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商隐也许想通过他的无题诗向人们说些什么,但他"欲说还休",其无题诗大概就是从他口中道出的"天凉好个秋".这种空灵的风格,正是无题诗的魅力所在.我们不必去生硬地解释无题诗的喻义,为它再凿一窍;而应辟出一定的距离去欣赏它,"雾里看花",也许会使人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2.
李商隐《无题》诗是晚唐诗坛的一朵奇葩。而女性化特色正是其魅力所在。本文力图发掘李商隐《无题》诗在语言形式和思想情感两方面所体现出的这一特色。同时,本文还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臣妾人格和失意文人引月为知己的心态两方面探讨了这一特色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李商隐《无题》诗是晚唐诗坛的一朵奇葩。而女性化特色正是其魅力所在。本文力图发掘李商隐《无题》诗在语言形式和思想情感两方面所体现出的这一特色。同时,本文还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臣妾人格和失意文人引月为知己的心态两方面探讨了这一特色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李商隐也许想通过他的无题诗向人们说些什么,但他“欲说还休”,其无题诗大概就是从他口中道出的“天凉好个秋”。这种空灵的风格,正是无题诗的魅力所在。我们不必去生硬地解释无题诗的喻义,为它再凿一窍;而应辟出一定的距离去欣赏它,“雾里看花”,也许会使人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5.
与李白、李贺并称唐代诗家“三李”的李商隐常作“无题诗”,遂形成诗学上的一种“无题”现象。李商隐的无题诗具有鲜明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较高。从广泛意义上说,对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在文学史上尚处于探索阶段,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6.
李商隐的诗《无题》从不同方面表现了作者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复杂感情,同时通过各联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这样的抒情,连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作者心底的绵邈深情。  相似文献   

7.
我要唱的歌,直到今天还没有唱出。每天我总在乐器上调理弦索。时间还没有到来.歌词也未曾填好:只有愿望的痛苦在我心中。  相似文献   

8.
肖朵朵 《语文学习》2010,(7):123-125
对于鲁迅的散文《风筝》,教参提示其内涵是关乎亲情.关乎鲁迅对自己的严于律己、知错就改的好品性。——似乎唯有生命中的积极向上的温情才符合语文教学的正面价值。实际上,从审美价值来看,《风筝》恰恰是关乎时空和心灵的永恒阻隔、伤害的宿命般轮回、人性中固置的那份淡漠甚至残忍、人对秩序的自觉屈从与理所当然的维护。  相似文献   

9.
李商隐是中国文学史上有意识地用“无题”的方式来摆脱题目对作品内涵的束缚,使读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感受力和联想力,通过自己的体验去寻求解答,从而获得审美享受的诗人,《锦瑟》是代表作,辞藻精丽,声调和美,集中体现了李商隐无题类诗的艺术意象美。  相似文献   

10.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锦瑟》的分析,评述了李商隐的无题诗。在他诗中,由于诗人运用比喻、 象征、典故以及语言时,表现了朦胧的意境, 引起读者的不同的看法,而争论不休,莫衷一是。因此,李商隐无题诗的成因,值得我们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2.
《永别了,武器》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品,透视了20世纪亲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年轻人的痛苦和困惑。文章通过分析“海明威式”的表现手法,解读主人公亨利在一战中生命的三个层面:战争、爱情、命运,从而阐释一战给人带来的伤害,挖掘作品中的痛苦与绝望。  相似文献   

13.
李商隐的诗歌深情绵邈,最擅长"以心象熔铸物象",他的无题诗歌的创作使诗歌题目与内容的遥深和意境的朦胧达到完美的吻合。本文以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诗人生平的悲剧体验为出发点,来探研李商隐的"无题"诗歌。  相似文献   

14.
李商隐的诗歌深情绵邈,最擅长“以心象熔铸物象”,他的无题诗歌的创作使诗歌题目与内容的遥深和意境的朦胧达到完美的吻合。本文以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诗人生平的悲剧体验为出发点,来探研李商隐的“无题”诗歌。  相似文献   

15.
徐雷 《成才之路》2013,(29):69-69
多年前读唐人李商隐的《无题》,不觉心驰神伤。 李商隐作诗五百五十首,以爱情诗成就最高,其中尤以《无题》这首诗最为魅力四射,它描写的爱情深远绵长,风格绚丽,历代传诵不衰,给后人留下了太多对爱情的向往和坚守的依据。其余像“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也一样都美不胜收。辛文房曾评日:“如百宝流苏,千丝铁网,绮密瑰妍。”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英美新批评复义、悖论和反讽等细读的方法,对李商隐的《锦瑟》诗作了新的诠释和批评。文章认为,在《锦瑟》诗中,诗人复杂精细的人生经验世界与艺术象征世界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潘柳君 《文教资料》2012,(33):12-14
李商隐与叶千华他们一个是古代无题诗的代表人物,一个是现代无题诗的代表人物,他们碰出感情的火花,一个是朦胧美的代言者,一个是真性情的流露者。但是他们在个人生平经历、时代背景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8.
中唐时期著名诗人李商隐的《无题》诗与西方学者提出的哲学理论-混沌论,有着明显的共性。二者都以事物的不明确性来反映世界,并且以此给人们带来模糊美。  相似文献   

19.
小说《寒夜》在汪文宣和曾树生的夫妻关系上,曾是“最小利益得到者”。因此,其夫妻的二元对立模式被倒置,汪文宣的男性权威被颠覆。被颠覆的痛苦使汪“自觉”地走上了自我折磨,自我戕害,自我毁灭的人生旅途。同时,在这场没有策划者的颠覆活动中,没有人尝到成功的甜蜜,却都分尝了失败的苦涩。作为颠覆者的曾树生象汪一样痛苦不堪。  相似文献   

20.
李商隐无题诗歌的创作是诗歌发展的一种回归,同时又是一种创造,它使诗歌题目与内容的遥深和意境的朦胧达到完美的吻合.本文以李商隐生平的悲剧体验和心灵感触为起点来探研李商隐用"无题"的方式来命题和创作的内在动因及其所运用的创作手法,从而为无题诗歌的解读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