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琳 《陕西教育》2009,(7):144-144
第一环节激发兴趣 导入课文 导入:同学们,每当走进自然博物馆,面对复原的古生物时,思绪总会把我们带进曾留下生命痕迹的远古洪荒。冰冷的化石却是昨日生命信息的演绎,述说着亿万年前那奇幻的神话。诗人张锋以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化石吟》这首诗。(板书课题)下面请先欣赏小话剧《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相似文献   

2.
3.
郑仲仁 《学语文》2002,(6):14-14
[教学目的] 一、通过学习,丰富学生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二、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自由说想,感受其中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教学重难点] 透过对诗中突出信息的筛选、点拨,激发学生探求科学知识的欲望。[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简析 《石灰吟》这首诗托物言志,诗人以石灰自比,在赞颂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同时,更以此来表现自己那种不畏艰险、不怕磨难的精神,抒发诗人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进而表达自己不屈不挠、坚守高洁情操的信念。这首诗语言简明、生动,通篇洋溢作者磊落刚直的英雄正气,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诗作者于谦,为明代名臣,民族英雄,虽官至少保,但仕途坎坷,命运多舛。《石灰吟》这首诗正是诗人生平、人格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都与科学密切相关,内容丰富多彩。这一单元的教学,应围绕跨学科渗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以及搜集处理信息、研究问题、快速阅读等能力的培养等目标进行设计和实施。《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教学这篇课文时,要联系学生生物课或课外所获得的相关知识,还要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在理解诗中所写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反复朗读,感受诗中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科学诗的兴趣。在教学本课前,教师可提前将学生分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找有关化石的资料。课堂上,让各小组的…  相似文献   

6.
7.
一、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与作者进行精神交流碰撞的过程。本课设计就重在引领学生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并从中产生自己的读书感受,情感体验。具体表现在:(一)抓住对话体验。  相似文献   

8.
白璇 《湖北教育》2007,(11):41-42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朗读训练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所以,朗读教学在语文的教学中至关重要。什么是朗读呢?据字典解释,就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显然不是这种简单意义上的"念"。其实朗读教学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用得非常广泛了,古代多少成功的文人墨士,就是用这种读书方式,诵背经典,挥洒文章。一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可以充分说明这一切;当代,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每当晨光熹微,他就在  相似文献   

9.
10.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阅读、欣赏、批判反思的能力”。首先,欣赏是阅读主体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要删繁就简,直击要处。其次,欣赏是阅读主体对文本的审美,是能动的内在审美需求、审美倾向的自主活动和价值取向。学生走入了文本,就会有自己的感悟,尤其是在比较阅读中,学生对古诗的欣赏、感悟会更深入。  相似文献   

12.
《黄山奇石》是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的第二课。作者先总写黄山景色秀美神奇,再具体写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四块神奇怪石,余下几块奇石略写。作者采用总分、点面结合的方法,把黄山奇石写得栩栩如生。趣味横生。  相似文献   

13.
《学弈》是人教版第11册中的一篇文言文,这在小学阶段第一次出现,学生读起来比较拗口。如何指导学生读好文言文,不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这方面进行了一点探索,具体朗读设计如下:一、正确流利读1.学生自练。请同学们自己练习,努力将文章读得正确流利。2.检查。指一名朗读水平较差的学生读,让其他学生来帮助他。再请一名较好的学生来读。(出示本文)3.自悟方法。同学们读得真不错,已经做到了正确流利。为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读得这样好呢?(用心读、反复读、帮助读等)(出示:朗读目标正确流利读)4.下面我们一起来正确流利地齐读这篇文…  相似文献   

14.
曾听过一位老师讲《石灰吟》一课。在引导学生初步体会了“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之后,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幕。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设计理念: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本课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感悟语言,培养语感,陶冶情操。着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练读、演读,并倡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瀑布》一诗,描写了瀑布的壮丽景色,歌颂了祖国山河的秀丽。全诗情景交融,是一首借景抒情诗。  相似文献   

17.
18.
从几个方面论述了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尤其是在品读、感悟方面有些体会。  相似文献   

19.
方晓平 《学语文》2004,(1):24-24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上册《化石吟》注释②“[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依次指无颌鱼类、鸟类的祖先、两栖类的祖先和被子植物”,这个注释中的“被子植物”似乎有误。植物主要分为四个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就是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约占植物种数的三分之二。查《辞海》(1979年版,缩印本,1802页)“裸子植物亚门”释为:“种子植物中的一亚门,或为独立的一门。心皮不包成子房,胚珠裸露,胚乳(即雌性原叶体)在受精前已形成…  相似文献   

20.
对朗读教学许多教师一向感到比较头疼 ,觉得办法不多 ,教学效果不明显。本期我们有意识地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中 ,组织了 4篇有关指导学生朗读的文章。它们分别从古诗和现代诗的朗读教学方面 ,谈了一些经验。这些经验都来自这几位教师的亲身实践 ,并且事实证明是有效的 ,相信大家读后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