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SCL-90”症状评定量表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对540句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测试。以“SCL-90”症状因子分≥2.5作为心理障碍的评定起点,把心理障碍大学生与正常大学生的人格因素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除躯体化症状患者人格因素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心理障碍大学生在其他14个因素(除B和Q1)上与正常大学生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与症状因子呈显著性相关的人格因素为C(稳定性)、H(敢为性)、O(忧虑性)、Q4(紧迫性)。运用因素分析方法得出的结果表明,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人格综合因素有四方面:1.情绪自控;2.情绪外射;3.人际技巧;4.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分别考察大学生人格因素与网络行为偏好和网络依赖状况之间的关系,探索了人格因素对大学生上网行为的影响。研究使用自编网络使用量表、中文网路成瘾量表、网络成瘾量表(Young)以及艾森克人格问卷对433位在校大学生(男生235人,女生198人)进行施测,结果发现:大学生的上网内容偏好与性别、上网时间、人格因素中的精神质和内外倾向性都有显著相关;大学生的网络依赖程度与平均上网时间有显著中等正相关,与情绪稳定性有显著中等正相关,与精神质有显著微弱正相关;网络依赖与放松休闲行为与追求刺激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人格因素是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作为大五人格模型没有涉及的一种独特的人格特征,主动性人格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尚不明确。为了探讨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特点以及相互关系,采用主动性人格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216名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发现:(1)主动性人格、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学科、生源地、独生子女与否方面没有显著差异;(2)主动性人格、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3)主动性人格对一般自我效能感的解释量为21%。主动性人格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4.
张大文 《考试周刊》2015,(46):148-149
人文关怀是一个与人的价值、人的个性、人的尊严、人的理想、人的生活、人的生存意义等密切相关、内涵丰富的概念。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是建构在大学生人格基础上,解决大学生的立场、思想、观念等问题,塑造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理想人格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过程中,高校应积极探索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人文关怀的长效机制,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所谓理想人格,是指各个时代塑造的,让人们学习、追求的最完美的人格模型,是人格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每个历史时代都有它特定的理想人格形象,反映该时代的文化主题和价值取向。所谓道德修养,是指思想品质、思想意识方面的“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以及经过长期努力所应达到的境界。我们利用儒家理想人格施之于大学生的道德修养,首先要确立道德修养的理论前提即人性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性或人的道德品质上的善恶,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格因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金 《韶关大学学报》1999,20(5):132-140
本调查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问卷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测试,从而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格因素的变化情况,主要通过卡特尔的十六种(主要)人格因素、四种(次级)人格因素在某种情况下的四种行为特征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为探索适合少数民族师资培养的新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创新的理论前提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健康人格的形成。心理学研究发现,反映一个人心理特征总貌的人格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人格的先天因素只能作为教育要考虑的前提和基础,教育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正念认知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整群随机对照实验,抽取四个班级的120名学生分为训练组(60人),对照组(60人)。训练组实施正念认知疗法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应用正念五因素量表、危机脆弱性测验问卷和大学生危机人格前后测评估。结果:(1)相关分析显示,正念总分、知觉行动、不判断与危机脆弱性总分呈显著正相关,正念总分、描述、觉知行动、不判断与危机人格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呈显著负相关。(2)与实验组前测和对照组前后测结果相比,实验组的正念和危机人格及各维度的后测分数显著降低。结论:正念认知疗法能显著提高大学生的正念水平,降低危机人格得分,该方法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心理健康与很多因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而人格(personality)因素在衡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重点阐述大学生中D型人格(type D personality)与心理健康的内在联系,希望一方面加强社会各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自省意识,加深对自身人格特征的剖析和了解,进而更好地完善自己,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法对襄樊职业技术学院2007级大学生316名大学生(男64人、女252人),其中独生子女145人,其它171人,进行匿名性的自编问卷调查,然后进行χ^2检验分析。结果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两类学生之间心理抑郁与心理健康等级无统计学差别(P〉0.05);抑郁原因有较大的统计学上的差别(P〈0.01),独生子女前四位原因为升学就业压力、恋爱情感矛盾、人际关系孤独与教书不育人;非独生子女为升学就业压力、教书不育人、人际关系孤独与经济困窘;心理抑郁造成自杀的因素具有相似的排序,心理抑郁是可能自杀的首要因素,有一定的统计学的差别(P〈0.05);心理应激强度过大是自杀时可能的心理状态的首要因素,其次是两周来严重抑郁,有明显的统计学的差别(P〈0.01);相似的自杀后的危害后果,以个人的所谓“仇人”作为侵犯对象,无统计学的差别(P〉0.05)。