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行政诉讼中没有调解制度,笔者通过对我国与域外行政诉讼调解理论与实践方面现状的考察,然后对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建立与否的争论分析后,表明赞成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最终提出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在理论与现实基础方面建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中的调解制度以及域外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比较,阐明了建构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必要性,进而对建构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进行思考,目的在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行政诉讼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3.
行政诉讼调解在审判实践中大量存在,需要确立专门制度加以规范。行政权的非绝对不处分性为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设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是推进行政讼诉法制化进程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4.
在行政诉讼中设立调解制度,理论和实务界都基本达成共识,但如何构建行政诉讼调解制度仍然认识不一。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构建,应当把握“合意和解”界定原则、当事人自愿原则、合法性审查原则、严格时限原则、相关制度保障原则。  相似文献   

5.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这一制度设计在当时有一定的合理性,其初衷是在诉讼过程中对行政机关随意处分行政职权进行限制,体现的是国家权力制约理论中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行政诉讼法》实施多年来,学界从未停止过对我国能否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争论;实务上对行政诉讼进行调解也不在少数。这就造成了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实践游走在法律框架之外的困境。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的规定已经不符合客观现实的要求,调解在行政诉讼中具有客观存在的价值基础。对行政诉讼中适用调解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进行分析,以期彰显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行政诉讼和解制度的大量应用,有学者提出了建立行政诉讼的调解制度。但是笔者认为,国外没有可以借鉴的相关经验,同时在我国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在理论上不符合行政诉讼的目的,不符合公权力不可处分的理论;在实践中不利于法院的独立和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无端加重了法院负担,使原本脆弱的行政诉讼更加不能令人信服。因此,笔者认为我国不应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除了赔偿案件,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但实践中大量的行政案件仍然是以调解方式或者变相调解的方式结案的。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缺失也暴露出不少问题。随着行政诉讼法修正草案的一次次审议,调解制度有望在我国逐步建立起来。文章以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行政诉讼案件为调研对象,对行政诉讼调解的可操作性和基本法律制度构建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在对行政诉讼建立调解制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主张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确立顺应了构建和谐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多元化的要求,并结合《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就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具体设计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在新形势下,行政诉讼中的调解制度对于转变行政审判理念、实践"和谐诉讼模式",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监督和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当前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的理论依据与建立调解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的对比分析,对构建行政诉讼调解制度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将调解制度引入到行政诉讼中是个必要且可行的制度。行政诉讼解决纠纷的目的,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和行政诉讼当事人法律地位的平等为该项制度的确立提供了现实基础。调解在行政诉讼中适用范围和具体制度的设计使这项制度更具有生命力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