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师运用情感教育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性,然后指出了高职院校教师运用情感教育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高职院校教师运用情感教育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打造"五性"融合的教师队伍、有效抓好"三段教育衔接"、着力促进"三个职能转变"、丰富教师情感教育内容、提高教师情感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2.
现在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大多是采用面谈的方式。但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在面谈的过程中,有时教师言之谆谆,学生却听之藐藐;有时教师三令五申,学生却无动于衷;有时开始出于“友好交谈”,最后却以充满“惩罚色彩”而告终。于是,我们的老师便深感现在的学生难教,师生关系也时常搞得剑拔弩张。  相似文献   

3.
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纵然有十条八条教育方法,但是"说理"是最基本的教育方法。一个擅长说理的班主任,比起不具有这种能力的人来,就具备了更加优越的条件,就更有可能教育好学生。长于说理,重在说服人,感召人。有时,同一种思想,这么说对方就愿意听;那样说,对方就听不进去。因此,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要提高"说理"的艺术性。一、教师的说服并不总是有效的,有时会产生障碍首先是语言障碍。教师的说服一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一门艺术,掌握好这门艺术,可以让每位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尊重,特长得到发展,在和谐平等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如果什么事情都“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尽在学生预料之中,有时效果不一定很好。教育无痕,教无定法,为了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教师有时不妨打破学生的心理预期,来个“反其道而行之”。  相似文献   

5.
1对有效教学的理解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对有效教学的理解是:①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即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其次,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再次强调“合作性”教育。②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它要求教师有时问和效益的观念。  相似文献   

6.
现实中,一些课堂热闹非凡,杂乱无章,教师常常不知所措,学生亦是玩乐有余而收获甚微。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需要的是教育智慧。一、教育智慧,能够在变动不已的课堂中发现、判断、整合有价值的信息课堂上学生有时会提出的一些猝不及防的问题,有时的确会把教师、同学问蒙了。提出这  相似文献   

7.
教师如何开展品格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有责任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品格教育。开展品格教育,不能仅仅依靠直接的品格教育课程,更要把品格教育整合进所有课程,融入班级建设之中。具体来看,品格教育可通过良好团体建设、角色扮演、品格讨论、社区服务学习与小组学习等方式进行。开展品格教育,教师要树立积极的教育观,立足学生实际,制订可行计划,争取各方面支持,并且要调动学生的自觉反思与发展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提倡"把我们的教育隐蔽起来."现代教育要求淡化教育痕迹,要求教师丢开说教、批评、命令,更多地要倾听、接纳、感化、诱导或是唤醒、鼓励.教师的一言一行皆育人,有时我们并未意识到在教育学生,而学生却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影响.  相似文献   

9.
经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学生听不进自己的批评劝告,甚至采用过激的方法去处罚他也收效甚微,以至最终弃之不顾,放任自流。其实原因并非全在学生身上,有时与教师的批评方式不当,教育缺乏艺术性有很大关系。教师对学生若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就会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一堵无形的墙,把教师和学生隔离开来。学生会时时、事事、处处向教师设防,把教师对自己的批评教育当作故意刁难和过不去,并产生一种逃避、不满、厌烦、冷漠的心态。这种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严重阻碍和影响了教育效果,甚至会产生负效应。  相似文献   

