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体系列实验仪的特点是其多功能性。用它可完成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系列气体实验,如氢氯光化反应,合成盐酸、氨气,氨催化氧化反应,气体系列性质实验等一系列复杂实验;还可以代替启普发生器,既可控制气体产生的流量,还可进行加热制取气体和(液一液)反应制取气体;结构简单,应用范围广;用药量少,实验效果显著。可直接用于教师课堂教学,也可用于学生第二课堂实验,是中学化学实验中理想的多功能气体系列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2.
利用分液漏斗的"结构"与"功能"优势,巧做"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实验,具有操作便捷、现象明显、实用性强等优点。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科学创新与探究精神,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第56页,讲解氢氧化钠溶液跟二氧化碳反应,但教材中没有配套的演示实验,这对学习理解这一化学反应原理造成一定的困难,以致学生缺乏感性认识。为此我构思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4.
在教材常见的酸碱单元中,以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碱性物质为例,介绍了碱性物质的化学性质。在教学中为了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用固体氢氧化钠粉末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5.
NH3的喷泉实验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课本实验装置来进行喷泉实验,需要事先收集好氨气,这不利于学生掌握氨气的制取,而且事先收集到的氨气可能外逸,从而导致实验效果不好,甚至失败。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对氨气的喷泉实验进行了以下改进。(1)实验装置图(见图1)图1(2)实验用品塑料瓶(矿泉水瓶或可乐瓶)、小试管、橡皮筋、尖嘴玻璃管、短玻璃导管、烧瓶、橡胶管、橡皮塞(双孔两个);浓氨水、氢氧化钠固体(或生石灰)、酚酞溶液、水。(3)实验原理利用浓氨水的挥发性,在浓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或生石灰)后,氢氧化钠固体(或生石灰)溶于浓氨水中放出热量,加速了浓氨水的挥发,迅速放…  相似文献   

6.
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2章第3节关于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会发现,需要的二氧化碳的量比较多(特别是性质实验)。由于制取时用的是稀盐酸,而不能用浓盐酸(否则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所以反应进  相似文献   

7.
钠与水反应制取氢气的实验是高一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它既有教师演示实验,又有学生分组实验。现行教材中的实验装置是用铝箔包住金属钠,并在铝箔上刺些小孔,用镊子夹住,放在盛满水的试管口下面,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虽然装置比较安伞可靠,但操作较繁琐,有时也排不出气体,有时排出的气体不能全部进入试管。下面设计一种实验方案,是将钠跟水反应的喷泉实验、钠  相似文献   

8.
电石跟水反应制取乙炔的实验,不论把水滴入电石或者把电石投入水中,反应都很激烈,且产生大量泡沫冒出。一颗电石投入水中一下子就反应完,反应很难控制。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有些资料介绍,把水改为饱和食盐水。把电石投入饱和食盐水反应稍为缓慢,但仍有泡沫产生,还不够理想。我把电石跟1:1酒精溶液反应制取乙炔,反应很缓慢,没有泡沫产生,产生乙炔气体很平稳。将一颗约0.5克电石投入1:1酒精溶液,产生的乙炔气体通入紫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通入溴水,溴水褪色。换上尖嘴导管点燃乙炔气体,能安静燃烧约十分钟。效果很好。为什么电…  相似文献   

9.
简易封闭贮气式气体发生装置的自制与应用福建寿宁一中陈涌生在化学教学中,经常要进行演示某些气体性质的实验。由于临时制气的速度太慢,通常应提前制取收集在集气瓶里备用。这样既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准备,携带又很不方便,若盖玻片与集气瓶口的密封性不好,贮存在瓶里的...  相似文献   

10.
1 简易的气体发生器(1 )制取氢气、二氧化碳气体实验用品 :干燥管、广口瓶、导管、橡皮管、单孔橡皮塞、止水夹、小玻璃珠、锌粒、稀硫酸 (或碳酸钙、稀盐酸 )操作方法 :在干燥管的细口内放一粒玻璃珠 ,再放入少量锌粒 (或碳酸钙 ) ,塞好单孔橡皮塞。在广口瓶内加入稀硫酸 (或稀盐酸 ) ,将上述干燥管放入广口瓶内 ,使酸液恰好浸没锌粒 (或碳酸钙 )为止 ,立即产生大量氢气 (或二氧化碳气体 )如图 1a,若不用时 ,则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 ,反应便会自动停止 ,效果很好。装置特点 :此装置与启普发生器的原理相同 ,但装置简单 ,使用方便。反应物用…  相似文献   

