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新世纪以来,电视"红色经典"的重构现象日渐成风。通常而言,"红色经典"中的人物形象都在某种程度上被"脸谱化",但某些改编后的电视剧人物形象成功实现了从"脸谱化"到"人性化"的转变,而这不仅是其吸引受众的原因所在,也意味着今天的我们在启用一种全新的姿态重构历史。同时,这种对于历史的重新思考和理解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还原历史真实。但是,过分强调"人性化"有时也会导致作品的"庸俗化",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2011年建党90周年的到来,"红色"成为一个热词,频繁出现在各类媒体如报纸、电视和杂志中。尤其是"红色偶像剧"代替了往年的"红色正剧",成为2011年"红色电视剧播出季"的重头戏。红色剧的娱乐化现象随着芒果台《风华正茂》的播出已经愈演愈烈。红色剧作为后味苦重的咖啡,有了"偶像"、"伴侣"元素的融入,是否出现了热播与流行趋势,是否已经被新时代新观众所接受,论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3.
红色文化资源,就是革命时期留下的革命遗址、革命文物和革命人物的精神等珍贵资源。剑川红色文化资源:剑川白族优秀青年张伯简、剑川"四·二"武装起义、31个革命遗址等。红色文化档案收集模式是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红色文化档案的作用是凭证、参考、开发。红色文化档案保管保护采用多种形式。利用渠道是主动服务、档案馆积极参与编纂和著述工作、增强合作意识。建设"红色乡村幸福家园"示范区,助推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4.
邹波 《传媒》2018,(6):79-81
当前,江西红色文化传播面临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缺少红色文化领军人才、文化传播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挑战.在新媒体时代,应努力构建"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区,从战略的高度来布局;用"活"红色资源,把红色历史资料、红色旧址建筑、红色馆藏、红色艺术、红色餐饮等红色文化元素都挖掘出来,应用到生产、生活和交流中;引导民众广泛参与红色文化的传播活动,提升地方软实力.只有这样,才能使红色文化传播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校图书馆发挥优势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是凸显红色文献独特价值的时代要求,是遵循红色文化传播规律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文章结合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红色文化传播经验,从构建红色资源地图、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创建红色文化主题知识体验与共享空间、实现红色文献立体化转化等方面提出了红色文化传播的优化路径,以期破解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传播的实践困境。  相似文献   

6.
正影视艺术是音乐与画面、运动与静止有机结合的一门综合艺术。影视艺术在百年发展征程中,融合了诸多的艺术元素,使得其本身的表现力更加趋于饱满厚实。电视音乐是在电视剧作品中由一系列音乐元素构成的乐曲或片段,穿插融合在电视剧中,成为电视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使电视剧的艺术表现更有活力和张力。音乐在电视剧中的独特存在在电视艺术中,画面和声音是两大基本要素,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音乐先于电视艺术而存在,是最原  相似文献   

7.
张诚 《今传媒》2011,(12):8-10
作为历史精神与主流价值体系的载体,红色历史意象对转型期下的中国社会有着特殊的意义。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其独特的政治与历史意义使得围绕该主题而举办的各种庆祝活动,成为红色历史意象传播的典型代表。本文从其传播形态特征出发,以庆祝活动中"红歌"这种代表性意象的构建作为案例,论述了大众对红色历史意象解读模式的演变,并从管理模式、内容监督以及媒介创新三个方面对红色历史意象的当代传播提出了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8.
郭平  郭龙 《声屏世界》2012,(7):12-14
红色文化是在我国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特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近年来,红色文化以多种多样的载体走进大众的视野,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红色旅游热浪奔涌,红色歌曲响彻神州,红色收藏持续升温,红色诵读此起彼伏,红色影片热播荧屏……在一浪高过一浪的红色热潮中,植根于影视节目中的红色文化,绽放着独特的魅力。红色题材走俏电视荧屏201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神州大地又一次掀起了一波胜过一波的红色风潮,举国上下处处洋溢着红色激情。全国各级  相似文献   