10.
以Y大学教师教育双学位的215名学生和12名教师为调查对象,了解他们对教师教育双学位教育实践过程中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要素的认识和看法。通过对研究结果分析,认为:确立教育实践性课程地位,明确教育实践性课程目标;构筑专业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精心设计实践性课程内容;深化教育信息技术与实践课程整合,构建在线教育实践平台;树立科学合理评价观念,实施教育实践电子档案袋评价是其有效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所谓教育机智是指教师能及时敏锐地察觉学生的各种变化,特别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果断采取灵活有效的教育措施恰当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教育机智是教师高度智慧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统一。智慧性提示了教师能巧妙、精确、发人深省地给人以引导、启示和教育。灵活性反映了教师能随机应变、敏捷、果断地处理问题。因此,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信息技术教师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2.
靳红娟 《中国德育》2007,(12):45-45
对于违纪犯错的学生,教师予以惩罚,可使其铭记教训,更好地成长。然而现实中,教师惩罚学生的结果却往往是越惩罚越糟糕。究其原因,往往是由于惩罚不理性所致。教师不理性惩罚学生主要表现在:一些教师对学生教育乏力,一旦对学生说教无效,无计可施,就以惩罚来"结束战斗";一些缺乏道德素养的教师惩罚学生,有时不是出于教育的需要,而是为了发泄个人私愤;还有一些教师对教育学生缺乏耐心,不问青红皂白,一罚了之,既省时又省力。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和思想境界的集中体现,也是学生吸取知识、发展能力和彰显个性的主渠道。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总想在短时间内运用一定的方法、技巧使知识得以转换,学生的能力得以发展,师生的情感得以升华,然而,在教育实践中,担当“传道、授业、解惑”职责的教师却时常身陷困境,遭遇尴尬。有时讲解正入角色并陶醉于自我喝采时,突然从教室中“飞出欢乐的歌”;有时教师良苦说教、善意疏导却引发了学生“风风火火”的顶撞行为。对此,教师如何平抑“气愤”,合理导控,这对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和思想境界的集中体现,也是学生吸取知识、发展能力和彰显个性的主渠道.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总想在短时间内运用一定的方法技巧使知识得以转换,学生的能力得以发展,师生的情感得以升华.然而,在教育实践中,担当"传道、授业、解惑"职责的教师却时常身陷困境,遭遇尴尬.有时讲解正入角色并陶醉于自我喝采时,突然从课室中"飞出欢乐的歌";有时教师良苦说教、善意疏导却引发了学生"风风火火"的顶撞行为.对此,教师如何平抑心理"气愤",合理导控,这对图获良好的教育效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教师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信任、态度等对学生的学习及成长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教师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影响力,可以改变学生的人生;教师可以凭借角色赋予的教育影响源,改变学生的人生;教师需要通过丰富有效的教育途径,实现改变学生的人生。  相似文献   

16.
对学生进行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心任务之一,尤其是对顽疾学生的教育更是需要班主任老师动一番脑筋、费一番心思来沟通、来疏导、来引导,帮助他们回归常态的成长状态。如何使教育更有效。对学生真正有所帮助,这还需要老师耐心再耐心,有时候,教育是需要等待的。任何的急于求成的做法。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有时甚至于会造成反面的影响,这样的教育结果不但对学生无益。对于教师的职业生涯也许会留下挥之不去的遗憾。  相似文献   

17.
一、什么是教师威信在现实生活中,时常可以听到一些教师这样抱怨:“我们班学生越来越不听话了,你说他一句,他项你两句,好像觉得他有理。”“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没大没小,我有时管教他,他还说这个你不懂,有时真的很生气。”诸如此类反映出来的缺失教育效果问题,仔细推敲起来,根本原因就是教师在学生面前缺失威信,这样教师的教育效果一定不会好。由此可见,教师具有威信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条件。马卡连柯指出:“威信本身的意义在于它不要求任何的论证,在于它是一种不可怀疑的长者的尊严,他的力量和价值。”教师的威信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一种积极的、肯定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8.
汤亚宗 《语文天地》2011,(10):35-38
传统的教育体系基本是一种师本的教育体系,也就是一切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注重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学生没有成为真正意义的学习主体。过去我们也有人认为教师好教就是学生好学,然而现实表明两者并不等价,而且有时甚至还对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相似文献   

19.
1.引言 师源性心理伤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很大影响。其实,教师对学生造成的某些心理伤害,大体分为两类:一是无意伤害,二是有意伤害。而前者指教师有时不经意说的话、开的玩笑、变换的脸色等,给学生的心灵带来的某些压抑感和不快情绪;后者指有些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心理施加压力,对学生的过失实施惩罚而造成的心理伤害。因此,认真分析教师对学生心理伤害的表现、危害及其预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以教师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已成为数学教育的一个新热点;而影响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创新精神。本人结合日常教学谈谈教师的创新精神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影响。一、学生的创新意识离不开教师的诱导创新教育突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和思维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地去进行探索,大胆地突破各种已有的条条框框束缚。教师的诱导是学生创新活动得以延续的保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常常有许多新奇的想法和思路,但往往不够完美,有时还显得很幼稚。教师不应早早地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