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历史是前进的,社会是发展的,我们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生产性劳动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对生产性劳动的性质的认识不应该拘泥于物质生产领域,认为只要能够满足社会物质化的需要,能直接或问接提供某种使用价值(实物或非实物)并用于交换的劳动就是生产性劳动。我们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不断地修订和完善对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知识劳动是富于创新的脑力劳动。围绕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而进行的认识劳动,因其最终能与人们的物质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或相融合而称之为生产性知识劳动,生产性知识劳动创造价值,种种知识产品就是它所创造价值的载体。生产性知识劳动是复杂度高的劳动,知识劳动中集聚了更多、更高级的脑力支出,这样的支出即创新的知识在与物质生产劳动的结合与融合中,能提升后的复杂度、增强其创造价值的能力。所以,生产性知识劳动比一般物质生产劳动能创造出高量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各卷中的论述,认为只有那些既能为社会生产物质财富,又能为社会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否则就是非生产劳动。依据这一规定,教育劳动不是生产劳动。本运用这一原理对有些同志提出的“教育劳动是生产劳动”的观点提出了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4.
5.
6.
生产性劳动应由狭隘的物质生产部门扩大到非物质生产部门:部分政府部门的劳动是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精神产品使用价值由物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共同创造,科技劳动对物质生产起主导作用,教育劳动对象化于人力资本,服务部门的活劳动直接满足人的需要."非生产劳动"部门对经济运行的重要作用,说明和谐社会里的所有劳动都是生产性劳动,只有冗员的劳动和非法经济的劳动才是非生产性的.  相似文献   

7.
8.
教育与资本市场相结合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教育能否营利。在教育过程中同时进行了教育服务和人力资本两种生产,对教育的生产性投资是按资本的运作方式投资生产教育服务,国家资本和民间资本都可以投资生产教育服务并取得收益。但这并不完全是建立在增加学费的基础上的,受教育者只是教育服务的消费者之一。资本寻利性与教育公益性并不是必然对立的,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教育服务生产都能实现教育的公益。但这需要政府对营利性的资本的适当引导,并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如强调政府的教育消费职能等。  相似文献   

9.
刘琳 《宜宾学院学报》2004,4(2):110-113
教育具有生产性。教育的生产性包括教育劳动的生产性、教育投资的生产性和教育的生产力属性三个方面。树立教育具有生产性的观点有着重要的意义 :有助于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有助于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增加对教育的投入 ;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10.
劳动、闲暇、教育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劳动与闲暇既对立又统一.劳动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劳动教育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素养.闲暇教育是教育的第三种职能,学校应通过"外在因素确定法"和"内在因素确定法"开展闲暇教育.人的教育是劳动教育与闲暇教育的融合,二者的结合具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在现代社会,要牢牢把握劳动与闲暇、劳动与教育、闲暇与教育的关系,明确人的教育是劳动教育与闲暇教育的结合,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叙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历史发展,从而归纳出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观使我们对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从天国降到人间。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进一步揭示了人和社会的基础在于劳动。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存在的四重原初关系的提法,生产劳动对人类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和地位及其领域作出了规定,不仅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形成,而且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还没有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不纯粹是社会主义性质,还有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劳动。不能根据有没有财产和财产多少,把社会成员划分为剥削和劳动,社会主义劳动也存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划分,由于资本的存在,剩余劳动也表现为剩余价值,但剩余价值的占有并非都是剥削。市场竞争的结果,平等的劳动权力并非都能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并不局限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服务劳动、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也是生产劳动,但是,只生产使用价值而不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是非生产性的。弄清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否背离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关键,是要分清价值创造、价值形成和价值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并不违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一系列公式分析了传统理论对服务领域不创造价值的解释,指出这种解释的错误在于不能说明服务领域的活劳动到哪里去了,不能将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贯彻到底,并且影响到对商品的定义,论证了服务领域的产品也是商品,所有参与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劳动都是生产性劳动,都能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生产要素价值论正在替代效用价值论在我国与劳动价值论相衡。在国内一些重要的权威的报章,电视台,杂志和出版物上都可听到这种声音。要素价值论是百年前“三位一体的公式”的翻版。马克思对三位一体公式有深刻的科学的批判。重温这一批判对认识要价值论是有益的。我国今天的按要素分配,其理论依据与要素价值论理论完全不同,但也含有某些“异化”因素。解决异化问题,只有利用包含异化因素在内的一切力量,尽快提高生产力水平。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offers productive usability as a usability approach that focuses on the usefulness of civic Web sites. Although some sites meet traditional usability standards, civic sites might fail to support technical literacy, productive inquiry, collaboration, and a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all essential ingredients for citizen-initiated change online. In this article, we map productive usability onto broader philosophies of usability and offer a framework for rethinking usability in civic settings and for teaching productive usability.  相似文献   

17.
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硬核”。坚持这一“硬核”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前提。在经济学说史上李嘉图学派解体的历史教训昭示我们坚持活劳动创造价值原理的重要性;科学研究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活劳动创造价值这一不可移易、不可反驳的“硬核”;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充分表明坚持这一“硬核”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和唯一方法。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当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有其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教育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教育的内容要紧跟现代社会生产和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形式要多样化;教育要与现代社会新的生产技术手段相结合。重新审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对在素质教育实践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代新人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两种社会劳动生产率影响因素测定模型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技术进步和资金装备率的提高,本文利用不同形式的生产函数建立模型,对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0.
对湖南省近些年劳动就业结构状况的分析发现,湖南劳动力就业结构总体上呈优化升级趋势,但其转化速度较慢,且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因此,完善劳动力市场,运用市场机制优化就业结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