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参照国际模式结合中国国情进行两年制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下︶丁雪梅钱乙余张满山刘家琦应该指出,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初始阶段就确立了较高的质量标准,以培养科研、高校教学等方面人才为基本目标,并以课程和论文并重的培养方式给予保障。所以,在过去的十几年中...  相似文献   

2.
两年制学制改革适应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人才,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中国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对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强化过程管理:严把入学关、创建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完善培养方案、加强教学管理、重视开题报告和论文写作与答辩等环节,保证了两年制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论两年制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了两年制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应从目前以攻读学术型、研究型学位为主的状况,逐步调整到多种类型并举,以应用型、过渡型学位为主的新格局;从学制、体制、课程设置、导师指导、学位论文要求、科研与实践等方面论述了在新培养目标下两年制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4.
文章提出了对外汉语方向硕士研究生两年国内学习、一年国外实习即2+1的创新培养模式,详细论述了2+1培养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以及它对培养研究生综合能力所起的重要作用和所产生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财经类专硕培养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职业发展和创新发展,在专硕培养全过程各个环节,动态组合“1+N”双元主体,通过打造“全程协同、双元融合、四维贯通”多维度多层次的教育生态系统,助力培养“专业精通、职业成长、事业担当”财经类专硕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文章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与学术型及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了对比分析;从社会认可度、师资、课程设置、实践基地建设和学位论文质量等方面提出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相关建议,在此基础上提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0.5+1+0.5"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根据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结合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点,从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设置、校内外协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完善等方面对环境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期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和改革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从金融业发展的新趋势对金融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入手,认为专业基础扎实、富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将走俏市场。提出金融学教育要创新教育理念,提倡研究性学习,合理调整培养计划,更新课程设置体系,注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改进,以达到强化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知识整合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10.
在对比分析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协同不足现状以及土木领域人才需求现状的基础上,从编制《企业技术难题汇编》、构建问题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探索校企共赢机制,落地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1.
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实施双导师制度,已经越来越引起培养单位的高度重视。本文首先分析了国际商务硕士双导师制度的研究现状,然后阐明了国际商务硕士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作用,最后提出完善培养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水平人才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水平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而且研究生分类培养的模式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因此,以研究生教育中的分类培养模式分析为例,探索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水平人才培养质量之举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提出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纲,从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导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因材施教等方面探索并构建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新体系。  相似文献   

14.
15.
就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定位、制度、发展、招生、教学、论文、文凭等进行简要分析;在对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更好地规范培养工作,确保培养质量,促进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水平人才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水平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而且研究生分类培养的模式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因此,以研究生教育中的分类培养模式分析为例,探索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水平人才培养质量之举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一种学位类型。专业学位重视实践和应用,它是以专业实践为导向,培养既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又能适应特定行业实际工作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在1999年以前,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的是教学科研型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规模较小,主要是满足在职人员提高的要求,实施的是非全日制培养。近几年来,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大规模扩招,教学科研岗位已经满足不了研究生  相似文献   

18.
培养模式是为实现蕴含一定教育理念的培养目标而对培养对象实施的标准化培养过程,这一过程由入学选拔、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导师制度和质量评估构成。通过对美国、加拿大、澳洲的会计硕士培养模式的分析以及与我国情况相对比,提出以下主要建议:学术型硕士招生应注重研究能力的考察,培养过程中以参加科研活动为主、开设方法类课程、实施导师与指导小组结合的导师制;专业型硕士招生则应注重实践能力的考察,培养过程中以系统学习为主、并采用案例教学、导师选任上应聘请实务界专家指导;在质量保障上发挥以行业协会为主的社会组织对高校教学质量的作用,以此提高我国会计硕士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高等学校必须要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与趋势,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研究和探索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的模式。本文结合工作经验,探索数学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化工类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是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型培养模式,但其起步晚,目前培养模式尚在建立和完善之中,作者通过化学工业专业硕士的教学实践,认为化学工业专业硕士培养应该注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论文写作、导师制度建设及专业实践等,以期培养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