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的激励与激励编辑的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从事的是文化选择、文化传播和文化积累的创造性精神生产活动,编辑实践活动的特质使得编辑的劳动具有隐含性、复杂性和难于度量等特点。正是编辑劳动的这些特点,为编辑管理带来了许多困惑。倘若管理得太死,可能压制编辑的主观能动性,窒息编辑的创造活力;如果管理过于松懈,有可能导致人浮于事,吃“大锅饭”的现象。建立什么样的编辑管理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编辑潜能,调动编辑的积极性,激发编辑的创造性呢?在我看来,惟有以人为本,建立以激励为核心的编辑管理制度。一、有效的激励是激发编辑潜能的催化剂相对而言,编辑的学…  相似文献   

2.
编辑工作的重要性虽然渐为人知,但编辑工作的隐匿性却注定了编辑生涯的冷淡和寂寞。历代编辑为知识积累和学术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翻遍学术史,却“人间原未有斯人”。少数几位让人记住了名字的编辑,不是因为编书,而是  相似文献   

3.
论广告编辑的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军 《新闻界》2006,(5):118-119
编辑活动是以创造符号媒介为手段,以传播讯息为目的,以缔造文化教育结构为成果的三条原理统一运作过程。广告编辑作为编辑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要遵循编辑活动中的“信息整合”、“符号再现”、“中介过滤”的基本要求。但广告编辑作为一种新兴的表现形态,其关注的主体和运作模式与传统的编辑活动已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4.
【摘要】丁玲是作家,也是编辑大家,编辑生涯跨越半个世纪。其“扶植新秀,海纳百川;以笔作枪,为文学而文学;团结作者,为人民服务”的编辑思想更是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5.
鲁迅与编辑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主持创办过7家出版社,编辑过20多种报刊、80多种图书。在长达30多年的文化传播生涯中,他严于律己,兢兢业业,恪守编辑职业道德,为我们作出了典范。从他散落在书信、日记、序跋、编校后记、书评和书刊广告里有关编辑工作的零星论述中,我们可以非常真切地体验到他那高尚、完美、崇高的编辑道德。  相似文献   

6.
我的编辑生涯,是随着农村文化月刊《垦春泥》的筹创而开始的,至今未曾改换门庭。人们习惯于用“一步一个脚印”来比喻已经走过的历程,我总觉得这话用来反映我们农村期刊编辑走过的道路还不够形象、确切。单有脚印,可以想象为:挺胸凸肚、四平八稳地往前跨大步,神情潇洒、步伐铿锵。我们农村期刊编辑的行姿没有如此威风,道路也不那样宽阔、平坦,经常步入前人未至之境,往往需要动手开辟新道路,因  相似文献   

7.
新形势下,书业生态急剧变化,被“卷”入时代洪流的童书编辑需要积极地拥抱变化,努力成长为复合型编辑;需要用判断力、策划力、说服力挖掘好内容,以旺盛的好奇心和好学心来关注技术革新、提高业务水平;需要通过自身积累和分享传播代替自卷和内耗,进而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8.
做好编辑工作 ,既不是高不可攀的事 ,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用心领悟 ,仔细揣摩。笔者联系老一辈编辑出版家的编辑生涯 ,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 ,认为做好编辑工作应具备四个基本条件。一支可靠的作者队伍“作者是出版社的衣食父母。”这句话含意深刻 ,耐人寻味。作为一个有远见卓识的编辑 ,无不注重作者队伍的建设。老一辈的编辑出版家 ,如鲁迅、邹韬奋及现在健在的一些老同志 ,在他们身边 ,都有一大批著名作者和一批经过他们扶植起来的新秀。他们和作者是好友、是知己。为了出好书 ,每当他们策划一个选题的同时 ,也就想到了…  相似文献   

9.
编辑工作是一项高层次的文化工作,它不仅要采集和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要和作者一起,创造新文化,积累和传播新文化.这是一项光荣而又艰苦的工作.要把这项工作做好,编辑人员除了应当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道德素养外,还应当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本文将联系编辑工作实际,力图从文化素养的角度为编辑这个角色勾画出一个较为完整的形象.  相似文献   

10.
编辑工作是一项典型的脑力劳动.其工作复杂性、艰巨性和无私奉献、为人作嫁的特征已为社会所公认。而编辑工作的全过程都充满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劳动亦是显而易见,但有些同志对此认识不足,认为创造是对作者而言.编辑工作就是“剪刀加浆糊”,进行一些技术性加工处理,谈不上创造。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1.
如何把地市党报办得更加贴近“三农”?如何更好地为“三农”服务?这是报纸编辑人员的根本职责,同时也是检验编辑人员素质高低的关键。多年的编辑生涯,笔者从中感受到不少酸甜苦辣,就因为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心中怀着那份永恒的“三农”情愫。编辑组织什么稿件,撰写什么文章,这恐怕是编辑要经常思考的事情,才能体现在为“三农”服务的主题上,也才能解决写什么为“三农”的问题。笔者认为,“三农”报道要把握住这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12.
教材作为知识的积累与传播,作为各种教学改革成果的体现与落实,直接担负善培养下一代、教育下一代的重任,而教材编辑的素质则直接影响到教材质量的高低.因此,教材编辑除了要具备与一般编辑人员相同的素质外.还应根据教材这种专门图书的特点具备一些特有的素质。  相似文献   

