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病假休完回来上班,学校体恤我病体孱弱,让我脱离初三语文,接替一位老师代七年级生物课. 学期已经过半,我将从第四章讲起.第一天上课,与学生相互了解情况,我谈起学习生物课的目的和意义,探讨生命的起源问题,发现学生竟然对人的生殖等知识一无所知,一脸茫然.而翻翻教材发现这些知识在第一章里,按照进度应该已经讲过.为什么学生却知之甚少呢?,难道时至今日,老师在讲这些知识的时候还是像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小的时候一样,羞羞答答、欲言又止、讳莫如深?问问学生,学生说前面老师对这些内容基本上是不讲的,都让学生自己看.  相似文献   

2.
我在南京听过魏书生老师的语文课,初二学生学高二教材里的一篇文言文。魏老师竟然一个字没有讲,一个知识点没有教。去洋思中学考察两天,我听了所有科目的课,我听的政治、历史、地理、生物课,多数老师没有讲。这些老师不讲的课,学生学的主动、快乐,教学任务完成的又非常好。  相似文献   

3.
<正>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我常会有这样的一些困惑:一是准备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学生却对教学内容兴趣不浓;二是当我认为已经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的时候,却发现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只能死记硬背,缺乏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的能力;三是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学生要么急着问老师,要么干脆什么也不做,等着老师讲,缺乏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的实际问题是千差万别的,没有统一的答案。如何解决这些困惑,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1、高一的时候上生物课讲基因的隐性和显性,老师说到黄色的小猫,那天我穿着一件黄色的衣裳。他在我背后轻轻地说:黄色的小猫。假装没有听到。那一年15岁,这样的玩笑已经让人觉得充满了暖昧。2、学校里面发给每位学生眼药水,我们用来互相射着玩。他坐在我旁边瞄准我,慌乱之中一把抓住他的手。他不动了,我也呆立,周围的寂静好像在轰鸣。太没面子了,于是自行篡改了记忆,总觉得那次是他拉我的手的。多年以后和他争论,他坚持是我拉他的,被迫检查了日记,才发现他是对的。他的手很热,至今还记得,这没有错。3、一天课间操的时候我没有去,发现好朋友…  相似文献   

5.
《槐乡的孩子》是三年级语文教材里的第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知道课文主要讲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再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体会到了槐乡孩子的可爱之处.感受到劳动会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我见本课的学习要求已经达到,正准备进行小结的时候,一学生突然插话:“老师,这些孩子怎么没去上学呢?”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第一线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哎,这种类似的题目已经讲过好几遍,学生还是不会”,老师抱怨。学生也苦恼:“为什么做的时候自己不会,老师一讲就能听懂呢?”家长更纳闷:“孩子学得很苦,为什么成绩还是不理想呢?”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与题目要求建立及时而准确的联系,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那么,如何通过解决以上问题,使学生逐渐生成历史知识迁移能力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正高中生物课内容比较抽象,有些内容很难,而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又很欠缺,这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如何让高中生对生物课感兴趣,是高中生物教师必须钻研的问题。经过几年的摸索,我找到一些方法,现介绍如下。一、上好第一课抓住学生求知欲望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我一贯不讲新课,而是大量列举事例,激发学生求知的愿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1998年洪水泛滥直接造成一千多人死亡,国家损失巨大,其罪魁祸首之一是长江  相似文献   

8.
"我讲稿中使用的这张图是从一本书上扫描的,已经说明出处,应该没问题吧?""我讲电影赏析,必须要放电影的,这是否会违反版权法?""我的课程要求学生在课前阅读这些文章,我可以把这些文章的电子版放到课程网站中供他们下载吗?"……老师们在备课的时候经常会碰到上述情形,怎么做合情合法合理,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特别地,当老师们准备国家精品课程这类将对全球大众开放的课程的时候,了解  相似文献   

9.
张静 《新疆教育》2013,(3):60-60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注重知识与技能,更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并增强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常常听到老师们抱怨:某些内容已经讲了很多遍了,学生还是不懂,更谈不上运用,如果条件略加改变就束手无策。学生也很困惑:上课老师讲的时候已经听得明明白白,但自己做的时候就什么都不会了。学校里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但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应该思考并解决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扩大课堂教学效益,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这是趣味数学课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既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又要让学生在玩中悟真谛。 1、让学生在玩中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数学知识都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有些知识在第一课堂的教学中,尽管老师反复讲解,加以强调,但是由于数学本来就很抽象,加之有时老师讲的时候没有注意直观性和趣味性,学生还是不能理解。开设趣味数学  相似文献   

