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合同法上的附随义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同法上的附随义务产生于诚实信用原则,它具有附随性、不确定性、强制性的特征。在合同的不同阶段违反附随义务应分别承担不同性质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2.
不安抗辩权是《合同法》立法统一后确立的一项全新的合同制度。对于避免合同风险 ,保证合同交易的安全与公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不安抗辩权的构成要件及其行使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附随义务理论自近代产生以来,经过不断的发展,已成为现代合同法理论中的重要内容。附随义务在合同法领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成为重要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彩票合同是一种典型的格式合同。在彩票合同关系中,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主要取决于事前制定的合同条款的具体规定。合同当事人不应享有合同规定之外的权利,这是合同内容特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论教育欺诈     
教育欺诈的出现造成了社会诚信危机,阻碍了受教育者的成长,损害了名校自身的品牌。教育欺诈是依托名校追逐金钱和教育市场不规范的产物。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管理监督,政策上禁止民办教育不规范的问题并加强教育公益性的导向,同时名校自身也不应急功近利。  相似文献   

6.
关于欺诈行为和广告欺诈行为的概念,我国法学界以最高人民法院地的司法解释为依据,采取“四要素说”。其实,“四要素说”是很值得商榷的。应该认为,只要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欺诈的故意,有欺诈目的,客观上实施了广告欺诈行为,并可能使消费者形成错误的消费癃,便可以构成广告欺诈行为。要准确把握广告欺诈行为的概念,还必须弄清广告活动中正当的夸张手法,欺诈性广告与引人误解的广告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冯楚 《培训与研究》2010,(11):73-75,135
百余年来,学界对信赖利益的广泛争论一直未达成共识.从起源来看,大陆法系的信赖利益保护的法理基础是耶林的缔约过失理论,英美法系信赖利益保护的法理基础是富勒和帕迪尤提出的"信赖利益".两大法系都通过立法对信赖利益进行保护.我国应系统地借鉴他们的理论体系,联系实际,进一步完善合同法上的信赖利益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8.
附随义务作为一个法律用语,在各国民事立法中尚无明确概念,但在合同法领域却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于是,附随义务的产生依据,它与合同义务、给付义务的关系,它的涵义和价值目标等便值得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缔约过失责任与合同成立与否以及合同的效力状态并无关系。在因欺诈行为导致合同不成立或合同无效、被撤销,乃至合同成立并有效存在的情形,受欺诈方均可以要求在缔约阶段实施欺诈行为并导致其遭受损失的缔约方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否认合同有效情形下缔约过失责任适用的可能性,并无正当性。对于合同有效情形下缔约过失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以损害赔偿为主,受欺诈方也可以请求法院调整合同价款。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经济合同的签订中,存在一定的被欺诈风险,并且欺诈手段隐蔽,法律维权困难。所以我们要对经济合同中存在的欺诈行为有深入的了解,熟知经济合同中欺诈行为的特征,并在实践中予以有效防范。本文主要介绍了经济合同中欺诈的概念和欺诈行为的特征。并对如何防范经济合同的欺诈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刑法修正案(六)》规定了信用证欺诈罪,与刑法第195条信用证诈骗罪相比较,二罪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的主观方面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本文结合信用证业务独特的性质,通过对假冒信用证、开立软条款信用证、使用伪造的单据等手段的分析,对信用证欺诈罪主观方面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12.
信用证欺诈是民事欺诈在信用证领域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导致信用证欺诈的主要原因是信用证法律制度的抽象独立性原则,此外,低风险高回报的利益驱使以及单据格式的不统一都可诱发欺诈的产生。按欺诈的主体不同可将其分为:受益人欺诈、开证申请人欺诈、开证申请人与开证行共同欺诈、开证申请人和受益人共同欺诈、受益人和承运人共同欺诈。对信用证欺诈问题的规制,可以分为事后与事前两种方法,以确保交易安全。  相似文献   

13.
附随义务是基于诚实信用原则或者合同的目的、性质和交易习惯产生的协助、保密、通知等义务。在合同法中,附随义务面对两大困境:一是附随义务的法条规制具有混乱性,二是保护义务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4.
合同法是调整合同关系的法律。合同法所规范的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所以合同法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一种私法关系。税法是调整国家与社会成员在征纳税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纳税秩序,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合法权益的法律规范总称,是国家税务机关依法征税,一切纳税单位和个人依法纳税的行为规范。可见税法的主体是不平等的,一方是国家,另一方是单位与个人,税法调整的是一种公法关系。本来合同法体现任意性,税法体现强制性,井水不犯河水…  相似文献   

15.
诚信原则系民法吸收道德观念的结果,是自然法的衡平和正义理念在民法制定和实施中的体现。它主要起源和运用于合同法领域。我国新合同法第一次对诚信原则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规定。本文论述了新合同法中由诚信原则所产生的合同订立过程中的先合同义务、合同履行时的附随义务、合同终止后的后合同义务及其与合同解释的关系,认为诚信原则必将对新合同法的实施产生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劳动合同法在其立法背景、立法过程和法律条文中都渗透体现着人文关怀的精神。劳动合同法所体现的这种精神,重点在于对劳动关系中弱势群体的关注,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合同法中的附随义务是指合同关系发展过程中及合同关系终止后的一定时期,法律既无明确规定,当事人也无明确约定,为维护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应负担给付义务以外的义务。文章对附随义务的内涵、特征、主要形态加以论述,以期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附随义务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合同法》的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是维护市场交易秩序的最高指导原则。依据《合同法》关于无效合同的范围、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代位权和撤销权的规定,《合同法》在鼓励交易、保障交易安全、保证债权的实现以及保护善意相对人的信赖利益和既得利益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债权责任的财产化和财产责任的限定性,罗马法在债权效力上突破了相对性。裁判官根据保障债权人经济利益的需要,对债务人处分财产的自由予以了必要的限制,在界定对债权人欺诈之内涵的同时,以告示的形式赋予债权人对欺诈债权人的行为享有撤销请求权,并充分注意到有限责任主体可能滥用特有产制度,创设了诉讼转化机制,追究连带责任来加重滥用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可预见性规则是多数国家和有关国际法律文件用来限制违约方赔偿责任的基本手段.在考虑损失的可预见性的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影响着法官的判断,比如合同的价金等因素.可预见性规则与相当因果关系说在实际操作的结果上非常接近.我国《合同法》第113条第一款应将损害分为“通常损害”与“特别损害”,并增加下述内容:如果损害是因为违约方的欺诈行为所致,那么即使在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违约方也要对损害加以赔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