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校和教师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只了解课程资源的含义和种类是不够的,还要对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有深刻的认识,获得科学地、主动积极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思想动力。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取向首先是学生的发展。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大量丰富的、具有开放性的课程资源对学  相似文献   

2.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确立与完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开发机制与管理模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和亮点,也是教育管理体制以及课程改革深化的必然。国内外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表明。地方课程开发在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满足地方与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多样性、差异性以及有效促进地方、学生、学校、教师及课程自身的发展上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课程资源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和研究热点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正确理解课程资源开发的内涵及其价值取向,对于指导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前幼儿园课程中存在一些价值偏向问题:偏重身体机能保育,忽视心理健康教育;重工具性知识教育,忽视社会性知识学习;重"静态"课程,忽视课程"动态"发展。借助生态主义视角,探究幼儿园课程的整体性、丰富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的特点,构建以儿童身心的整体发展为主、以丰富和谐为基本内容、以生成性课程为活力、以反思性课程评价为保障的幼儿园课程,以期树立幼儿园课程的生态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5.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以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由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  相似文献   

6.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价值取向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资源的质量以及目标的实现。本文结合初中生物学教学实践,就经典资源、生活资源、活动资源、生成资源和媒体资源等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的价值取向问题提出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7.
论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取向是:张扬学校个性,形成教学特色;引导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实现学校、教师、学生平等对话,促进课程生态圈和谐有序发展。正确认识其价值取向,有助于推进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9,(97):1-2
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类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课程的社会化价值取向,实际上是课程开发过程所涉课程基础理论中最重要的基石。从社会学角度考察,开发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遗产资源成为课程,课程的社会化价值取向应具有统一性特征。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五个认同、四个自信为核心的课程社会化价值取向,符合国家与民族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9.
从生态主义视角出发,探析幼儿园课程的整体性、丰富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的特点。针对当前幼儿园课程中存在的偏重身体保育,忽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知识技能学习,忽视幼儿情感德行的培养;重静态课程,忽视幼儿园课程的动态发展等问题,借助生态主义视角,构建以儿童身心整体发展为本、以丰富和谐为基本要求、以生成性课程为保障的幼儿园课程,以期树立新型幼儿园课程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0.
"潜在课程"是从国外引进的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随着对课程理论的不断完善,潜在课程已日益成为人们较为关注的热点问题。潜在课程在促进人的发展、思想道德的净化、文化的传承以及社会的稳定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1.
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前,世界各国课程改革所致力于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张力;平等与高质量之间的张力;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张力,由此形成的主要价值取向包括,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教育民主与教育公平的理念;主体教育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相似文献   

12.
董雪芳 《考试周刊》2011,(69):180-181
化学校本课程开发是中等职业学校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取向在于:提高课程的服务意识,实现学以致用的显性价值和潜在价值。正确认识其多元的价值取向,有助于推进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  相似文献   

13.
课程政策的制定既需要遵循一定的价值原则,也需要满足一定的价值取向。所要遵循的价值原则主要有:合规律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社会选择与个人选择的统一;兼顾与急需的统一;择优与代价的统一。所要满足的价值取向有:民主—参与取向;公正—关怀取向;可选择性—多样性取向;面向未来取向。  相似文献   

14.
15.
文章从三个方面深入论述了高等理科课程的价值、高等理科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和21世纪高等理科课程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趋势,阐释了理科课程目标对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世纪之交世界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课程改革总是反映一定的价值取向,当今世界课程改革在基本的价值取向上主要受五对张力的拉动: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张力,由此产生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平等与高质量之间的张力,由此产生教育民主与教育公平的理念;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张力,由此产生主体性教育观;人与自然之间的张力,由此产生生态伦理观;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张力,由此产生个性发展观。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教育民主与教育公平的理念、主体性教育观、生态伦理观、个性发展观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校本课程不是20世纪70年代偶然出现的事件,它的出现有着深刻的文化动因,其中最主要的是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的冲突以及重塑民族国家文化身份的需要。如果说国家课程是再生产主流文化的工具,那么校本课程实质上就是再生产亚文化的工具。所谓"校本",是以"具体意义上的个体学校文化"为本,并且是以学校文化中的"微观文化"为本。校本课程的文化学意义也就因此可以解读为以一所学校的亚文化群体的价值规范、知识经验、思维方式、语言符号为基础的课程开发。  相似文献   

18.
在20世纪的百年中,课程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巨大变化,表现出了以下特征:1.“理想”与“现实”的交织;2.超越“物”与“人”的迷惘;3.由“绝对”到“相对”;4.由客观性到主观性,现代课程需要在一个更新,更高的视角和更富有人性的角度来审视其价值取向问题,要重视现代课程的实践性,活动性。  相似文献   

19.
价值取向是课程编制首要考虑的问题。地方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中的一级,从课程内容、接受课程的学生和社会三个维度出发,地方课程要持突出本土性、体现综合性、注重实践性的价值取向,从而发挥课程特色,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 课程的价值取向是课程实施的方向。在教育发展韵过程中,课程的价值取向主要有3种流派:知识本位、社会本位和学生本位。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失业增加、道德沦丧、情感冷漠等困境,这些个人和社会问题的解决,依靠建立在某一种课程价值观的学校教育显然是无能为力的。反思这些个人和社会问题的产生,说明学校教育在课程价值取向上曾存在着严重偏差。于是,多元与融合成为现代课程价值取向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