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柳婷  王振兴  黄都 《考试周刊》2013,(95):148-148
<正>爆炸是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剧燃烧,并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的。为了探究在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燃烧和灭火一节中面粉爆炸的最佳条件。本实验采用正交实验方法,通过设计因素与水平,探究粉尘爆炸的最佳条件及影响本实验的最主要因素。1.指标的确定本实验为粉尘爆炸实验,通过预做实验及对爆炸的描述,选取爆炸的剧烈程度(容器盖是否被炸飞、炸飞的距离、是否有爆炸的声音、声音大小、火焰高度等)来评价实验的优劣。  相似文献   

2.
问题1:节日里同学们玩的气球,一不小心有的气球突然破裂发出“啪”的响声.气球破裂时为什么会发出声音?答:因为气球中充满了压缩气体,当气球破裂时,气球内压缩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引起周围空气的急速振动,这些振动由空气传到耳朵里,  相似文献   

3.
1 面粉爆炸实验取一大截塑料饮料瓶 (去底 ) ,在塑料瓶下端留一小孔如图 1所示。在桌面上点燃一支小蜡烛 ,放上一些面粉 (其高度与饮料瓶下端小孔齐平 ) ,罩上饮料瓶。从小孔处通入O2 ,O2 气流将面粉迅速弥漫到整个饮料瓶中 ,O2与面粉接触面积增大 ,只听“砰”一声 ,面粉爆炸 ,爆炸气浪将饮料瓶高高掀起。此实验可使学生理解油库、面粉厂应“严禁烟火”的道理。图 1 面粉爆炸实验装置图2 CO2 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教材中只是用文字说明CO2 不能供给呼吸 ,缺乏强有力的说服力。改用实验则效果大不一样。预先让学生捉几只大蚂蚁放在大烧…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中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向学生讲述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以粉尘的爆炸实验来证明。  相似文献   

5.
初中化学课本中(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面粉爆炸实验很难成功,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面粉与空气接触程度不够,蜡烛被吹灭,面粉还没爆炸。所以让面粉迅速雾化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我们经过反复实验,对装置作如下改进后(如图),效果非常好,成功率在95%以上,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坐在我们每个人都很熟悉 的课堂里,你是否注意到 教室里有什么变化?也许你会说: “没发生什么”。或者:“没注意”。但 合肥市40中的向靖同学却从教室里 飞舞的粉尘、空气的质量中发现了 秘密,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经 过大量的试验,撰写出论文—— 《中、小学班级生态环境初探》,参加 了第2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并一举获得金牌。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对于可燃性粉尘引起的爆炸,由于缺乏有效的验证难以理解。通过“尘炸实验”的演示,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效果非常好。1实验装置的制作及演示如图1所示:在一块木板上挖一圆洞塞以单孔胶塞用来固定玻璃漏斗,漏斗旁适宜位置放入一支燃着的蜡烛,漏斗内放少许干面粉,扣上一个硬纸盒(或轻塑料筒),从连着漏斗的胶皮管向里轻轻吹气,当面粉比较均匀地弥散于纸盒之中时,就会发生爆炸,爆炸能将纸掀起。2实验的关键a.面粉要干,否则要放入蒸发皿炒干。b.蜡烛位置要适宜。c.纸盒要大些且质量要轻,最好用透明塑料。总之,只…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化学教科书第七单元介绍了粉尘爆炸实验:"剪去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底侧各打一个比橡皮管外径略小的小孔……从橡皮管的一端快速鼓入大量空气,使面粉充满罐,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按照课本图例师生制作了一批教具,效果差强人意。原因是金  相似文献   

9.
徐迪  缪徐 《化学教与学》2014,(6):60-61,11
以“燃烧条件探究”、“烧不坏的纸巾”、“烧杯罩灭烛火”、“酒精雾化燃烧”、“面粉粉尘爆炸”等五个系列实验串成教学主线,在每一个实验中又能运用系列问题驱动学生的学习。教学主线明晰,问题驱动有效,教学特色鲜明。  相似文献   

10.
已有对粉尘爆炸实验的研究成果,多存在粉尘不连续、浓度不均匀、实验成功率不高、重复性差的问题.为此,我们通过大量的探索试验,设计了新的粉尘爆炸试验装置.利用玩具风扇对装置内进行鼓气,可在装置中形成连续、均匀的粉尘,点火后可获得很好的实验效果.该装置易加工、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容易推广.  相似文献   

11.
初中化学教材第54页“氢气的燃烧及氢气与空气混合气的爆炸”实验,操作不够简便。一是往纸筒内通氢气不方便。要使纸筒内的氢气尽快排尽空气,伸入纸筒内的导管最好要插入纸筒的顶部,但导管过长,当氢气充满纸筒后取出时又较麻烦。二是充满氢气后纸筒下口与桌面之间要稍稍垫起,氢气燃烧时空气才能从缝隙处迅速进入纸筒内,增加了操作手续。为此,我进行了改进。1 装置改进a.取一个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纸筒,在纸筒开口处,用剪刀剪4个小口,便于通入氢气时排出空气,氢气燃烧时空气也容易进入筒内。b.在纸筒封闭的一端外侧钻一个小孔,在小孔上…  相似文献   

