生就是当时国人“开眼看世界”的产物。 首开中国近代留学之先河的是容宏、黄胜、黄宽三人。他们自费赴美留学虽…  相似文献   

15.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外国的传统看法有了很大的变化,太平天国对这种变化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一 太平天国运动促进了中国人“夷夏观”的变化。但它并不是这种变化的开端。远在汉唐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就出现“和亲”、同等对待汉人与非汉人的政策等等,这都可以说是承认边远地区各族同中原各族之间平等相待的先河。但是这远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改变传统的“夷夏观”。鸦片战争期间及其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发现西方各国亦颇有长  相似文献   

16.
100多年前,当中国还被闭关锁国的封建主义思潮所笼罩的时候,出现了几个敢于带头“开眼看世界”的人物。而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严复,就是这为数不多人物中的一个。他翻译的《天演论》,唤醒了一代中国民众的科学意识和开放意识。他以教育为已任,出任多所学府校长,实践其教育理念。严复生于1854年1月,福建侯官人,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育近代化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历史轨迹中国教育近代化经历了从清末、民国初年到“五四”这一长期的历史过程,它是通过教改和学西方两个基本途径进行的。(一)清末19世纪中叶,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倡开眼看世界,提出并努力实践“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揭开了“西学”思潮的序幕。此后出现了洋务派思潮。洋务派实践“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同时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开始进行教育改革和学习“西技”。首先办起培养外语人才的高等学堂,随后又办起培养工矿企业、军火工业、新式陆海军等方面人才的学堂。在维新变…  相似文献   

18.
林则徐是鸦片战争中的重要人物,其事迹多被后人推崇。因“虎门销烟”的影响,世人眼中的林则徐是反对外来侵略、弘扬民族气概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在广州了解和搜集西方国家情况的言行也成为其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重要原因。笔者选择鸦片战争中林则徐在广州的一些言行,依托前人有意或无意忽视的史料来重新审视林则徐,以遵循学史求实之要。  相似文献   

19.
近代以来,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西学东渐.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师夷之长技”.留学生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留学生负笈海外.尽管出国留学的时代和背景不同.出国留学的形式和途径不同.学习的领域和内容各异,但须臾不敢忘的.始终是祖国和人民。留学报国之精神,始终在留学生中不断传。承发扬,也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近代经世思潮和洋务思潮是中国近代史上两大重要社会思潮。比较两者,可以看出:近代经世思潮批判现实,倡言改革,振兴实学,而且关注夷情。洋务思潮继承和发展了近代经世思潮,提出了变局观、自强求富观和人才观,以更加理性和客观的眼光“开眼看世界”和“师夷长技”。近代经世思潮向洋务思潮的转换是中国近代社会文化思潮曲折前进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