13.
陈静梅 《编辑之友》2013,(1):112-115
编辑与出版实践活动伴随了鲁迅一生,其核心理念是思想启蒙意识,体现在三个方面:甘做培育文化泥土的苦工、培养有为青年、创造新文化图像艺术。这不仅为今天更深入地理解鲁迅思想和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角度,且其中所蕴含的强烈的主体意识与历史责任感,也为当下思考编辑者的角色与功能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4.
鲁迅先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作为一代文学大师,他不仅创作了大量的名篇巨制,而且还编辑过许多影响后人的期刊和文集。经他编辑过的刊物《译文》、《文学》、《莽原》、《奔流》、《语丝》、作家文集和美术画册等,都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本文从一名编辑的角度,对鲁迅的编辑理念与编辑实践做一探讨。鲁迅的编辑理念,与他的思想是密切相关的:他身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与封建礼教与黑暗制度以及殖民主义者作着殊死的斗争;他在黑暗中呼喊人性解放,主张个性张扬,深切地关怀着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并做着…  相似文献   

15.
媒介融合的传播生态给新闻传播业带来了深刻变革,编辑作为新闻报道的基础性工作,不可避免受到众多冲击,需要通过转型来应对挑战.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编辑的三个态势,包括积累式、结构化和智能化.总结了应对这种新趋势编辑需梳理的理念,包括新闻产品、敏捷迭代、信息可视、故事驱动、多屏发布、对等协作和项目管理七个理念.  相似文献   

16.
书刊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播、积累和不断创新的载体和工具,其生产的基本形式(流程)是创作———编辑———印刷,好的稿件虽然是提供精品书刊的基础,印制是提供精品书刊的保障,但编辑过程辐射和联结着创作和印制两个环节。在作者———编辑———读者的链条中,编辑居于中间环节,是连接作者和读者的纽带和桥梁,起着传递、传播信息的作用。从本质上说编辑是为其连接的两极———信息的生产者与信息的接收者(作者和读者)服务的。2001年第6期在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不再是工具而是知识,因而可以…  相似文献   

17.
施拉姆说:“仔细地注意一下,传播不是全部(甚至大部分不是)通过言词进行的。一个姿势、一种面部表情、声调类型、响亮程度、一个强调语气、一次接吻、把手搭在肩上、理发或不理发、八角形的停车标志牌,这一切都携带着信息。”在符号学之父索绪尔的研究中,符号事实上被他划分为两大类,即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是指除语言之外的其他所有传播信息的符号。报纸传播信息可以通过语言符号也可以通过非语言符号。编辑符号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简单的编辑符号,通常指编辑记号,如校改符号。一类是较为复杂的编辑符号,这类符号大…  相似文献   

18.
文摘三题     
罗新 《编辑之友》1995,(3):42-44
文摘三题罗新【重庆】在十年的文摘编辑生涯中,我先后参与过责任编辑、栏目编辑和复审工作。回想起来,有艰辛,也有欢愉。现以《文摘三题》为题,谈谈个人之见,以请教于前辈和同行。选摘也是一种创造文摘编辑工作,离不开“选”和“摘”。这究竟是一项什么样的工作?我...  相似文献   

19.
曾几何时,刊界一度盛行崇“名”、惟“名”,即举凡新办杂志均需要“名家”的手笔描摹前程,需要“专家”的文字显示威仪,需要“大家”的言谈展示气度。需要“评论家”的语录体现专深。否则,就只能默默无闻,不是半途而废,就是潦倒穷年。 是凡以编辑期刊作为生涯的人,绝大多数都有惟“名”惟“专”的经历,并将这种颇有些“势利化”的理论奉为圭臬,小心翼翼地维护着它,殚思竭虑地贯彻着它,把发表名人、专家的文字视为一种编辑理念,义无返顾地追求,煞费苦心地实践。  相似文献   

20.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辉煌璀璨的多元文明。以文化传播的目的,对人类创造和积累的文明成果进行选择、加工、传播,构成了编辑活动的基本逻辑,编辑作为一项工作应运而生,并成为传承人类文明、延续民族记忆不可或缺、不能替代的中坚力量。今天,职业化的编辑活动处在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编辑人才成为出版企业的核心资源,支撑着出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著名出版理论家刘杲先生曾在《中国编辑》杂志的发刊词中,用铿锵有力的论断,道出了中国编辑的精神力量,“中国编辑,是我们的名字,我们的岗位,我们的荣誉,我们的责任。身为中国编辑,我们深知责任重大。振兴中华离不开出版,繁荣出版离不开编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