12.
粉尘也爆炸     
2014年8月2日,江苏昆山某金属制品公司发生粉尘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粉尘是难以避免的产物。那么,看似平常的粉尘为何会发生爆炸呢? 粉尘爆炸事故发生率高 最早发现粉尘会爆炸的是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1846年,英国哈尔威煤矿发生了一次大爆炸,死伤数百人。法拉第在现场调查并进行模拟实验后发现了爆炸的真实原因:“瓦斯爆炸是第一次灾难,爆炸产生的气浪掀起了坑道里的全部煤尘,结果产生了更加猛烈的爆炸。”  相似文献   

13.
“图象信息型”应用题是近几年中考中出现的一类新题型,同学们对这类应用题“望而却步”.怎样才能迅速准确地解决这类问题呢?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按下面的步骤去思考,对解决此类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读图”找“点”就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观察函数图象的形  相似文献   

14.
有些物理题初看起来觉得很难,难在哪里?其中一个常见难点就是题中隐藏了应有的条件.遇到这种情况就应认真读题剖析题文,从下列几个方面努力挖掘出隐藏条件.现举下面几个方面例题并简要剖析,供同学们参考.1.隐藏在物理现象中例1如图1所示,在“测定物质比热”的实验中,如果量热器内筒里的水过少,没能淹没金属块,则测得的金属比热值比恰能淹没时测得的比热值().(A)偏大(!B)偏小(C)一样大!(D)无法判定剖析!本题条件隐藏在“量热器内筒里的水过少,没能淹没金属块”时发生的物理现象中:即金属块放出热量的损失增加,致使通过水升温求出的Q吸比金…  相似文献   

15.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是七年级数学中的一个难点.同学们感到困难的是不知如何从题目中找出等量关系去列方程,而习惯于小学里学过的算术解法.本文结合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总结了找相等关系列方程的几种方法,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一、直译法将题中的关键语句“译”成代数式,找出相等关系列方程. 例1 某面粉仓库存放的面粉运出15%后,还剩余42 500千克,这  相似文献   

16.
被动语态是现行初中英语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各地中考的必考点。为帮助同学们迅速掌握该知识点的用法,现将其常见考点作分类透视,并精选近年来各地典型相关中考试题供同学们“练兵”。  相似文献   

17.
在讲授初三物理“做功和内功的改变”这一课时,需要做“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的演示实验。为了提高演示效果,在厚的有机玻璃筒里,最好放入浸过乙醚的小棉花团。可是乙醚是一种危险药品,而且不好保存,因此这个实验不好准备。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们千方百计寻找乙醚棉的代用品,最后选用红头火柴,效果很好。方法是:取一根红头火柴,用小刀剥离下火柴头上的红磷,然后将它放入厚有机玻璃筒内,再将活塞插入,在筒内上下活动5~6下,以提高筒内的温度,最后将活塞拔出再重新放入迅速压下,可看到红磷燃烧的火焰,效果非常明显。如果…  相似文献   

18.
考点1:燃烧和爆炸的条件【例1】同学们一定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吧,周“瑜火烧赤壁”而大获全胜。试依据下图回答问题。⑴曹军的木船是;⑵木船燃烧的条件是。分析:燃烧和爆炸的条件有三个: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要燃烧,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只是燃烧若发生在有限的空间,短时间内积聚的热难以散失,就可能引起爆炸。本题中,木船是可燃物,所以木船燃烧的条件是与空气(或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答案:⑴可燃物⑵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考点2:灭火和防爆的原理【例2】下列灭火方法不正确的是()A.…  相似文献   

19.
“溶液”一章是中考重要的考查内容,这部分内容涉及知识点多,涉及的题型多以填空题形式出现,由于这类填空题均由几道小题组成,因此所占分值较多,对同学们的中考成绩影响较大,为使同学们有针对性地掌握与应用,有利于同学们中考,现将近年中考常考到的“溶液”填空题精选归纳如下,以窥视中考对“溶液”填空题的考查.  相似文献   

20.
1 课前充分准备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基础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共同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整个探究实验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的课前准备也必须通过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来完成.首先,教师应给出课题让学生提前预习,使他们明确要探究的目标,对探究中所需知识有足够的了解.而教师则要精心备课,在引导探究过程中要创设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促使学生产生质疑、探索求解的创造性动机.如做氢气爆炸性实验时,备课时设计提问:为何面粉厂也要严禁烟火?面粉能燃烧、会爆炸吗?如何把面粉吹起来和空气混合呢?使学生有疑问并产牛一种想试试的感觉,让学生理解除了可燃性气体外可燃性粉尘和空气混合点燃也可能发生爆炸,从而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