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文言文教学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由于文言文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比较少,学生的阅读量有一定的限度,学生要理解和掌握文言文也就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减轻学生心中对文言文的恐惧感,培养其学习兴趣,尽快拉近文言文与现代知识的距离,我们在教学中采取古今汉语联系法,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怎样联系呢?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新探。文言文词语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有了,但它们的某些词语的用法,却保留在现代汉语中,教师必须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它,把文言文与现代汉语联系起来,学生是能理解的。如:《桃花源记》一文中,“自云…  相似文献   

2.
<正>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一教学目的向我们提出了教好一定数量的文言文词语的要求。因为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才能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然而,词语教学有其本身的特点,稍不注意就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何抓好词语教学这一点呢?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相机启发引导,培养学生钻研文言词  相似文献   

3.
学习语言,培养语感至关重要,而语感的培养是离不开一定的语言环境的。和现代汉语相比,文言文在语言环境上相对处于劣势,因为,现代汉语的学习有语言“习得”作为基础并相伴而行,而文言文的学习却不可能有习得的过程。这便是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弱语境”问题,也是文言文教学上的一个难题。那么,如何使文言文的“弱语境”状况得到改善,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文语感呢?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加强文言文的朗读、背诵,多阅读一些相关的课外文言文,自然都是常见的且行之有效的好方法。那么除了这些,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  相似文献   

4.
辨析古今联系,启发学习兴趣关雪芹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初中的文言文的教学难度较大,尤其是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畏难情绪较严重。如何突破难点,掌握规律,有兴趣地学习文言文呢?对于不常接触的古文的初一学生,首先解除他们的思想负担,帮助学生放下“包袱”,轻装上...  相似文献   

5.
一、文言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难题,许多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不高,以致有的学生调侃道:“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怎样才能激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怎样才能让学生充满学习文言文的热情呢?情感在此时就构成了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基础,愉快的情感能内化为人的智力活动,促进智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今高中生文言文学习兴趣普遍缺失的现状,分析了问题症结所在,从三个角度进行反思:①学生原本就对文言文没有兴趣吗?②谁夺去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③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唤回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反思中,较客观地剖析了考试、教材、教学存在的弊端,最后结合文言文教学实际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及措施,对唤醒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7.
费占华 《考试周刊》2012,(13):33-33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所以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能力呢?1.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精心设计导入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8.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中都是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历来有所畏惧,老师也是喜忧参半,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逐句翻译、串讲的做法已饱受诟病。那么该如何破除"言"之障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呢?怎样做才能逐层逐级地把课程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呢?如何确保学生选修的知识有所收获,让选修课确实收到实效呢?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是我国语言文字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它起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汉语言文学的作用,是初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绝大多数学生对其有畏难和抵触情绪等原因,文言文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文言文教学投入多、收效微,为教者所共识。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认为文言文教学的关键问题也在于大多数教师未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没有把学生培养成“乐知者”。那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0.
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每一册都占有一定分量,而且在中考中也是必不可少的题目。所以我们要用一定的精力学习文言文,而且还要掌握文言文的答题方法与解题技巧,当然这也是文言文教学的目的之一。由于没有特定的语言环境,再加上现在的学生文言文功底均较为薄弱,理解起文章来比较吃力,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也会大打折扣。那么,怎样才能教好文言文呢?现将我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相似文献   

11.
浅谈文言文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哈尔滨市师范学校王静悦中师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要求是: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文言文教学的中心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已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呢?我...  相似文献   

12.
高中文言文教学在当下的处境之艰难,大多数一线教师基本都有体会。推究起来,“学生不喜欢”是导致困局的主要因素。笔者对此深有同感,也曾在两届高一新生中作过相关的调查,结果表明,超过80%的同学对文言文学习不感兴趣,问及不感兴趣的原因,“难懂难记不实用,考试让人最头痛”的顺口溜也许是最好的概括。作为教师,我们是否深思过,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呢?难道文言文真的那么可憎,以至难懂难记到让人生畏的地步?难道学生兴趣低迷就没有教师的责任?诚然,文言文学习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排除这一客观因素,弊端重重的课堂教学也绝对难辞其责。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不少学生怯于文言文的晦涩难懂,缺乏学习的兴趣与深入探究的热情,他们选择了逃避与放弃。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该怎么办?是听之任之,让学生不断逃避文言文学习吗?当然不行,那么如何让学生重新燃起对文言文的学习热情呢!笔者认为,引导学生学会关注文言文本细节,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是有效提高文言教学的方法。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不少学生怯于文言文的晦涩难懂,缺乏学习的兴趣与深入探究的热情,他们选择了逃避与放弃。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该怎么办?是听之任之,让学生不断逃避文言文学习吗?当然不行,那么如何让学生重新燃起对文言文的学习热情呢!笔者认为,引导学生学会关注文言文本细节,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是有效提高文言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都是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历来有所畏惧,老师也是头痛不已,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逐句翻译、串讲的做法已饱受诟病。那么该如何破除“言”之障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呢?怎样做才能逐层逐级地把课程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呢?如何确保学生选修有所收获,让选修课确实收到实效呢?我的做法就是读一读,议一议。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源泉。选入教材的文言文无疑都是经典之作。科学有效地学习文言文是濡染学生精神,提升其文化品位的重要途径。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那么,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中的鲜活力呢?  相似文献   

16.
成语对中学文言文教学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在文言文中联系成语教学的方法有:联系成语释义、联系成语学习文言文语法、联系成语学习文言文句法等。  相似文献   

17.
张翼 《现代语文》2006,(4):79-79
课内外比较阅读题是今年中考文言文试题的一大亮点。它是将课内课外两篇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言文合并在一起设计考题,从而考察学生阅读、分析、比较、评判、拓展运用的能力,这样就加大了文言文的阅读量和难度。而设计题目一般都是从所选文言文的“同”与“异”来考虑,因此,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熟悉比较点,掌握其规律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许多学生爱学现代文,对文言文则缺乏兴趣,这主要是因为文言文比较晦涩难懂,不如现代文学作品那么形象生动,学起来不免让人感到枯燥、乏味。教师该如何根据文言文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做好初中文言文的教学呢?  相似文献   

19.
曾有学生问:"花了那么多时间学文言文,究竟有什么用?"看似一句寻常抱怨,实则对我们现行文言文教学的严肃拷问:我们在怎样教文言文?学生在怎样学文言文?缘何我们的学生对文言文如此抵触?再看教学效果:除了课本上的篇目,学生对课本外的名篇知晓多少?任翻一页《史记》,学生可能略通其大意、初晓其精神?很多同学都对课本下的注释背得很熟,考试的时候也能拿高分,但实际的古文水平如何呢?也有相当一部分老师站在高考功利的角度,千方百计地要求学生一定要撑握多少个实词、多少个虚词,各种句式、词类活用、翻译技巧等等方面的训练更是成为平时教学的重点,可我们的学生真正活学活用的有多少?这不禁让我想起前些年一直流传的故事:一些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英语教师来做我们的 CET四六级考试试卷却不能及格。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其实也面临着同样的窘境:请回唐宋八大家来整理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他们未必能做得如我们这般精细准确。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文言文教学的模式应该改一改。  相似文献   

20.
高鸿 《教师》2012,(19):52-52
文言文教学,不仅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一个教学难点。由于它在教学内容和语言形式上都与现代语文存在时代差异,所以学生对文言文也是似懂非懂,不感兴趣。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对文言文感兴趣并学好它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