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患关系是当今社会传媒界关注的重点,通过对媒体医患报道样本的主题、报道类别与消息来源、标题导语命题及结语部分进行分析,总结出当前医患关系的现状、医患冲突的主要矛盾及其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新闻专业主义视角,以医患关系报道为切入点和研究对象,对医患关系报道的特点和报道策略做出一些尝试性的探索,提出解决媒体医患关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和形成良性的报道策略。  相似文献   

3.
医患关系在我国社会转型和医疗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是具有特殊意义的热点问题。媒体报道所呈现的医患关系有可能对现实医患关系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从媒介建构论出发,分析《健康报》建构的医患关系,并讨论影响该报医患关系报道的可能因素。研究发现,《健康报》所建构的医患关系中,医患双方地位不平等,报道中主要体现的是医方的声音;《健康报》塑造的是"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方形象,不良的医患关系源自于不理性的患者;《健康报》整体上呈现的是和谐的医患关系,但是不良的医患关系从时间维度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行业机关报的宣传逻辑、传统文化和与媒体定位相应的新闻工作常规是影响《健康报》医患关系报道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余妍 《报刊之友》2013,(9):154-155
近些年医患纠纷事件频繁发生,愈演愈烈。虽然导致纠纷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媒体或正面或负面的报道对医患关系产生了越来越重大的影响。媒体在报道医患关系时存在着报道失实、刻意炒作和媒介审判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纠纷事件的报道中,媒体应该提高专业素养、尊重客观事实、正确报道纠纷事件。  相似文献   

5.
医患矛盾一直是近几年来的社会热点问题。运用内容分析法,对《钱江晚报》近七年来有关医患关系的报道,从报道主题、所在版面、信息来源、报道体裁、语义倾向等9个方面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类报道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负面报道过于集中,正面报道主题单一且在版面上相对于负面报道也处于弱势,缺少深度报道等,从而提出平衡正负面报道、增加深度报道和评论,加强对网络的利用等建议以便更好地对医患关系进行舆论监督和引导。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医患纠纷事件频繁发生,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尽管导致医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媒体的报道对医患关系所产生的影响也不能忽略,特别是一些媒体对医患矛盾的过度报道、失实报道,甚至刻意炒作,使得医患双方陷入了互不理解、互相对立的错位之中。针对这些问题,在纠纷事件的报道中,媒体应该提高专业素养、尊重客观事实、正确报道纠纷事件。  相似文献   

7.
呼东燕  李霞 《传媒》2020,(1):76-78
当前,以新媒体为主的健康传播具有主体多元化、专业性低、科学性不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医患关系问题的报道,这不利于新媒体环境下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本文基于新媒体环境下健康传播的特点,通过对有关医患关系报道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健康传播的现状,并提出利用新媒体平台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的崛起搭建了医生与公众之间沟通的桥梁,但同时也给医患关系带来新的挑战,媒体对医患关系事件的报道有时会在无形中加重医患关系的紧张程度.本文结合"河北蠡县6岁男童坠井事件"相关报道案例,对媒体医患关系报道的特征和困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媒体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健康传播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通过对2004年至2010年底近七年我国医疗事故纠纷报道的样本采集,分析报纸、网络等媒体的报道特点、报道方式与问题,探讨近年来对于医疗事故纠纷报道的媒介样态。以期媒体为更好地改善医患关系提供舆论氛围,和谐医患关系、社会公共环境的进步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0.
黄璐 《报刊之友》2014,(9):62-64
面对层出不穷的医患事件,除了医生态度不好、医院管理不完善、医疗体制缺陷这些原因,新闻媒体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负面报道过度、在报道中袒护患者、新闻炒作等都是导致医患关系不断恶化的“凶手”。要想修复现今如此紧张的医患关系,媒体需要从把握好报道的“度”、积极疏通患者情绪、提高记者的专业素养这三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11.
姜雨佳 《今传媒》2016,(8):35-38
近年来,紧张的医患关系成为了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个别医疗纠纷甚至演变为极端的媒介事件。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新浪微博上媒体的报道数据进行分析,结合框架理论得出以下结论:医方强音、患方消音,媒体积极发表意见,参与构筑医患关系;媒体对于正面医患关系和负面医患关系的处理手法不同;媒体倾向于报道负面医患关系,因为这类事件能吸引更多关注。当代社会,媒体需要积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助力。  相似文献   

