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体育教学主体性的提出,体育课程设置与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的整合取向,成为体育教育的主导思想。体育教学的主体取向,一方面要注重主体德性、心智和身体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尊重学生兴趣,教师的素质特点,这样就可以使主体积极能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创造性地学习。在体育课程的开发中,只有注重多样化、个性化的道路,尊重地区文化、学生差异、环境资源、师生的个性,才能使体育课程设置更合理,教学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2.
试析主体性教育思想对体育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主体性教育入手,通过对体育教学理念、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教学策略、教学模式以及评价体系的探讨。提出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学的对策,以促进体育教学观念的改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局面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此,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努力遵循和实践这一战略目标。和谐体现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就是力求做到师生情感交流的和谐,教师教学方法的和谐、学生学习态度的和谐、教师与教材的和谐、教材与教学方法的和谐、让学生在和谐的教学中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对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参与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体育教学的角度,对学生主体性参与的必要性、方法和手段进行分析,提出了融洽师生关系、行动自由是学生主体性参与教学的前提;参与兴趣是学生主体性参与教学的直接动力;师生互相理解、沟通、对话、互动,是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标的和谐 传统的体育教学单一地关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冷落和忽视。这种不和谐的现象影响了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学校体育教学“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新世纪体育教学密切关注的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代教学论的基本现点,就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这一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构建和谐体育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打破了以往体育课程教学中沉闷的局面,激发了广大中小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参与意识,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与矛盾。例如,在体育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与教学对象,教与学等关系问题上,由于认识上的困惑,导致在教学实践中处理不当,或是左右摇摆,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笔者根据近一时期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与新矛盾,就如何协调处理好教学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体育教学,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对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进行实验,在实践中验证了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是可行的。同时也验证了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完善,促进学生主体性人格健康完整的发展。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验,有益于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为我国教学模式的丰富和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目标的和谐传统的体育教学单一地关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冷落和忽视。这种不和谐的现象影响了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  相似文献   

10.
体育主体性教学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性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与现代教育思想结合的产物,其宗旨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学习和锻炼中来,保证每个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中国发展的趋势和必然要求,和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应优化教育形式,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愉快的情绪体验,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使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实施主体性教育是当今教育的必然趋势。发展交互主体性突出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是推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对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既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又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这一指导思想为体育教学中推行主体性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实施,为主体性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多年的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使体育教育者在体育价值观及教育指导思想等内容上发生了质的变化,为主体性教育提供了可能性。然而,实施主体性教学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本文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的主体性这一视角出发,剖析建构主义的主体性教学思想对体育教学启示以及实施主体性教学的条件分析,力图为我校体育教学改革建构充分的理论依据,并使其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魏伟 《体育师友》2009,(1):17-18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维角度为体育教学确立了新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体系,解读这个目标体系不难看出,体育课程改革的根本变化在于从过去只强调身体健康过渡到“三维健康”观。这一本质变化其实凸显一种和谐思想——身、心和谐,包括学生身心的内在和谐以及学生与社会的外部和谐。那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这个“和谐体育”的思想呢?  相似文献   

15.
周惠华 《体育世界》2013,(10):127-128
初中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学对象正处于青春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特点。因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达到有效的体育教学效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6.
体育课作为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掌握的基本技术,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发展体育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提高身体健康的基本形式,其教学的形式与方法也同样的不再具有唯一性。因此改革体育课传统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经是体育教学的一项势在必行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校体育课“分层次教学”的实验与探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普通大学公共体育课中,应用分层次教学,符合因材施教原则和现代自挂式教学原则。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同质、异质集团的互教、互学、互争而优化学生个性,促进学生社会行为和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实验表明,它能不断提高人体素质和健身技术,为实现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因此,它是一种科学有序的体育教学方法。亦是当前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高校冬季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是实现人文教育、和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关系到高校教育目标完成的质量。认为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学的内容特点,体育运动的规律,教师的个人素质,学生对于教师的认识是影响冬季体育教学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提出在冬季体育教学中应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与学生深入交流,寻找共同语言;尊重学生,公平对待;改进教学策略,实现多元化教学;建立完善的学生发展评价机制等措施积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9.
合理的价值取向是体育课程的改革关键,理念贯穿对课程改革影响重大.对于当前体育课程来讲,改变工业革命影响下的“有用性”培养理念,树立“和谐人”意识,有效的对体育课程诸要素进行协调、融合,从而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会表现在教育领域就是和谐教育。所谓“和谐”,是指一个系统与外部客观世界之间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和谐教育就是以科学理论指导,以社会发展需求与人的自身发展需求相和谐为宗旨,协调并整体优化各种教育因素,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使受教育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