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避讳琐谈     
我们在阅读古籍时,往往会遇到文字上由于避讳带来的不少麻烦。避讳是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尊严而搞的一套愚弄人民的把戏。即凡与帝王、圣贤、父祖等名字同字或同音的字都要回避,不得照字直书,要改用其它的字代替。否则,就是犯讳。轻则遭到非议,重则要去官或丧命。如北齐高祖欢的父亲名树生,一次朝臣辛子炎议论政事时,无意中把“署”字念成了“树”音,几乎被打死。又如清代江西的王锡侯献书时,因触犯了康熙、雍正等人的名讳,不但他自己掉了脑袋,而且还株连了一大批人,造成了历史上著名的触讳惨案,使人不寒而栗!这种避讳的把戏,据现有文献记载,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几乎与整个封建社会共存亡。大约  相似文献   

2.
避讳摭谈     
避讳摭谈陕西任俊荣避讳在中学文言课文里经常碰到,所以一开始接触就要给学生加以介绍,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文言文扫清障碍。在封建社会里,为了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尊严。说话或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长的名字,都要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这就叫做“避讳”。避免直接说出或写...  相似文献   

3.
古代的避讳,源于古老的语言禁忌。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本从避讳的起源、形成、避讳的形式和方法上入手,分析了避名讳已成为一种具体而完备的制度,而日常生活中的避讳已演化为一种民俗,从而大大地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4.
避讳是古代的一种特有现象,具体地说就是不能直接称呼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凡遇到与君主、尊长名字相同的字,就得用改字、缺笔和阙字来回避。 一、避讳的种类:主要是避君讳和家讳两种 先说避君讳。比如,秦庄襄王名字楚,秦朝便把"楚"改为"荆"。《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翦使将击荆。"汉高祖名邦,故汉时典籍中一律改"邦"为"国"。《论语》中的一句"何必去父母之邦"在汉时石经残碑  相似文献   

5.
口语和书面语是同一种语言的两种交流方法,书面语是口语的记录,但二在表达方式上常有很大差异,因此必须用得恰到好处。本人在举例说明这一差别之后,归纳了几种常见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6.
人物姓名的避讳,主要有三种。“国讳”要避讳的主要是皇帝本人的名字;“家讳”是仅仅限于亲属内部的避讳;“圣讳”是避周公、孔子一类圣人的名字。  相似文献   

7.
避讳与成语     
避讳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它名目繁多,规定严格,影响深远。尤其是在古代语词的园地里制造了许多不必要麻烦。现在流传的成语中有不少打上了避讳的烙印。下面择其一、二说明之。  相似文献   

8.
避讳与成语     
避讳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它名目繁多,规定严格,影响深远。尤其是在古代语词的园地里制造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例如:最为人熟知的因避讳而来的成语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据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记载:“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  相似文献   

9.
书面语是聋人与健听人交流过程中最公平的交流方式。因此书面语对聋人而言相当重要。如何促进聋人书面语发展,成了一项重要的社会和现实问题。针对当前聋人学生书面语学习的现状,提出提高聋生书面语表达能力的对策,帮助聋人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避讳 读过《红楼梦》的同学一定还记得,这部小说的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结尾处有这样一段话。  相似文献   

11.
琐谈古代的“避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阅读古籍和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时常遇到一些避讳现象。所谓“避讳”,就是不直称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凡是遇到和君主、尊长名字相同的字,用换字和缺笔的方法来回避。自秦汉以来两千多年,避讳沿习成风,形成了语言文字上的一种特殊混乱现象。所以,  相似文献   

12.
古代避讳作为一种在中国历史上存现了两千多年的社会文化现象,始终和汉字密切相关。一方面,汉字所包含的大量信息被用来发展为避讳;另一方面,避讳的发展又反过来对汉字的使用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3.
避讳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一种传统陋习,由于避讳,古代的许多地名经常被更改。河南一些市县的名称就是由于避讳而形成的,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4.
避讳趣谈     
在学习古诗文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一种现象,即“避讳”。比如学习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中的“人风”即“民风”,用“人风”代替“民风”,是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  相似文献   

15.
避讳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避讳与封建政治制度和封建宗法制度的关系,分析避讳对中国古汉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避讳杂谈     
陆游《老学庵笔记》中说,北宋时有个州官叫田登,为人专制蛮横,非常忌讳别人触犯他的名讳,所以州内百姓说任何一个与“登”字同音的字就要被加上“侮辱地方长官”的罪名,轻则挨板子,重则判刑,所以举州皆呼“灯”为“火”。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依照惯例州城里要点三天花灯表示庆贺,州府衙门要提前贴出告示,准许百姓放灯。出告示的官员为“灯”与“登”同音而左右犯难,最后只能用“火”来代替“灯”,写成:“本州照例放火三日”。外地客商以为州府真要在城里放火三天,都争相离开这是非之地,本地百姓一见这个告示,无不气愤异常,…  相似文献   

17.
浅说避讳     
《捕蛇者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一句,为避太宗李世民的讳,不用“民风”,而用“人风”。在封建社会里避讳是普遍的。所谓避讳就是不直接称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凡遇到和君主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面则回避。《春秋公羊传》“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避讳通常采用四种办法。一是“缺笔”,即缺一个字的最后一两笔。如,将宋赵匡胤写作匡胤;为避孔子的讳,将“丘”写作“丘”。二是“空字”,即用“某”或“□”来代替。如《文帝本纪》:“子某最长,请建以为太子。”“某”指“启”,是汉景帝的名。三是“易字”,即改用同义词或近义词。如《离骚》“民生各有所乐兮,  相似文献   

18.
在学习古代史教材时,细心的学生会发现有些古代的地名经常发生变换.例如现在的南京古代就有过“建业”、“建邺”、“建康”等多种名称。汉献帝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孙权在这里置建业县,三国吴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孙权迁都到建业。晋武帝太康三年改为建邺.那么“建邺”为什么又改成“建康”了呢?这是因为建兴元年(公元313年)晋愍帝司马邺即位。为了避“邺”字讳,于是把“建邺”改成了“建康”。  相似文献   

19.
王新丽 《文教资料》2008,(28):112-114
避讳是我国古代王权政治与宗法社会等级观念在语言文字运用上的体现.在周代,统治者已把避讳作为"礼"的内容之一纳入到周礼系统中,<礼记>中有许多关于避讳的规定,如公讳和私讳、取名和称名的避讳、史书记载的避讳、讳与不讳、避讳的学问和管理等.避讳在古代社会的承继和发展,对我国古代经传子史书籍的书写和传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古代君王尊贵威严,迫使臣民改名换姓,我们并不少见多怪。但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有时甚至天上的神仙都不能幸免:那个家喻户晓在广寒宫中“寂寞舒广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