结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关注抑郁、预防自杀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父母教养方式角度揭示大学生人格成因,阐释影响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家庭教育因素,以求促进大学生人格状况的改善。方法对山西省某高校350名2009级大学生进行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特质测评。结果男女生人格特征在P因子和L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大学生人格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相关显著(P〈0.05);父母教养方式中的多项因子对大学生人格特征有预测作用。结论新时代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人格特征依然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大学生理想积极形象与实际积极形象进行研究,探究理想形象与实际形象的差别。选取广州市的大学生、大学生父母以及社会工作人员共22人进行开放式访谈;再结合访谈内容形成问卷,选取同类被试374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人们在对积极大学生理想形象与实际形象的评价中,在能力方面的评价一致的;而在知识素养、价值观、人格特征、言行举止、服饰穿戴等方面的评价则有不同。大学生的积极形象状况比预期良好,要进一步客观良好的塑造大学生的积极形象需要社会、媒体、以及大学生群体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3.
采用压力应对人格形容词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工具,对731名大学生的身心症状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压力应对人格与个人身心症状呈显著负相关,作为压力应对人格核心因素的"情绪控制"与"交往与沟通"对大学生身心症状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玲  王雄雄 《高等理科教育》2005,29(5):23-27,64
为深入了解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钱铭怡等人编制的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与SCL-90量表,对随机分层抽取的四所不同类型的2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双性化者心理健康最佳,其次为男性化、女性化以及未分化.结论:两维性别图式有其合理性,但传统的性别图式观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双性化人格以其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及心理健康水平而成为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5.
试论当代大学生择业观与就业观的形成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形势下研究当代大学生择业观与就业观的形成及作用,无论对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还是对做好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择业观与就业观的形成 (一)大学生择业观与就业观的成因 大学生择业观是大学生关于择业理想、择业动机、择业标准、择业意义的比较稳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的体现,是大学生在思想上对社会职业岗位的初步定位。它不是先天固有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社会的、历史的范畴,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着,是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在择业活动中的深层…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应对方式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不同年级大学生人格特征、不同性别大学生幻想应对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神经质)人格特征与解决问题应对方式呈负相关(P〈0.01);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呈正相关(P〈0.01);与主观支持呈负相关(P〈0.05)。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总分呈正相关(P〈0.01);自责与主观支持呈负相关(P〈0.05)。求助与支持利用度和支持总分呈正相关(P〈0.01)。幻想与客观支持呈负相关(P〈0.01)。年级是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影响因素、女性大学生更多运用幻想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应对方式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不同年级大学生人格特征、不同性别大学生幻想应对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神经质)人格特征与解决问题应对方式呈负相关(P〈0.01);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呈正相关(P〈0.01);与主观支持呈负相关(P〈0.05)。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总分呈正相关(P〈0.01);自责与主观支持呈负相关(P〈0.05)。求助与支持利用度和支持总分呈正相关(P〈0.01)。幻想与客观支持呈负相关(P〈0.01)。年级是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影响因素、女性大学生更多运用幻想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双性化人格模式与心理健康关系探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模式,它是指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通过对174名大学生进行BSRI(性别角色量表)、S-I(安全-不安全感问卷)、自信心测验问卷的测试,结果显示: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个性在自信心和安全感方面明显优于女性化气质和非男女气质类型的个体,代表着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种心理健康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9.
论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的塑造是先天、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学学习生活环境的变迁、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思潮多元化,使大学生人格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应从教育教学各因素的建设、大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社会环境的改善入手,来塑造学生的人格。  相似文献   

20.
人格也可称为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是在先天生理结构基础上、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个性心理包括个人的心理倾向(如动机、需要、理想等)、心理特征(如能力、态度、性格等)、心理调节(如自我评价、自我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