9.
区域性红色档案资源蕴含独特的革命精神,对其挖掘弘扬是对中国革命历史整体红色记忆与红色精神的丰富与发展.以长三角为分析对象,剖析区域性红色档案资源协同开发利用的社会基础与现实价值,提出了参与数据化全过程、全资源多维度整合、纵向深化档案数据挖掘的开发框架,从跨区域联动系统布局、建立红色档案共享利用平台、联合应用全媒体多技术、研发档案创意产品四个方面分析区域性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路径,以期实现红色档案资源共建,开发成果共享,推动档案服务向知识服务、文化服务转型升级,为助力区域传承红色基因、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0.
在影视创作市场化、红色经典被肆意改编的商业环境中,大型电视连续剧《渔岛怒潮》用现代影视艺术手法,重温记忆,传承经典,在主题思想、叙事手法、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探索突破,彰显了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美学品格,实现了小说与影视、经典与改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良好结合,为红色经典改编影视剧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1.
眭圆  张芷瑕  彭子易 《今传媒》2023,(11):114-117
在建党百年的关键历史节点上,全国各地掀起党史学习热潮,“红色文化+”模式应运而生,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新途径。家国教育与潮流文化巧妙碰撞,沉浸式红色剧本体验成为了党建活动的热门选择,“玩剧本学党史”成为当代青年独特的学习方式。本文系统介绍了红色文化融入沉浸式剧本体验的模式,分析了沉浸式红色剧本行业的市场评价、门店分布、体验单价等情况,以及沉浸式剧本体验的教育作用,提出了严格把关剧本内容、精准定位玩家市场、规范行业监管标准、实现产业跨界融合等对策,旨在推动沉浸式剧本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红色文化充分发挥思想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有人称现在是泛娱乐化时代。打开电视,各种各样的娱乐节目充斥荧屏。"搞笑"、"选秀"、"戏说"等所谓的"文化大餐"和"视觉盛宴"喧闹火爆,乃至于有愈演愈烈之势。甚至"恶搞"红色经典、专揭明星隐私、以及猎奇追艳的节目也堂而皇之成为主打栏目。最近一段时间,看到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播出的主旋律军营文艺节目,特别是《红星艺苑》、《超级  相似文献   

13.
传承红色精神弘扬先进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红歌会"是江西电视台2006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首次推出的大型电视活动。2007年,为纪念建军八十周年、迎接党的十七大,江西电视台再次举办了"中国红歌会"。活动于"五一"黄金周在井冈山启动后,逐步推向全国,每期晋级节目都围绕红色主题,在歌唱比赛的同时,讲述一个个感人的红色故事,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4.
红色资源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百年来的艰苦奋斗与光辉历程。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关注红色资源保护与红色基因传承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与指示批示。全面系统梳理这些观点与论述,对于加深全党全国人民对红色资源的认识,合理开发运用红色资源,凝聚主流价值观,丰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体系都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红色资源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红色资源的论述与观点,提出"习近平红色资源观"概念,并从红色资源价值观、红色资源保护观、红色资源运用观等方面阐述红色资源观的主要内容,从时代背景、思想来源、实践经验、个人红色情怀与工作经历等方面分析红色资源观生成发展的逻辑与依据,最后从机构职能定位、业务流程、方法体系、学科研究等方面提出我国图书档案事业在红色资源观指导下的转型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4月20日,新世纪出版社、海口市文化艺术传播研究中心、海口市作家协会共同主办了一场名为"重温红色岁月——《红色少年美绘本》系列新书首发式"的活动。在这场活动中,主持人与嘉宾以及到场的观众们一同阅读红色经典,重温红色  相似文献   

16.
文本结合青少年思政教育角度,对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青少年配音艺术课程的现状进行阐述,分析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青少年配音艺术课程的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的教育价值,理清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青少年配音艺术课程的时代背景差异与教学方式单一的挑战,提出运用新时代红色影视作品、引入多元化教学方法与理念、开展校外实践活动等红色文化融入青少年配音艺术课程的实现路径,旨在为青少年的红色文化教育提供可供参考与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珂 《档案管理》2021,(5):86-87
桐柏山歌中的红色歌谣作为一种特殊历史时期的档案资源,是山区群众积极参与创作的歌谣,记载了当时群众对红色事件、革命人物,以及革命进程的态度和愿望,具有前所未有的鲜明的革命立场,表现出桐柏人民的革命精神.这些红色歌谣具有历史凭证、红色文化、时代教育以及艺术形态等多元价值,记录着桐柏人民参加革命的心路历程,是重温当时历史的生动教材和历史见证,对其进行发掘整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红色娘子军》在不同的媒介时代的改编现象作为个案,探讨在新中国电子媒介时期,从电影到电视演进中的媒介影像文本的改编与媒介变迁的关系。借以阐明不同的媒介环境影响下,红色经典影像再现(representation)所建构的独特景观是影像与媒介环境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讨论影像与媒介变迁的关系中,我们认为,在媒介演进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经典文本的改编、话语权的执行反映出某个团体或历史个体的主观意向,这样在与媒介互动形成历史的过程中,又会被外在化为客观的非真实文化产物。此时客观的非真实(历史文化的建构)又作用于当下的媒介环境自身。  相似文献   

19.
用好红色资源、弘扬革命文化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红色文献是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献内涵的明确,对于用好红色资源、弘扬革命文化具有一定的文献学价值。文章在梳理学术界关于红色文献内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文献的本义表述和红色文献的演进过程分析红色文献的概念范畴,从“红色”“红色历史”的政治意涵分析红色文献的时间界限,从文献的构成要素分析红色文献的内容、符号、载体和形式。  相似文献   

20.
红色档案资源是中国革命的历史见证,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奋进的光辉历程、积淀着中国革命的宝贵经验.闽西老区是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土地革命的开始地之一,也是毛泽东思想发祥地之一,这里红色档案资源丰富.文章以闽西老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查阅文史资料,梳理闽西红色档案资源及时代价值,分析其利用现状,探究加强闽西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以期更好地发挥红色档案资源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