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区域性大学生就业市场联动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程度的发展,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就业市场随之出现"西冷东热"的现象。为进一步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辽宁省大力推进区域性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联动,形成了以政府的支持和协调,各市就业主管部门,各高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创建的区域性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联动机制,以促进大学生就业为目的,大力开展区域性合作和发展,构建全国就业市场联动。  相似文献   

2.
面对日渐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要创新就业机制,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以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3.
重庆直辖以来,各项事业蒸蒸日上,高等教育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沙坪坝虎溪大学城、万州三峡腹地高校园、合川高校园区、永川职教城,一个个教育组团正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了我们面前,并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发展壮大。教育组团的形成,各高校在教育教学、科研、招生等诸方面都将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各项工作协调发展,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也必然将以组团联盟的方式开展,各高校形成合力,建立一套完善的就业工作服务体系和市场开发体系,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本文在建立合川区域性高校就业组团联盟上提出构想,针对重庆的实际提出了组团联盟如何运作,并对成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目前影响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社会经济大环境、大学生择业观与就业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应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毕业生以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就业的角度入手,做好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集中凸显,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困扰当前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问题。按照行政隶属性质我国高校可分为部委直属高校和地方性高校,本文对当前我国地方性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当前制约我国地方性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解决地方性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因素在于高校教育培养模式、社会意识领域、市场经济变革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并从国家、高校以及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出发,提出国家应该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制定相关政策;高校及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制订长期的人才培养计划;高校大学生应该积极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主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先后在上世纪80年代和本世纪初历经了两次变革,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率的提高,大学毕业生的高位走势,从高校层面讲,完善与变革高校大学生就业政策机制,将进一步彰显大学社会责任和评价导向及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残疾人就业是维护残疾人劳动权益、改善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生活状况、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基础。随着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残疾大学生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然而残疾大学生就业困难、就业稳定性差、就业层次较低没有根本性转变。在形势下,高校应本着"以人为本"、教育公平就业公平的理念,积极探索和实践适合残疾大学生就业的工作理论和机制。  相似文献   

9.
高校校园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区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理论研究已层出不穷,但校园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则较少。为此,本研究主要选取湖南省常德市部分高校校园网及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自制的"上网情况调查表"作了相应的调查。调查发现:上网频率、上网目的、上网时间长短及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影响。本文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积极探寻利用高校校园网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面对日渐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要创新就业机制,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以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与日俱增,这就使得大学生就业成为一道难题,但与此同时,很多企业却囡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职位空缺,基于以上两者的矛盾,本文将从互动的角度说明高校与企业这一供需矛盾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试析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培养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大学生可雇佣性技能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将可雇佣性能力的培养融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地方性高校教育中要将可雇佣性能力开发理念贯穿在培养方案之中,重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课堂教学的可雇佣性能力的开发,强调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有效互动,提高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开发意识.  相似文献   

13.
美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业能力不足是困扰当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问题。美国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就业能力框架及其培养机制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就业能力的培养需要政府、高校及企业三方配合;要对国民教育体系进行系统规划,以更好地培养全社会人员的软技能;就业能力的培养过程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要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空间系统;构建大学生能力培养的时间系统,实施全程式生源规划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空间选择偏好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与日俱增,而珠江三角洲作为广东省的经济腹地,吸引着大量地方高校毕业生在此就业;另一方面,地方高校毕业生对地方区域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以嘉应学院的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在广东省内的分布呈现出趋于偏好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偏好直接就业等,同时探讨了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等对这些偏好的影响。从而揭示了人才空间分布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希望能够平衡区域内的人才供给,达到区域内经济的和谐发展和人才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精准就业是缓解就业结构矛盾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途径。然而大学生精准就业实现存在困境,为解决实现困境,分析基于互联网职业信息的大学生精准就业机理,并提出大学生精准就业实现路径:分析招聘网站动态的职位信息,实现人与职位匹配;研究上市公司年报获取组织及行业发展趋势,实现人与组织匹配;关注政府门户网站,获取区域发展信息,实现人与区域匹配;运用职场类社交网络交流职业信息,实现个人—社会生态环境动态匹配。  相似文献   

16.
平等就业权是基本人权,它蕴含多元价值诉求与制度目标,是形式与实质上的统一。大学生就业歧视是对平等就业权的损害。当前,大学生就业歧视主要表现为以女性角色排斥为特征的"性别歧视"、以学历层次与学校身份为中心的"学缘歧视"、以健康与相貌排斥为显性的"先赋歧视"。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的法律治理路径需要建立反就业歧视的"权利支点",增强平等就业权的可操作性;构建"反就业歧视"的法律规控体系,加大对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法律惩处力度;建立反就业歧视的公益诉讼机制,对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形成有效救济。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类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有两个目的:第一,探讨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类型;第二,分析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特点。研究分三步:采用开放式问卷探讨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压力源;通过对开放式问卷结果的分析,确定就业压力的类型;采用量表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特点。主要测量工具为《大学生就业压力量表》。被试选取北京市四所高校的大学生,共741人。结果显示: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主要类型为社会环境压力,个人环境压力,时间压力和个人条件压力。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主要特点是: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水平总体偏高,其中社会环境带来的压力最大,个人环境的压力较大,个人条件的压力一般,时间压力不大。  相似文献   

18.
200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611万人,比上年增加了52万人,创历史新高.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的重压下,大学生原有的心理平衡被打破,他们处于焦虑、抑郁、犹豫不决的状态,内心十分矛盾.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目前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并探讨了提升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时间教学效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地方高校大学生党建与就业工作联动机制,首先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即大学生党建与就业工作联动可不可行;其次是理念问题,即地方高校党建与就业工作联动机制对二者工作能否起到促进和提升作用;第三是联动机制怎么操作,即地方高校党建与就业工作联动机制可行的途径,在本文,笔者试图一一回答,实践中也是按照这个思路在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