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在讲苏教版《选读》教材时,我开设了一节《魏公子列传》的市级公开课。在细细品味《史记》“善叙事理,其文疏荡”的叙事艺术的过程中,我发现《魏公子列传》中有趣的“三”。本文就此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课文《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自《魂公子列传》;而《魏公子列传》,又是《史记》中的名篇。《信陵君窃符救赵》是一篇传诵下古的作品,那么,它让人再陵不厌的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在《史记·魏公子列传》中,侯赢为魏公子出计,帮助他窃得兵符,送公子出城。“侯生日:‘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公子与侯生决,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刭”。  相似文献   

4.
《魏公子列传》是《史记》中重要篇章,蕴涵着丰富的言外之意。(一)公子自迎侯生,是一幕精彩的政治表演。(二)侯生考验公子的将才。(三)侯生以自刭担起盗兵符的罪责,同时激励公子决心贯彻始终。(四)公子维系魏国安危的分量问题。  相似文献   

5.
司马迁所著《史记》既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文学著作,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着诗的浪漫。《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记叙了信陵君礼贤下士和窃符救赵的始末。文中人物义薄云天,气贯长虹,令人感奋。信陵君:正气歌文章开头指出信陵君“为人仁而下士”,由于他能“下士”,所以“士”才“争位归之”。清人李晚芳在《读史管见》卷二《信陵君列传》中写道:“战国四君,皆以好士称……余三君,孟尝但营私耳,平原徒豪举耳,黄歇愈不足道,类皆好士以自为,而信陵则好士以为国也。好士为国,故其得士之效,亦动关乃…  相似文献   

6.
沈裕 《文教资料》2013,(24):13-15
《海上花列传》作为作家张爱玲最喜欢的作品之一,其世态人情、情感对话及“平淡而近自然”的美学追求,表现了张爱玲的文学创作及人生态度.细读张爱玲一系列“传奇”小说,不难发现《海上花列传》对张爱玲创作的影响.本文从《传奇》第一篇《沉香屑·第一炉香》出发,通过张爱玲笔下的葛薇龙与《海上花列传》中的赵二宝的形象分析,体会此篇小说受《海上花列传》的影响及张爱玲对此的延续与超越.  相似文献   

7.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怀诸侯之德”句,王念孙据《汉书》将“之”改为“以”。本文从新的角度提出新的见解,详细论述了该句在上下文中的作用,从而认证《史记》不误。  相似文献   

8.
现行人教版选修教材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收录了屈原《九歌》中的《湘夫人》。教材对第二自然段中的“公子”一词的注释是指“湘君”。如果照这种理解,那么“思公子兮未敢言”写的是湘夫人对湘君的思念。  相似文献   

9.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实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六册中节选了《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根据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中“有关资料”,此旬译为“晋鄙合上兵符,怀疑这件事,举手看着公子说……”。对此句,我有些疑义,晋鄙为什么要举着手看公子呢?是举手指着公子吗?从上下文中我们不能得出这样的判断,何况晋鄙  相似文献   

10.
汉高祖刘邦缺点很多,做泗水亭长时“好酒及色”(《高祖本纪》);“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项羽本纪》);做沛公时,六十多岁的长郦食其求见,“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郦生陆贾列传》);做皇帝时,大臣周昌求见,“方拥戚姬”(《张丞相列传》);更匪夷所思的是“诸客冠儒冠来,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郦生陆贾列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海上花列传》是“近真”型狭邪小说的开山之作.与《花月痕》和《贵楼梦》等“溢美”型狭邪小说相比,《海上花列传》突破传统,开启一种新的创作模式,在多个方面展现了时代和社会赋予小说的现代性特点.如,作者用一种历史与文化的眼光来审视海上青楼的庸俗之变,并将物欲横流的现实诉诸笔端;又如,《海上花列传》的人物刻画更丰满、更真实,每个人物都善恶并陈、妍媸俱现.这些都标志着狭邪小说创作的转型.  相似文献   

12.
《魏公子列传》是传记文学的名篇 ,称得上是司马迁的得意之作。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 :“能以富贵下贫贱 ,贤能诎于不肖 ,唯信陵君为能行之 ,作《魏公子列传》。”明代芳坤也说 :“信陵君是太史公胸中得意人 ,故本传示太史公得意文。”所以 ,太史公对信陵君礼贤下士美德的描写可谓苦心经营 ,既有正面描写 ,更多的是侧面烘托。然而 ,课本中对“会日赢之为公子亦足矣 !”一句的注释似乎有悖太史公初哀 !这句的课本注释是 :“今天我侯赢为么子尽力也够了。”人教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对这问的翻译是 :“今天侯赢 (我 )为么子 (打算 )…  相似文献   

13.
《史记·滑稽列传》是司马迁为下层士林所写的传记之一。本文对司马迁作《滑稽列传》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战国士林的价值观”影响了司马迁的平等观,同时也提出了滑稽人物“谈言微中”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4.
《春秋事语》札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事语》中的赫不是杜赫而应是高赫;闵子辛就是闵子辛而不能疑作闵子骞;公子浮、公子段是同一人,即《春秋》等中的公子pu;《燕大夫章》或许可系在前536年——前535年;“归而饮至,而乐”似应为“归而饮至而乐”。  相似文献   

15.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第一册选了《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其中“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的“右”,教材注为:“[右]上。秦汉以前,位次以右为尊。”教材第三册又选了《史记·魏公子  相似文献   

16.
中学语文教材中,经常出现一些描述古代战争性质与战争方式的词。这些词均具有特定的含义。一、攻、战、击,表示一般地攻打、作战。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史记·魏公子列传》:“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赵  相似文献   

17.
屈原在《离骚》中写了三次“求女”:求宓妃、求简狄、求二姚;在《山鬼》中写了美丽的女性山神对“公子”的深深依恋与追求。本认为《离骚》的“求女”和《山鬼》的“恋爱”表现的都是诗人屈原在屡遭打击迫害之后,渴求得到志同道合的朝臣贤士的理解与支持,以继承他的事业,实现他的“美政”理想。  相似文献   

18.
夏孙桐为撰修《清史稿》出力最多之人。但是,长期以来,学界对《清史稿》编纂人员的研究,更多的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赵尔巽、柯劭态、缪荃孙等人身上,夏孙桐的作用则湮没不彰。夏氏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修纂《循吏传》、《艺术传》和嘉道成同四朝《列传》;拟定《清史稿》“循吏”、“忠义”诸传纂修体例和“列传”书法凡例。  相似文献   

19.
《通志》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历史学上第二部纪传体通史。《通志.游侠传》塑造了一群“言必信”、“行必果”、“赴士之厄困”的游侠形象,郑樵在袭用《史记.游侠列传》中部分材料的同时删去了篇前序论和篇后赞论这些主体和精华部分,既反映出郑樵写作《通志》时对材料的取舍情况,也反映了他不同于司马迁的史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司马迁在《史记》的一些纪传中,使用了类传方式写人叙事,但《史记》中到底哪些传纪属于类传,至今人们没有完全搞清楚。《史记》中的类传共有《外戚世家》《刺客列传》《循吏列传》《儒林列传》《酷吏列传》《游侠列传》《佞幸列传》《滑稽列传》《日者列传》《龟策列传》《货殖列传》等11篇。《史记》中的人物类传具有先议后叙、详略结合两个鲜明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