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长负责制是我国目前中小学实行的校内领导体制。这一领导体制包括四种涵义:上级机关领导,校长全面负责,支部保证监督,教工民主管理。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这四个层面表现得非常的不对称。一般而言,上级机关领导和校长全面负责得到了充分加强,而支部保证监督和教工民主监督却越来越弱。这样一来,  相似文献   

2.
“上级宏观领导,校长全面负责,支部保证监督,教工民主管理”这种“四要素”的理解,是对校长负责制的误解。校长负责制的基本含义应该是校长全面负责。  相似文献   

3.
校长负责制就是学校在上级宏观领导下,以校长全面负责为核心,同支部保证监督、教工民主管理相结合,为实现学校工作目标,充分发挥行政管理功能的学校领导关系的结构体系.经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实行校长负责制应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   

4.
校长负责制作为我国近二十年来中小学内部领导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对于提高管理水平、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办学水平确有裨益。但是,从现有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状况来看,我们对校长负责制尚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以致于影响了其落实的成效。管理控制中的例外原则对现行校长负责制的某些不足之处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一、校长的“全面负责”及其对“例外原则”的漠视中小学现行的学校领导体制是校长负责制。萧宗六先生曾经对这一体制的内涵,作过权威性的阐述,即“上级机关领导,校长全面负责,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1]暂且不去探讨校长受…  相似文献   

5.
“上投宏观领导,校长全面负责,支部保证监督,教工民主管理”这种“四要素”的理解。是对校长负责制的误解。校长负责制的基本含义应该是校长全面负责。  相似文献   

6.
目前实行校长负责制是比较合理的学校领导体制,比较以前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现行的校长负责制是个结构概念,是由上级机关领导,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监督保证,教代会民主参与管理,组成了学校领导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其中上级领导是前提,校长全面负责是中心,党支部保证监督是基础,教代会民主参与管理是途径,  相似文献   

7.
校长负责制不是“四合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长负责制不是“四合一”武汉华中师大教科院余白从80年代初至今,关于校长负责制的含义,人们普遍倾向于这样一种解释,即"上级宏观领导,校长全面负责,支部保证监督,教工民主管理",我认为这种"四合一"的解释是欠妥的,是经不起推敲的。第一,教育行政部门是国...  相似文献   

8.
阎德明先生(其文见《中小学管理》1998年第9期)及所有持“四要素”观点者认为,校长负责制是“上级宏观领导、校长全面负责、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的一种具体的学校领导体制。但笔者认为:这“四要素”中除了第二个要素可取外,其他纯属多余。试想一下:有哪一所学校可以脱离上级宏观领导?即便是民营学校,也是要经过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并接受其宏观领导与指导的。至于“支部保证监督”就更是令人匪夷所思。  相似文献   

9.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旨趣之一就是实现对教师生存状态的人文关怀和对教师发展权益的有效保障,有利于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的协调一致.然而,当前的现代学校制度所采纳的校长负责制,即"上级宏观指导、校长全面负责、支部保证监督、教工民主管理"的"1+3"整体性体制,在实践中却成为割裂学校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制度障碍,使学校内部的不同利益群体难于走向"对话"而转之于诉求"独白".  相似文献   

10.
1984年我校进行了学校领导体制改革的试点。实行由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的领导体制。试点工作进行了8年,完成了一个周期。一、上级放权,促进了学校逐步成为办学实体实行校长负责制,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下  相似文献   

