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启蒙作为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内容,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近代以降我们历经甲午战后的救亡启蒙;紧接着是清末民初的多方位启蒙;再后来出现了"五四"新文化时期的全面启蒙;改革开放后又重现了大范围的启蒙。这些启蒙运动均以西方文化来启蒙中国文化为主旨,并拥有视西方文化为先进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则为落后文化的先入为主之观念,最后导致中国传统被破坏殆尽。然西方文化或因为不能尽服国人或因为很难本土化而难以在中国落地生根,同时由于近代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之不足乃至误解等原因从而出现中国式的西方文化。但这些西方文化或者中国式西方文化却成为中国人争相追求的目标,因而国人又重新陷入了西方文化的束缚中而不能自拔,再一次被西方文化所禁锢。这些情况使中国在获得现代化成果的同时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的过程在可见的将来是不会转向的。中国人以高呼“我们胜利了!”的热情来主办西方文化的、同时又是被全球化了的节日——奥运会,从这种变化了节日感(可简称为“变节”)中也可见文化走向之一斑。我用四个衡量文化生命力的标准——传承的团体、相应的社会结构、价值观对人的影响、独特话语的活力——来衡量,真的会有中国文化复兴的趋向吗?我很怀疑。即便看到一些表面的传统再现,它是真的还是利益集团的操纵所为?儒家与道家的传统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重估传统     
传统作为文化的积淀和生成,构成人的文化坐标。理解“传统”有两种可能的视野:在本体论意义上,传统塑造了一个民族的特定存在方式,可称之为“文化传统”;在知识论意义上,传统则充当被变革、被超越的对象,可称之为“传统文化”。对文化传统的自觉捍卫,其意义已超出了保守与激进之争。轻蔑传统,终将被历史所轻蔑。  相似文献   

4.
近日,北京大学教授李零在三联书店举行的“我们的经典”读书会上说:“孔子不是软实力,老子不是软实力,传统文化不能救中国。”“这不是针对哪一个人,而是针对近20年来的虚火中烧。”李零说,传统文化热、孔子热寄托了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大家希望扩大影响,让世界上的人更多的了解中国,这种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是这种心情被煽情蛊惑发展到狂热,适得其反,已经走到了反面。  相似文献   

5.
赛珍珠是美国人,却一生在中国生活了将近四十年。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她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主要表现在她对中国人的土地情结、家族制度、伦理道德观念及小说写作等方面的推崇。  相似文献   

6.
徐梓 《中国教师》2008,(9):13-13
<正>《中国教师》创刊5周年之日,也是我为她的"教海钩沉"写作届满1年之时。我与《中国教师》的结缘,是因为主编劳凯声教授盛情邀约我为"教海钩沉"专栏撰稿。当时他叮咛最殷的是,希望通过这个栏目,向广大教师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教育的知识,以提升广大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7.
杨玄章 《大学生》2013,(8):54-56
正"甲方虐我千百遍,我待甲方如初恋",很多人从网络上这句调侃的话,就断定甲方的工作肯定是比乙方的好。网络上盛传在甲方什么都不用做,只要指挥乙方完成工作就好了;乙方则不同,要伺候甲方,要忍受甲方的百般刁难。再加上中国传统文化中信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总认为处在产业链上游的甲方工作,可以更多地处于"治人"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国民公德论     
主持人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礼仪之邦,德行修养曾经被视为最重要的素养,"以德为先,德行天下"远胜于其他。然而,当今社会,一些人无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义廉耻,百无禁忌,损人利己,底线仅仅是不触犯法律却不介意丑陋。难道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只有在典籍上传承?公民素质是社会文明的基础,一个人作为公民的素质何以长期徘徊谷底?  相似文献   

9.
人性问题是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教育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不同的人性假设,决定了对教育的不同理解.中国传统教育中对人性的假设存在几个基本的悖论,即非善即恶、儿童成人化、个性泛化、总体上的"人性善"和具体教育过程中的"人性恶"的悖论.这几个悖论使得中国传统教育损益参半,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教育的相对稳定发展,却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教育的发展.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应当注意克服悖论带来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正>一、教育背景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还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这体现出国家对传统民俗节日和传统文化的重视。然而当下却有很多人抱怨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了,节日的热闹和喜庆也因为禁放烟花爆竹而变味了。磕头祭祖更是被现在的年轻人嘲笑和不屑。然而,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日"则在商家的炒作下被一些年轻人盲目追捧,加上手机、电脑等互联网产品的消极影响,一部分中  相似文献   

