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能力是体育教学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幼师体育教学来说同样重要。本文结合幼师体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融入身体锻炼和技能训练,旨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观,以适应未来幼儿体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高校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锻炼情况的调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促使高校女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外体育活动锻炼,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健身意识、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同时提出了适应高校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锻炼角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对制约职校学生自主锻炼行为的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得出体育心理情感、体育环境、个人体质、体育技能四个影响职校学生自主锻炼的因子,并提出了对策,为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体质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与社区居民特点进行阐述,分析扬州市部分社区居民参与传统体育项目的基本情况,结论为:(1)在进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选择上,太极拳是人们最为喜闻乐见的项目;(2)民族传统体育的锻炼组织形式以个人为主,以其他形式参加社区、单位的活动形式较少;(3)居民进行锻炼时选择在公园和广场中的居多,而在家中的较少;(4)社区居民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集中在1-2次的较多;(5)社区居民锻炼传统体育锻炼的时间集中在30m in以下。总结社区居民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锻炼的问题,并从组织路径、制度路径、技术路径等方面提出了居民传统体育的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5.
保持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采取个人或集体的形式,通过自身的身体练习,使身心得到发展的活动。保持课外体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和良好锻炼习惯的形成。本文在分析制约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可持续发展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终身体育是现代体育的思潮。是受当代终身教育理论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国际性的体育思想。大学体育教育对培养终身体育思想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但目前大学体育仍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我国国情和学生发展,因此,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本文通过结合终身体育思想和大学体育教学现状,找到能使学生终身锻炼的教学方式和同时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幼儿教师的体育能力决定着幼儿体育教学的质量,幼师学生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体育能力,才能适应未来幼儿体育教学工作,幼师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主要途径。幼师体育教学目标和任务是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自身掌握身体锻炼、增强体质的技术、技能与方法,同时也要通过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热爱幼儿教育事业,使幼师学生初步掌握体育教学知识,以适应将来幼儿体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体育项目本身又具有较深的思想内容。体育作为教学的范畴,与现代教育的整体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有机相关的,因此体育教学不仅仅是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运动的技能。体育教学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重视体育教学与德育的有机配合在体育教学中可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顺应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趋势,促进城乡体育的均衡发展,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方法,以湖南省为例,对城乡居民参与锻炼的人数差异、经常锻炼的人数、锻炼项目、锻炼区域和体育锻炼的消费水平的差异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农村锻炼人数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比城镇更显著;城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要远远高于农村;城镇居民体育锻炼项目更具休闲性,而农村居民更具实用性;城镇居民锻炼区域倾向于公众场所,而农村居民倾向于私人地域;城镇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消费水平高于农村居民。研究提出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强体育法规制度建设;挖掘地区优势,寻求不同的发展路径和模式;重视农村老年体育开展的城乡体育均衡化对策。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性别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通过问卷调查,初步揭示男女学生体育意识和锻炼行为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在体育认识上趋于一致,在锻炼动机、体育兴趣、锻炼手段、制约参与锻炼的因素、自我锻炼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并为进一步改进体育教学和指导课外锻炼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1.
对现代国际性运动会开幕式表演策划思想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奥运会、亚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等一系列国际性运动会开幕式表演的成功 ,不仅是“运动会成功的一半”,而且对现代国际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深远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并促进这种广场体育艺术的发展和提高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十分有益的。研究认为现代国际性运动会开幕式的成功策划应是使开场表演富有民族特色、力求突破创新、展示宏伟气势、弘扬体育精神。这是适应国际性运动会的性质要求、体现广场体育艺术特色、使表演占居世界地位、永保生命力及不朽精神的决策思想  相似文献   

12.
在体育教学中 ,应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观察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及团结协作和竞争意识。本文就体育教学中如何改进教学模式 ,转变教学观念 ,注重知识和能力的双重培养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 ,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对临汾市尧都区老年体育人口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临汾市尧都区老年体育人口认为自身健康状况在较好以上的达42.4%;认为锻炼效果比较明显的达60%。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主要以增进身体健康为主,活动场所以公共场所和附近学校场所为主,参加活动项目以跑步散步、太极拳、门球等几项活动量小且不受场地限制为主,组织形式以个人锻炼为主。临汾市尧都区老年体育人口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是体育能增进身体健康以及体育在健身方面的良好效果。同时对影响临汾市尧都区老年体育人口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运动技能与锻炼习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锻炼习惯的形成是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之一,锻炼习惯的成因是多方面的,而运动技能是诱发锻炼兴趣,产生需要,培养锻炼习惯的重要条件。浙江省12所高校1999年新生运动技能、身体素质、锻炼习惯的调查充分说明其间的高度相关关系。通过武术教学实验结果同样显示运动技能对产生运动兴趣、逐步培养锻炼习惯的重要作用,学校体育教学教会学生几种娴熟的运动技能必不可少,应该"渔"鱼"双收。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调查了解、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通过对部分高校青年体育教师队伍现状的分析讨论,提出了加强师德教育;加强学习、博学多才;重视体质、体能的锻炼;狠抓体育科研等几项措施与对策。目的在于迅速提高广大青年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适应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进入到21世纪,初中体育教学改革一改传统的教学目标,转向了“健康第一”的方向,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体育教育不再是为了单纯的体育达标,而是为了学生健全人格、适应社会并具有创新精神。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方式因此而有所改变,并以新的方式展开了教学。举例法成为了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创新中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针对应用举例法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作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以北京市5756名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参与足球运动青少年与不参与锻炼青少年生活方式的差异,考察足球运动对青少年生活方式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对于不锻炼的青少年而言,参与足球运动的青少年更加赞成体育是现代人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加赞成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他们在校参加的体育比赛次数更多;能更好地将课内学到的锻炼方法加以应用;认为家长对他们的学习自觉性更为满意;他们放学后更倾向于做作业,参加体育活动和辅导班。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以消费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对体育消费力的构成理论、性质理论、功能理论、测量理论和发展理论等几个理论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消费力是指消费者为了满足体育需要而对体育产品(体育服装、器材)和服务(体育参与和体育观赏)进行消费的能力,属于潜在消费力、精神消费力、满足文明需要的消费力和具有人力资本投资性质的消费力,提高体育消费力能够促进消费者个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可以借鉴心理学量表方法对体育消费力进行测量,可以通过培育体育消费主体、发展体育消费客体和优化体育消费环境来发展体育消费力.  相似文献   

19.
以武汉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成员日常生活行为调查为基础,对武汉非正式结构社团成员的体育锻炼空间结构特征,以及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成员的个人特征与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显示:武汉市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成员体育锻炼的空间有明显的距离特征,空间结构模式为"四圈层一集中带"的空间结构模式,同时发现性别及年龄是影响该社团成员的锻炼空间的最主要因素;教育程度、家庭结构、月收入水平对该社团成员的锻炼空间有一定的影响;而职业对该社团成员的锻炼空间没有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概念进行了定义,通过教学实践证明,要发展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必须从三个方面着手:1、体育价值观教育;2、体育兴起培养;3、学生体育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