11.
<正>做不太像老师的老师,上不太像课的课,也许最像教师的样子和课堂的本来面目。支持学生的异想天开一位美国老师在生物课上讲"蚯蚓",讲着讲着,一位小学生站了起来:生:请问老师,蚯蚓什么味道?师:抱歉,我没有尝过。生:我可以尝尝吗?师:当然可以!生:我尝过了,您加分吗?师:当然加分!  相似文献   

12.
最近,在微信朋友圈里热传着一组图,名为"那些年老师们讲过的话,看到第几句你哭了?"这些图上配有我们似曾相识的话。"你讲还是我讲,你讲你上来讲。"那是老师们看到下面学生在嘀咕的时候,经常会怒气冲冲地说的话。其实,真的让学生来讲,倒是好事,因为"教是最好的学",学生的讲,也是一种很好的学。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学习金字塔",提出了七种  相似文献   

13.
在师范学校学习《心理学》的时候,我的老师就讲过,“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这话对我影响很大。从踏上工作岗位第一天起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注意向老教师学习一套能够教好学生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槐乡的孩子》是三年级语文教材里的第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朗读文,知道课文主要讲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再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体会到了槐乡孩子的可爱之处,感受到劳动会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我见本课的学习要求已经达到,正准备进行小结的时候,一学生突然插话:"老师,这些孩子怎么没去上学呢?"……  相似文献   

15.
韩震演讲 《大学生》2013,(17):58-59
正互联网时代的教学相长如今,知识的数字化和互联网改变了人们去获取知识的渠道。信息已经全球化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多样化了。我们过去买本新书都很困难。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一位老师上课讲得不生动,但是他讲得挺深刻、系统,后来我到北京来读研究生,买了一本书一看特别熟悉,发现就是老师讲的。他提前买到这本书,我们见不到,他就念这本书。现在就不行了,信息化时代,老师再这样干,肯定被学生哄下台去了。现在互联网、iPad、手机都具有学习功能,知识产业和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最近看了中国青年报上的一篇文章《一个人的网络学院教学震动了世界》,一个美国人创办了可汗学院,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三的课堂化学教学中,有以下五个教学上的亮点、点睛之笔。1、高三命题式复习的魅力进入高三化学总复习阶段,教师面对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化学知识,如何能够更吸引学生的眼球,如何让自己传授的知识让学生更乐于接受和汲取,精巧的命题,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到了高三复习阶段,学生已经对整个高中的化学知识有个了解,即使是有的学生对知识一知半解,学生都会有知识已经学过的感觉。如果老师在复习化学知识时.按照老师讲学生听化学知识方式进行复习,那么,学生就会觉得老师讲的这些知识他们都懂得,没有任何新鲜感、新颖性以刺激他们的感  相似文献   

17.
学生刚开始接触生物课时,学习兴趣总是挺大,可是时间一久了,对生物课的兴趣就开始慢慢变淡,甚至是变得厌恶。究其原因,笔者发现,这是因为未接触或刚接触生物课时,学生总怀抱着好奇心:"生物课应该是介绍各种生物的""生物课应该讲的我们周围生活的事物吧"等等;而一旦接触时间久了,发现生物课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有意思而仅仅只是介绍一些理论性的知识,甚至于需要"死记硬背",于是学生们就没有了听课和探究的欲望了。在这种情况下,怎样让学生愿意学生物、学好生物,就成为笔者常常思考的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感受到,在课堂上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或是组织学生针对某些知识进行探究性学习等都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同时笔者还发现,每当在课堂上谈论到与生活中有关的事物或者是身边发生的事情的时候,学生们的讨论总是特别热烈,也对事物中所蕴含的生物知识有着热切的探究欲望。针对这种现象,笔者尝试将生物课堂教学与他们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引导其从生活中获取生物知识,并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这往往会获得意外的收获。  相似文献   

18.
<正>乐乐姐姐:我是一个初三的男生。我刚刚升入初中的时候,老师夸我学习很努力,是一个逻辑清晰、记忆力很好的学生。我也觉得自己的学习效率很高,并且每次考试都有进步。可是现在,我每天的状态都是浑浑噩噩的,老师们讲过的知识点很多都记不住,考试的名次也是原地踏步,甚至有所下降。尤其令人担心的是,我发现我以前记住的知识要用到的时候却经常想不起来。我现在身心疲惫,  相似文献   

19.
李春雷 《考试周刊》2012,(59):139-139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有的题目学生已经做过、讲过,有的甚至已经讲过几遍,但不会做的还是大有人在。怎么回事呢?问题出在哪儿呢?这些题目在老师看来都不是很难理解的,更不是偏题难题。经过仔细观察和分析,我认为提高课堂效率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也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向学生传授知识,一般都是通过老师讲授。但有时可以不由老师讲,只要用已学过的知识“架桥”,让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就可以“过河”,即自己掌握新知识了。例如,在讲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时,我先要求学生把7/20、35%分别化成小数,然后问学生,我们学过了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