11.
校长负责制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其涵义包括上级机关领导、校长统一指挥,党委保证监督,教工民主管理。这就涉及到要正确处理各种关系: (一)校长与上级领导机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校长负责制是学校管理模式中的新花,它是校长全面负责、支部保证监督和教工民主管理的三位一体的学校管理制度,是校长居中心地位同时实行职、权、责到岗的分级管理的学校管理制度。在领导和管理学校的工作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心理学的问题。作为校长,如果能准确地把握住工作中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则不仅可以为民主地、科学地领导学校提供重要的心理学依据,而且是实行校长负责、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管理》1998年第9期发表的阎德明的《要正确理解校长负责制的基本含义》一文中指出:“‘上级宏观领导、校长全面负责、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是校长负责制的主要的内涵。外延和构成要素。”但笔者认为,校长负责制的内涵不应包括“上级领导”。按《中学管理》(原国家教委人事司组织编写的中学校长上岗培训教材)第二章第二节“中学领导体制”中的论述,校长负责制是中学内部管理体制,是中学领导体制的组成部分。中学领导体制还包括中学隶属关系,如“我国中学的隶属关系,一般贯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中…  相似文献   

14.
1990年7月,我开始担任校长,按上级组织的要求实行校长负责制。6年来,我总的感受是,校长负责制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激活学校内部管理运行机制,但对校长的要求更高,校长的责任更大,学校的发展也随之更快了。怎样正确理解校长负责制我认为,校长负责制并不是校长一个人说了算。校长负责制是校长全面负责、党组织保证监督、教职工代表大会民主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1.校长对学校H作全面负责校长负责制的核心是责任制。在学校实行内行管理,用个人负责代替多人集体负责,克服实际上无人负责的现象。责任制的前提是内行管理,由…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由校长主持的、人数不多的、有威信的校务委员会,作为审议机构。”这是学校内部领导体制的重大改革。这里说的“学校”,当然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原来实行的领导体制是党委(总支、支部,下同。)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今后为什么要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制赋予校长的权力是什么?实行校长负责制会不会削弱党对学校的领导?实行校长负责制以后党政关系如何处理?实行校长负责制是不是校长个人说了算?这些问题不明确,就会妨碍学校内部领导体制的改革。本文打算就上述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6.
我校在建立岗位责任制、实行“三定一奖”、对学校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初步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以实行校长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去年下半年以来,我校经上级批准试行校长负责制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对“校长负责、支部保证监督、教工民主管理”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使校长、党支部和教代会在改革和办学过程中,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改善了党的工作,强化了行政指挥系统,加强了民主管理,有效地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学校各项工作出现了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7.
对当前我国中小学所普遍实行的校长负责制在民主的视野下加以改造,不仅是基于理论的思考,更是因为其对民主实践的不足。我国现行的中小学学校管理体制是校长负责制。为综合协调各种矛盾,1985年5月29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并设想了一整套以校长权责为核心,上级主管部门领导,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监督保证,教职工民主参与的管理体系,设计了一个在理论上较能综合平衡各方关系的机制。一、校长负责制民主实践不足的原因1.体制设计的影响在现行的校长负责制下,上级行…  相似文献   

18.
从分析校长负责制理论基础以及总结建国后中小学领导体制演变历程,论述为什么要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制三要素的内涵是:校长全面负责是核心,党支部保证监督是根本,教职工民主管理是途经。说明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具体内容、形式与要求。  相似文献   

19.
读了《中小学管理》1998年第9期上阎德明《要正确理解校长负责制的基本含义》一文(以下简称阎文),受益匪浅。该文对当前的中小学管理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的,但其中个别提法却值得商榷。阎文对校长负责制是这样阐释的:“‘上级宏观领导、校长全面负责、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是校长负责制的主要的内涵、外延和构成要素。”在这段阐释中,“支部保证监督”的提法似为不妥。目前,党的基层组织大体可分为3类:第一类是街道、乡镇党的基层组织,第二类是全民所有制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和实行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中的基…  相似文献   

20.
一、现行领导体制为什么必须改革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领导体制随着形势、任务的变化,已经改变了多次。实践证明,现行领导体制——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已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其主要弊端: (一)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学校工作事无巨细均须由书记点头,这既削弱了党的领导,又使学校行政机构和行政负责人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实际上变成了“校长无责制”。 (二)把领导与责任分开,支部领导但不负责,校长负责又不领导。书记、校长容易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