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活动目标】1.感受物体的滚动现象,尝试通过改变物体特征让不易滚动的物体滚起来。2.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自己的发现。【活动准备】材料准备:轮胎、牛奶罐、薯片筒、小皮球、滚竹圈、报纸、香皂盒、积木、书、方形纸盒、橡皮泥、卡纸、剪刀、VCD光盘等。【活动过程】1.观察物体的滚动现象。(1)动手操作,观察物品的滚动现象。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准备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请你们动手玩一玩,看看有哪些物品可以滚动?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解决问题及创新等能力。【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3.
<正>【题目】把一些糖果分给小朋友,如果每人分4块糖果,就剩下3块;如果每人分5块糖果,就缺5块。有多少个小朋友?有多少块糖果?【分析与解】解答这道题,要把“每个人分糖果数量的变化”和“分糖果结果 (余或缺)的变化”作为突破口。首先求出人数,然后再求糖果块数,分两步解答。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70~71页。【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渗透方法师:同学们好!初次见面老师给你们带了点儿礼物。(分发糖果、杯子学具)《鸡兔同笼》你们学过吗?生:学过。师:那我来考考你们,《鸡兔同笼》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相似文献   

5.
【活动设计】一、认识“平均分”师:同学们会分物品吗?请你们拿出6个圆片,按照你准备分的份数,你想怎样分就怎样分。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分”圆片,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⑴分的份数,可能出现1~6份;⑵每份的个数,可能出现相等和不相等两种情况。教师让学生把“分”圆片的情况在黑板上展示出来(用吹塑纸教具贴在黑板上),并说出自己是怎样分的(分成了几份,每份的个数怎样),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观察每份“分”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有的分法,每一份圆片的个数同样多;有的分法,每一份圆片的个数不相等。师…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猩猩妈妈带着3个孩子去数学乐园游玩,遇到了很多数学问题,猩猩一家需要你们的帮忙,你们愿意帮帮他们吗?(课件出示:猩猩庄园)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1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来看看每天上午的作息时间是怎样安排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时间表1,学生齐读)师:如果老师把这个作息时间表改一改,你们还会读吗?(出示时间表2,学生齐读)  相似文献   

8.
【镜头1】人教版第二册《识字六》教学片段师:你们读一读这篇课文。(学生齐声读,平淡的、没有融入自己的情感)师:(深情地)你们读得真棒,简直把我带进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把我给陶醉了。(学生很纳闷,你望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53~55页。【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会写简单的分数。【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们分过东西吗?今天学习就从分东西开始。(板书:分)提出问题:淘气和笑笑想分一些苹果,究竟怎样分最公平?(板书:平均分)课件依次呈现8个苹果、4个苹果、2个苹果、1个苹果,让学生用手势分别表  相似文献   

10.
黄丽君 《湖南教育》2007,(3):32-33,31
【案例描述】……师:(引入新课后)小朋友,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折出一张纸片的1/2吗?生:能(.先动手折纸片,然后说理由)师:你们能折出一张纸片的1/4吗?  相似文献   

11.
【中考原题】探究性学习(10分)厦门与金门的各种交流活动日益频繁。这天,有一个金门学生考察团到你们学校参观,这些金门朋友兴致勃勃地参与到你们班组织的夏日话扇活动中……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30~31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掌握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平均分物体的方法,在操作交流中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3.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91页。【教学目标】1.通过天平游戏活动,探索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质。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3.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良好的协作意识与团队精神。【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七册教第108页实践活动:测量身高。【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进一步接触统,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2.初步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互合作的精神和分工意识。3.让学生亲身体验统计的全过程,通过对自身体长度的测量,感受自己正在成长的快乐。【教学准备】米尺、皮尺、直尺、2张统计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身高吗?你们了解内同学的身高情况吗?今天我们就用前面学到统计知识,来解决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量身高,并把测得的数据分…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红领巾、三角形标志牌等。提问:这些物品你们认识吗?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做这些物品需要用料多少,是求三角形的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二、探究体验1.布置第一次探究任务。师:请你们拿出学具袋,看  相似文献   

16.
【习作内容】课堂上师生共同做“触球”游戏,学生根据游戏内容或课堂上的表现等自由作文。【教学理念】1.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情境,采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积累沉淀写作素材,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2.开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进行智力测验游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课前准备】1.教室里课桌围成一个大圆,学生四周围坐。2.篮球一个。【教学过程】一、由名字导入,拉近心理距离师:同学们,你们和在座的老师一大早就来到这里和我见面,我非常感谢大家!(真…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片段一】解读主题图,建立等量关系表象(在整体浏览"水果摊"主题图后,出示主题图中的第一张天平图)师:观察这幅图,你们发现了什么?生1:1个西瓜是4千克。(教师板书:1个西瓜=4千克)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回顾、整合、巩固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让学生在自由表达的基础上学会更好地表达,综合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教学重点】掌握整合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习卡片、学生平时习作。【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回顾整合(一)先抑后扬,激趣导入。1.快速浏览下面的小作文,评一评写得好不好,为什么。“讨厌”的爸爸爸爸是我最亲近的人,怎么会“讨厌”呢?不信,我就说几件他的事给你听听。先说吃饭的时候吧,不管我想不想吃,爱不爱吃,他总是夹着菜往我碗里塞,你们说我能乐意吗?要是他外出学习几天回来…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11~20各数的认识”的教学设计,谈谈自己对于寻找课堂教学着力点的思考。【原教学设计】(认识计数单位“个”和“十”)1.小组实践活动(教师为每组学生提供十几支铅笔)。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大家一眼就看出你们组铅笔的总支数。然后讨论一下,把你们组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2.活动反馈。(反馈过程说明:学生出现了每2支放一堆、每3支放一堆、每5支放一堆、每10支放一堆等多种方法,并且都认为自己的方法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铅笔的总支数。在教师的竭力引导下,多种声音逐渐变成了一种声音——10支一堆,剩下的放一堆,这种方…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教学片段】师:同学们,请张开手指,看一看,你们看到有关数学的信息吗?……教师出示三则材料:(根据书本例题1、2改编,同时搭配书本主题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