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卢武澄创作的山水画《峡江图》在继承传统绘画的基础之上,体现了现代人的理想、意趣和追求,反映出了新时代的生活风貌! 峡江,总给人以“山色无远近,终日看山行。峰峦随处改,行客不知名”之感。虽说呼不出山名,然而江上那壁立千仞的高山、云烟变幻的奇景、不舍昼夜滔滔东流的江水,却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山水画《峡江图》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这种江上观山的诗境。作者并没有去刻划江上哪一座名山,而是以“峰峦随处改,行客不知名”的诗意,画出了江上乘舟观山的总括印象。在手法上采用了宋代范宽常 相似文献
2.
日本山形县鹤岗市的龙泽山善宝寺内珍藏着一幅视为“寺宝”的绘画作品,这就是由近代日本画的开拓者、著名画家菱田春草于明治三十五年(1902年)二十八岁时创作的《王昭君图》。这幅作品于同年在日本绘画协会和日本美术院联合举办的绘画共进会第十二次画展上获得了银奖, 相似文献
3.
4.
5.
6.
老画家刘鲁生先生多年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现为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刘先生在教学之余,创作了许多精美的画卷,《瑞雪图》便是其中之一. 刘鲁生先生早年宗法古代山水画家石涛,尤其严格遵循“搜尽奇峰打草稿”、“笔墨当随时代”的创作思想.早在五十年代便力图以传统笔墨表现当今的时代.他曾先后去泰山、黄山、庐山、崂山等名山大川写生,并经常深入到现实生活中,画了许多写生手稿,由于长期 相似文献
7.
8.
9.
10.
1999年初,改版后的湖南卫视《晚间新闻》登台亮相。主持人张丹丹、李锐以说家常话的方式播报新闻,亲切、自然、幽默,既风味独特,又妙趣横生,每条新闻完了还捎上几句短评……看后,令人顿觉耳目一新,产生一阵惊喜:原来电视新闻还可以这么做?并且如此好看!有幽默感、有娱乐性、有文化品位,完全打破了传统新闻播报的条条框框,从内容到形式都别具一格、新意迭出,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和栏目特色。 有人说,湖南台的《晚间新闻》有点怪,但没有人说他们播的不是新闻。 诗意地说,湖南卫视《晚间新闻》的出现为我们的电视屏幕带来了…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近代画坛上,吴昌硕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他是清末海派绘画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篆刻、绘画以及书法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吴昌硕的作品常融诗、书、画、印于一体,他的书法以石鼓文为特色,而篆刻则自成风格。虽然吴昌硕在四十岁左右才开始拜名师学画,然而由于其深厚的书法、篆刻功底,再加上对前人绘画的深刻理解,吴昌硕将金石入画,摸索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成为一代绘画大师。近代齐白石、潘天寿等人的绘画创作都受到了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两年前,我的探讨新闻实务的作品<采访述要>出版后,社会反响有一点超过我的想象,给了我进一步研究亲闻实务的信心,学校在那一年给我安排了深度报道的课题和课程,给我提供了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度学习、应用、传播、整合、检验、改进、提高的平台,促使我在深度报道这个问题的研究上深思考、深呼吸、深探微. 相似文献
18.
19.
张曼华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8,(10)
顾凝远《画引》是晚明时期一部经典著作,全书三卷,卷一论画部分涉及前人画理、自然与画、历代名家、鉴赏观、题画诗诸方面,既是顾凝远个人观念的体现,也是晚明文人画家典型思想的浓缩。在前人画论的基础上,顾凝远阐发了一系列艺术见解:提出"传神写照先知雅俗之分",丰富了建立在形态、神态、动态基础上的人物画传神论;关注创作中感兴的作用,提出若干助"兴"之法;对"笔墨"与"生拙""生熟"的关系提出见解;厘清墨之枯润与气韵的关系,指出画面气韵的获得不在于"墨"而在于"境";跳脱出将"取势"视为章法构图的传统观点,认为画家的心胸和眼界是决定画面气势的关键要素;指出"画病"中用笔三病并非限于技法问题,而是直接关系作品生死。顾凝远虽然多围绕前人画理展开阐发,却彰显出其卓尔不群的见解和不俗的审美品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9,(1)
自宋元以来,不断有中国人移民至南洋,至清末在当地形成了以商人和劳工为基础的华人社会,这些商人和劳工为新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星洲图画》是由新加坡著名的兰伯特照相馆拍摄的原版照片册,主要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城市风貌和社会生活,由新加坡华侨刘金榜和陈士杰进贡给当时的清朝统治者,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本文结合海内外资料,通过对该相册摄影者、进献者生平及照片内容的考证,论述了照片背后所蕴含的华人社会风貌及其特点和华侨心系故乡、建设他乡的奋斗历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