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关于24时记时法,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如何既有效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又解构重组这些生活经验,进而促进学生对时间本质的理解?为实现此目标,该设计哪些有教育价值的数学活动?设计有价值数学活动需要教师对"时间"本性做怎样的追问与深思?在仔细品味蔡宏圣老师执教的"24时记时法"一课后,这些"问号"都将得到诠释与破解。  相似文献   

2.
“24时记时法”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难点,主要原因是学生已经建立钟面上只有1至12的生活经验与24时记时法记时方法之间的矛盾。笔者把田径跑道上的跑步情境迁移到24时记时法的教学中,发现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3.
对于“24时记时法”这节课,我们见到的大多数课堂都是老师说个不停,学生忙个不停。何至于此呢?通过教学观察,我们发现,除教师组织的教学素材零乱、教学结构散乱、教学主线模糊外,对这一课所涉及的知识本身的把握不到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当然。教学不等同于讲知识,但教学一定是以知识为载体,围绕着知识主线展开的。不能清晰地理顺知识脉络,必然会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障碍。那么.在“24时记时法”教学中需要理清哪些知识线索呢?  相似文献   

4.
"24时记时法"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难点,主要原因是学生已经建立钟面上只有1至12的生活经验与24时记时法记时方法之间的矛盾。笔者把田径跑道上的跑步情境迁移到24时记时法的教学中,发现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5.
“24时记时法”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钟面,学习了有关时、分、秒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24时记时法。主动探索24时记时法的规律,发现并理解12时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学会把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间与用12时记...  相似文献   

6.
【缘起】《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互动中,学生不断地改造、进化和发展,教师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和提高,双方共处于一个和谐、共进的学习共同体中。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互动”,增强“互动共享”的效果?现以苏教版“24时记时法”教学为例,谈谈实现数学课堂教学互动的策略。【教学实践】【教学片段1】设疑争论,产生用24时记时法  相似文献   

7.
正"24时记时法"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内容。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孩子们自主探究出"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即"12时记时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掌握两种记时法之间如何互化的问题。那么,如何来突破这一教学难点,从而让孩子理解和掌握24时记时法呢?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两次转化"来突破。一、化曲为直,感受一天时间的整体性课始,笔者利用课件让孩子们看一天时刻的起止过程,然后让学生感受到一天的时  相似文献   

8.
教材简介:"24时记时法"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学期的一个教学内容,这一内容的教学基于学生对生活中的记时法的已有经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  相似文献   

9.
教材简介:"24时记时法"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学期的一个教学内容,这一内容的教学基于学生对生活中的记时法的已有经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  相似文献   

10.
“24时记时法”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学期的一个教学内容,这一内容的教学基于学生对生活中的记时法的已有经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通过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学生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较强的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知道应该遵守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五册第49—52页教学目标1.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并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的某一时刻。2.在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进行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互相转换。3.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设疑引入1.猜谜语。世界上最短又最长、最慢又最快、最便宜而又最宝贵的是什么?(时间。)2.设疑引入。时间是最宝贵的,在一天中我们要做很多事情,比如上课、做作业、吃饭等等。…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5册"一天的时间——24时记时法"。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24时记时法。2.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普通  相似文献   

13.
蒋玉琴 《江苏教育》2012,(16):35-37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这部分知识初看之下,的确密密匝匝,让人眼花缭乱。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是两种不同的表示一天时刻的方法,课本上给出的两种记时法的概念,只不过是数学学科世界的一片风景,是经过很多人长期努力逐步凝结而成的风景。笔者试着以"24时记时法"一课的教学来阐释如何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87页. 教学思路: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时、分、秒等时间单位之后,并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求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在设计上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主导思想,让学生在老师恰到好处的引导下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从而发展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互动中,学生不断地改造、进化和发展,教师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和提高,双方共处于一个和谐、共进的学习共同体中。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互动”,增强“互动共享”的效果?现以苏教版“24时记时法”教学为例,谈谈实现数学课堂教学互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呢? 一、创设兴趣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 我在教《24时记时法》时,首先出示一个3时的钟面,说: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时候.老师在做什么吗?生1:在批改作业;生2:睡觉。我接着说,老师凌晨 3时在睡觉.下午3时在批改作业.那现在到底指的是哪个3时.清楚吗?  相似文献   

17.
24时记时法     
教学目的: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能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互相转换。  相似文献   

18.
六年制课本数学第七册二单元“日”的两种记时法,教学目标是掌握一日有24小时,学会从0时到24时的记时方法,能准确地对24时记时与12时记时进行相互转换,会正确运用24时记时法计算(口答)一日中的任一经过时间。教学过程如下:一、介绍“日”与地球自转一周的关系。教师出示用一面红旗插在中国地图上的地球仪,(把电灯当作太阳)和一个12时记时的钟面,边演示边提问:地球仪背光的一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个时刻;2.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自主发现并归纳普通时记时法和24时记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49~52页。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2.在探索、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