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挫折,无所不在,而学生耐受挫折的能力可以说一代不如一代。本就挫折、耐挫能力的概念作了一定的阐释,指出了对培养耐挫能力的重要性,提出了相应的耐受挫折能力的措施,为广大学生、家长和教育工作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正确认识挫折,面对挫折,做到不灰心,不低头,不后退.坚韧不拔,敢于向挫折挑战,就能把挫折当作进步的阶石、成功的起点,从而不断取得进步.  相似文献   

3.
凡为教者都清楚:未来社会将是一个充满竞争,强手如林和复杂诱惑的时代,敢于冒险,勇于探索,善于竞争,富于创造,这是对未来人才的最基本要求。然而,这些品质的形成过程,又与人的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只要拥有健康的心理,就能充分协调自己的知、情、意、行,使之达到良好的,长期而稳固的社会适应状态,进而充分发挥本身的社会才能,获取理想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4.
苏成诚 《考试周刊》2013,(10):185-186
耐挫力应从小培养,一般而言,一个人年少时的心理品质与精神品质将影响到这个人一生的精神生活,因而学龄前的家长,在尽量满足孩子各需求的同时,同时应当让孩子接受一点挫折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耐挫力,这可是孩子一生伟大的财富。  相似文献   

5.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挫折教育不是新话题,古人对人的一生要受点挫折就很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学生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越来越多,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使他们具有良好健康的心理,亟待重视。培养耐挫能力是一种深刻的,影响其终身的、根本性的陶冶,小学  相似文献   

6.
在日常生活用语中 ,挫折一词是指挫败、阻挠、失意的意思。在中国古代 ,挫折一词最初用以说明兵家战争中失利的意思。如《后汉书》上有“北地营保 ,安乐观望。今遍域或全 ,虏兵挫折”的说法。在《管子》一书中则有“兵挫而地削”的说法。这里 ,挫指失败 ,折指折断 ,挫折一词常与挫败、挫伤等通用。在心理学中 ,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 ,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  相似文献   

7.
8.
9.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王教授曾对两万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32%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在报纸上我们不时地会看到中小学生因遇到学习或生活的挫折而轻生自杀,或亲手杀害自己的同学或亲人。这些恶性事件的发生,充分说明了学生的耐受挫折能力差,没有健康的心理,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表明在实施素质教育和“减负”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要对学生进行抗挫能力的教育。   如何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笔者认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  相似文献   

10.
现在的孩子大都缺乏抗挫折的能力。文章认为要善于发现孩子在活动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挫折。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幼儿正确认识挫折,利用榜样的作用和鼓励的方法增强幼儿的耐挫折能力,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12.
张艳艳 《教书育人》2000,(17):36-37
一段时间,浙江金华四中徐力同学因不堪忍受其母的“高压”学习压力,残忍杀害了自己的母亲。事情一经披露,引起全国上下一片哗然,尤其教育界人士,更是痛定思痛,深刻查找原因,教育行政部门纷纷采取措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些做法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及时的。但仔细思考,笔者认为这些都是从事物的外部作文章,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关键还应抓住事物的内因,即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抗挫折能力。 每个人在学习生活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比如早上很早起床去上学,没想到路上却遇到了交通阻塞而迟到,被老师批评…  相似文献   

13.
一、应正确理解挫折教育的含义 我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注意到挫折教育,并且 1994 年“六·一”前夕,当时的江泽民总书记给全国少先队员题词——“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青少年一代的殷切期望,也是给挫折教育提出了时代要求。到现在社会上已经有很多人注意到,并不同形式的对孩子实行了挫折教育。尽管这样,但何谓真正的挫折教育大多数人并不甚理解,关于挫折教育的准确含义,仍然缺乏普遍的共识。 有的人把挫折教育看成是“吃苦教育”,认为让孩子多吃点苦是应该的…  相似文献   

14.
耐挫能力,是成功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某一孩子耐挫能力的高低关系到他将来的发展与成就,某一民族儿童心理耐挫能力强弱则关系到一个民族未来的兴衰。因此,培养幼儿的耐挫能力,对今天的幼儿尤为重要。那么,我们应如何  相似文献   

15.
孩子从诞生起,许多家长,从祖辈到父辈就有这种思想:一切都为了孩子。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家长们为使孩子过得舒服些,自己不惜做出自我牺牲。人家有的,我的孩子也要有,不想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家长们这种奉献精神固然可佳,但是,事事包办代替无疑使孩子失去了自我锻炼和经历挫折的机会,形成了孩子们自高自大、唯我独尊的思想,从而也会形成一种攀比和依赖思想。事实证明,在家庭中对孩子实行挫折教育必不可少。挫折是追求的伙伴。追求总是有成功也有失败,而只有经历了一次次失败,才能体味到成功后的快乐。  相似文献   

16.
正确认识挫折:应让孩子认识到,挫折具有普遍性,挫折也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每一个人都会遇到。挫折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我们怎样认识它和对待它。面对挫折,能做到不灰心,不低头,不后退,坚韧不拔,敢于向挫折挑战,就能把挫折当作进步的阶石、成功的起点,从而不断取得进步。  相似文献   

17.
陈玉梅 《河北教育》2007,(10):41-41
进行耐挫教育,如果空对空地讲道理、列条条,不会有什么效果,必须多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学生身边发生的挫折事件,不失时机进行教育,使学生从“挫折中悟挫折”,才能收到实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挫折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也是当今青少年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挫折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伤痕,导致行为上的缺陷,甚至会导致人格分裂,形成行为失常或心理疾病,不仅妨碍学生的正常学习,也有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在挫折日益普遍的今天,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这对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人格的不断完善很重要,对于使他们能顽强地战胜挫折、掌握知识技能、增长才干和取得成就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每个人都遇到过挫折,挫折是一种生活现象。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时候,我们有过烦恼、忧愁、痛苦乃至绝望。这种受挫的感觉影响着我们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0.
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中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健全的人格是以健康的心理为基础的。中科院心理健康中心最新调查显示:32%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大部分是由屡遭挫折造成的自卑、忧郁、无奈等心理困扰。因此,我们要注意对青少年耐挫折能力的培养。近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提出了培养学生耐挫折能力的三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