11.
一、制取NO和NO_2实验的改进 用硝酸和铜片制取的NO和NO_2是大气污染物,硝酸蒸汽也有毒。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达到实验现象明显,用药量少,便于控制,减少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使用医用材料对传统的实验室收集气体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并以双氧水制取氧气为例把本套改进的微型装置与现有微型装置作了对比和分析。通过该项实验改进可以增强师生的创新理念,节省实验经费。  相似文献   

13.
高中化学第二册介绍了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溶液的方法来制取烧碱、氯气和氢气,及立式隔膜电解槽的结构.由于2605型食盐水电解槽在三类学校不予配备,只能利用课本41页图1—13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进行实验,以致在阴极上生成的气体不能检验,因而单靠这一演示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如果设法将阴极上生成的气体收集起来,经检验能证明它确是氢气,那么就可以说明工业上用电解食盐水法制取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的原理了.基于这一思想,我们在前述装置的基础上作了一些改进,制成了电解食盐水演示器.  相似文献   

14.
用高一教科书上制取氯气的装置来制取氯气和演示氯气性质的实验弊病较多: 1.制取氯气和演示氯气的性质实验时,需收集好几瓶氯气才能完成演示实验,每当换瓶时氯气会扩散出来,污染空气,对师生的健康危害极大。 2.用MnO_2与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氯气,温度稍高时制出的氯气便不纯,有氯化氢气体混入,影响实验效果。 3.在演示次氯酸使色布褪色的实验时,还要把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搬到教室,很不方便。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经常要使用象石灰水、氢氧化钠、碳酸钠等易被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污染变质的碱性溶液,也要使用象氢硫酸及其盐、亚硫酸及其盐、亚铁盐等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的还原性溶液。这些溶液都不能在空气中久置。即使贮存在试剂瓶中,往往也因瓶口密封不严而变质失效。现用现配虽可减少在空气中的放置时间,但很麻烦,又不经济,满足不了学生实验的需求,而且象石灰水这样的溶液,还不能现配现用,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澄清或过滤后才能使用。为此,笔者设计制作了"气液双封贮液器"装置,现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一、仪器简图如图1所示。二、制…  相似文献   

16.
二、演示项目 1.钠跟水的反应 将玻璃管竖立在盛有水的烧杯里,往管内投入一小粒钠,立即塞紧橡皮塞。可以看到钠熔成小球。沿着玻璃管内壁旋转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气体(氢气)。松开弹簧夹,可以收集到氢气。反应完毕,取下橡皮塞,往玻璃管内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管内溶液呈红色(NaOH生成)。 2.NO气体的收集及氧化 将玻璃管竖立在盛有稀氢氧化钠溶液(除去NO_2)的烧杯里,塞紧橡皮塞。用洗耳球吸取满  相似文献   

17.
高一化学课本上第一章红磷在氯气中燃烧实验存在如下缺点 :1.操作复杂 :此方法需制取氯气、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把燃烧匙移入盛氯气的集气瓶中三步操作 ,每步操作必须干净利落 ,否则要花费大量时间。2 .由于实验过程中有氯气逸出 ,造成环境污染。3.不能控制红磷与氯气的反应速度。为了克服上述弊端 ,现对本实验做如下改进 :一、实验装置1 .平底烧瓶  2 .内吸有浓盐酸的胶头滴管3.内盛少量红磷的燃烧匙  4.高锰酸钾晶体5 .氢氧化钠溶液  6 .烧杯  7.水止夹二、实验操作及现象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 .氯气的制取 :把胶头滴管内的部分浓盐…  相似文献   

18.
用联合装置分别制取多种气体的方法福建省龙岩四中苏首宾实验室通常制取气体的装置,可归纳为:1.固体与固体反应,需要加热。如制取O2、NH3、CH4等。2.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如制取H2、CO2、H2S、SO2、C2H2等。3.液体与液体反应,固体...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第十册《二氧化碳》一课的实验,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知道二氧化碳是无色、透明的气体,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书中的三个实验要力求准确,操作稍有疏忽,都会影响实验效果。例如实验一:二氧化碳的制取。在一个瓶里放入一些碱的粉末,倒入一点水,使其湿润,再倒入一些醋,瓶里就会产生二氧化碳。大家都知道许多农村小学只能买到料醋,由于各地料醋品种不同,以及质量的差异在实验时多少会影响制取的效果。实验二:由于二氧化碳和空气都是无色、透明的气体,无法看到二氧化碳能像倒水一样“流入”杯…  相似文献   

20.
1教具装置图(见图1)2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可以使管内外气态物质的流动顺畅;不用提前制取气体,在完成气体制取的同时进行其性质实验,能有效地防止气体逸散;因为有收集(吸收)尾气装置,所以实验不受场地限制(可用于普通教室);装置简单,操作简便,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