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初“德承天命”思想发展至春秋时期,形成了以“德”为核心、复杂的道德判断体系,并作为春秋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的普遍现象,规范、约束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左传》中所见春秋时期的道德判断,对“德”之地位、内涵、价值和功能,从认识与实践上都体现出了高度的自觉。  相似文献   

2.
关于立德树人,教育人应该耳熟能详,这是十八大提出的教育根本任务。但对于何为“立德树人”,“立德树人”为何,以及如何“立德树人”,不同的人对它的理解则不同。“立德树人”从字面上理解为:立德和树人。何谓“立德”?意思为树立德业。《左传》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事业追求,建功立业,再次是有知识有思想,著书立说。这三者是人生不朽的表现。“立德”居于人生三不朽之首。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加强领导,着力实现课程思政的统筹协调发展;注重课程开发,着力挖掘蕴含于专业课程中的显性及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高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认知,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着力突出育人功能,让课堂教学更有厚度四个方面阐述了"立德树人"背景下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4.
王荣发 《上海教育》2001,(20):47-48
在高校教育和管理中,如何贯彻“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是我们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华东理工大学德育研究室主持召开的“学习‘以德治国’,落实‘以德治校’”专题研讨会,结合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实际,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朱芹 《天津教育》2021,(11):36-37
为了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目标,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价值,提升自身的教师素养,打造一批高质量高中政治课教师队伍。本文基于此,重点分析“立德树人”视角下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素养的意义,针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如何有效提升职业素养提出具体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7.
论以德立权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只有在政治、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培养良好的道德,才能得到组织和群众的认可获得权力,才能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实现以德立权。领导干部以德立权要坚持克己奉公,培养公务道德,做到时时廉洁自律,牢记艰苦奋斗,始终执政为民;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政治道德,在思想观念上、在基本素质上、在工作方法上做到与时俱进;要坚持求真务实,培养责任道德,做到带头坚持真理,带头弘扬正气,带头调查研究,带头督促落实。  相似文献   

8.
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立德树人",若做"全面把握",至少应有如下探讨:"立德树人"首先规范的是教育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以"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做出了明确解答;狭义地讲,"立德树人"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基本方略,是一个具有内在结构的培养体系。辩证把握它的主要元素及其关系,是正确实施这一方略的关键所在;"立德树人"之"立德",具有双重思想指向,既包括学生之德育,又包括师德之建设。目前,实施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负有重要使命,包括:亟待改变德育"弱势";核心问题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着眼点和侧重点是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发展,尤其要从本科专业课程建设做起。  相似文献   

9.
立德树人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核心,教师应根据德育的特殊性、实践性,关注真实适合的德育起点、社会普遍的典型事例、指向开放的思辨问题、经得起检验的道德判断,使学生不断积淀、丰富、重构自己习得的道德认知,真正成长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世界文明轴心期,春秋时期奠定了中国伦理型文化的基础。在政治生活中,君子以及君子道德扮演了重要角色,型塑着中国政治伦理的基本精神。考索《左传》中“左氏君子”言行,不难发现,春秋时期的君子道德是政治正义的理论元点和核心内涵:“敬天保民”的道德起点彰显政治正义的合法性,重建社会秩序的理想嵌入政治正义的根基,道德批判精神赋予政治正义以灵魂。君子道德作为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不仅主张以民为本、“爱民利民”,德法兼治、宽猛相济和以道德作为“救世”的底线,而且在春秋邦交乃至战争冲突中成为了会盟斡旋、折冲樽俎、军事对抗的重要政治工具,在诸侯国交往中对不同政治关系起到了重要的调节和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1.
德育工作是教育的基础,幼儿道德教育要依据幼儿品德形成的规律以提高有效性.幼儿园作为基础教育的启蒙阵地,更应充分利用和整合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有效实施德育课程,促进幼儿良好道德的培养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倪中华 《上海教育》2013,(27):76-77
《左传》载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事业追求、建功立业,再次是有知识有思想、著书立说。  相似文献   

1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最近在全省高校党建会上提出了“四个第一”的新观点,特别是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第一课程,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全面理解“立德树人”第一课程的提出及由来,了解“立德树人”第一课程的理论依据及丰富内涵,分析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索行之有效的实施对策,从而把我国高等教育努力办成党和人民真正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立德"是儒家的"三不朽"思想的最高层次,指以道德垂范后世,是士人立世的最高标准,也是儒家伦理生命价值观的最高层次。"伏膺儒术"的陆机,立德亦是他人生追求中的应有目标。陆机始终坚守个人的道德底线,并恪守"匡世难"的志向。  相似文献   

15.
李峰 《小学教学研究》2022,(18):83-84+87
“道”为“德”之本体,“德”为“道”之功、“道”之用。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情感”入手,通过“问题情境、已有经验、学习活动、真实体验、师生互动”的有效路径,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情感共鸣中成长,在道德认知中提升,在情感体验中升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6.
《道德与法治》课程必须担当起落实“立德树人”的重任。在课堂教学中,转变观念,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育人立德方向转移;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用好现有教材中的多种资源;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为“立德树人”寻找源头活水,努力做到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17.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十八大从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立德树人"的目标,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根本指针。要全面把握"立德树人"的内涵、理解其现实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要在"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中,实施师生双向的德育养成活动。要做人,先立德,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积极投身教育事业,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8.
~~种植“精神的种子”@陈明华 @秦志强  相似文献   

19.
将"立德树人"融入兽医微生物学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是新形势下推动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和要求。课程思政的教学路径围绕确定思政育人目标、提高教师和教学团队的思政教学水平、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互联网信息化教学方法、课程考核和教学评价等开展教学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影响"00后"高职贫困生道德发展的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提出"00后"高职贫困生道德发展的措施:以"立德树人"为立足点,构建高职资助育人工作全链条;以"立德树人"为切入点,构建道德典型宣传示范新模式;以"立德树人"为着力点,构建辅导员与学生深度交流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