12.
在媒介社会图景下,当前的医患关系矛盾表现得较为突出。媒体作为公众了解卫生行业的最重要途径,在医患关系报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媒体应当承担应有的责任。本文指出了媒体在医患关系报道中存在着片面追求轰动效应、刻板化倾向、站队心理、医疗专业知识的匮乏、社会责任缺失等问题,重点强调了媒体在医患关系问题中扮演着一个放大站的角色,以及对媒体应该如何规范自己的角色定位,担当社会责任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3.
近来来我国医患关系的紧张,其中媒体过多的负面报道被认为是导致医患之间恶性事件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以电视媒体的相关报道为例,分析当前我国媒体在医患关系报道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日益成为一个重要话题,医患关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内容分析、对比研究健康传播与医患关系报道上的差异,选取沪上两大都市报《新民晚报》、《新闻晨报》在一个月内的健康传播及医患关系的文本,探讨两者在版面设置、传播内容及传播方式等方面的区别,呈现两份都市报在这两方面传播的不同特点。以此为基础,本文提出在报道医患关系过程中的几点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杨叶 《新闻世界》2013,(11):210-211
从2003年非典以来,有关医疗卫生的报道逐渐增多,医疗纠纷见诸媒体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不可否认,一些媒体在医患事故中的强势介入对于解决问题起到了不少的正面作用,但是在新闻报道中,也夹杂着不少的假新闻以及恶意炒作的不良内容。本文分析了当前医患关系的现况,探析了媒体在医患纠纷报道中应该承担的责任以及在和谐医患关系构建的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以新浪新闻为代表的网络媒体医患关系的新闻报道,对2014年至2016年的107条新闻进行梳理,分析网络媒体对医患关系的内容呈现,以及此类报道对受众判断、认识医疗事件的影响,提出网络媒体在医患关系中应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李洋  李君 《报刊之友》2014,(3):129-130
在医患关系中,患者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为了维护平等和谐的医患关系,社会往往偏重于强调医护人员在构建医患关系中的责任。由于媒体、舆论对医疗行业的不客观评价及患者角色意识的增强,导致了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并进一步激化了医患矛盾。媒体不应只以凸透镜来聚焦个别医生的不当行为,甚至放大到整个医疗系统,须知扭转当前媒体对医患报道的凸透镜效果刻不容缓。当前媒体营造客观的舆论导向和社会环境对缓解医患矛盾,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吴彤 《新闻世界》2014,(12):181-182
医患关系近年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新闻媒体竞相报道的重点。医患关系中医生的社会角色属性在一系列医疗报道中慢慢发生着变化。本文旨在探索在医生角色属性转变过程中,新闻媒体在其中做了什么,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以及这些促成医患关系变化的医疗报道给我们关于新闻报道伦理什么警示。  相似文献   

19.
杨红 《新闻世界》2012,(9):232-233
近两年医患纠纷愈演愈烈,事件严重性让人愕然。医疗广告作为患者和医疗机构之间沟通的桥梁,在医患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虚假夸张的医疗广告是造成医患交恶的一大罪魁。虚假的医疗广告让病人产生过高期待、助长了医疗圈的浮躁、扰乱了医疗服务市场秩序,这一系列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加剧了医患关系的恶化。因此,加强医疗广告管理是当务之急,政府社会齐监管、媒体慎重发布、医疗机构兑现广告承诺是整顿医疗广告、缓解医患紧张关系的几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向倩芸 《新闻世界》2014,(4):206-208
近年来,我国医患暴力冲突呈“井喷式”爆发,让原本具有人情味、亲密性的医患关系变得异常脆弱和可怕。本文通过研究《人民日报》、《新京报》和《南方都市报》关于“温岭杀医案”的报道,运用质化的文本分析方法,总结“医患冲突”报道的宏观、中观和微观新闻报道框架。研究发现,媒体借用弱势群体框架,从而建构医生“弱势群体”的形象,由此唤起公众同情;多角度归因促使公众更加全面和理性地思考;多元社会主体也积极参与框架建构,共同致力于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