11.
陈曦 《家教指南》2005,(6):20-21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孝”是爱的基础,一个人连一点孝心都没有,怎能去爱他人呢?而当今的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习惯着被人宠爱,却不知道怎样去爱别人,更谈不上孝敬了。但值得欣慰的是,当我引导孩子给妈妈洗脚时.孩子们虽然带着好奇的心情给妈妈开始进行孝的尝试,但他们却洗出了孝心和爱心,有了从未有过的体验。不难看出,这对每个孩子来说,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五千年的文化沉积已经使中国有了完整的思想体系和文化体系。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我们是受用不尽的。但是,现在有些人却盲目地抛弃民族文化,单纯地去追逐外来文化。我国政府对待文化提出了八字方针——古为今用,西为中用。重点和难点就落在了"用"上。怎样去理解这个用字,对中国当前的广告设计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以前是闭关自守,现在是彻底开放。这两个极端都是不能走的,没有学习就没有发展,没有特色就没有自我。"就我们中国而言,中华民族文化与艺术,不能得到继承和发展,那就是我们的失败。这种失败,不仅仅是我们一代人的问题,而是这一代人可能成为‘吃祖宗饭,造子孙孽’的败类。"对待传统文化和现代流行因素,应该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这种融入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在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说过:"一个受教育的人,依理说,必须了解固有文化,才能继往开来。否则,像无根之草,长不起来,也就说不上受教育。"这"固有文化"是什么?当然是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人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传统文化的集中荟萃,是文学宝库中的精品典范。学习文言文,就是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学好文言文,将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需要理论明确指出人的需要是构成人实践活动的原动力和原目的,需要也是在人与环境之间构建起价值关系的桥梁。马克思把人的需要分为三个层次: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全面发展需要。人在满足自身需要过程中,加剧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尤其是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人的享受需要获得极大满足的同时,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的需要也被异化。在此情况下,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九大将"美丽"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并列,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内容。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莫之命而常自然""和而不同"等观念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与马克思需要理论在内在价值上高度契合。新时代,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基于马克思需要理论,并在马克思提出的自然生态问题的社会化解决思路基础上,立足中国大地,扎根中华文化,提出的中国化方案。  相似文献   

15.
在历史上,中国传统文化对知识分子的影响力可分为"硬塑造"和"软塑造"两个方面.到五四时期,由于社会基本面的变革和传统文化的衰落,其中"硬塑造"的作用已基本消失,但"软塑造"的作用却顽强延续下来,其表征是传统文化先验地决定五四知识分子看待西学的思维逻辑和评判依据,其重要影响是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首个传播高潮.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对联一直有独特的魅力与个性,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别具一格的表达形式获得了很多人的青睐,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文化渐渐被人"冷落"。本文以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为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将对联融入语文教学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7.
过年放烟花     
<正>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中华传统文化—过年放烟花。除夕晚上,广场上挤满了人,是在干什么呢?哦,原来是在放烟花。我和妈妈来到广场,  相似文献   

18.
孝道漫谈     
笨子 《班主任之友》2007,(10):58-59
人老了弯腰弓背,手拄拐杖,老态龙钟,古人据此创造"孝"字──上老下子作服侍状。孝在《说文解字》中被释为"善事父母者"。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其踪迹可以寻觅到上古时期。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世界文化史上唯一经久不衰的文明发源地。在远古时代,中国文化就与埃及、巴比伦、印度文化并驾齐驱;在中古时代,中国文化就屹立于东方,与西方希腊罗马文化交相辉映;欧洲自中古以后,进入历史上所称的黑暗时代,而中国文化却在漫长的中世纪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到了近代,虽然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0.
民族服饰作为一个民族对外最直观的展示,是代表了一个民族自身形象与特征,是民族内涵最好的诠释.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汉族却因一定的历史原因失去自己民族服饰.而近些年来在恢复弘扬传统"汉服"的过程中,确出现了诸多问题,诸如近年来兴起的"唐装",其在某种意义上已被世人误认为是汉族传统服饰或中华民族传统民族服饰.而作为汉族传统服饰的"汉服"人们却了解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