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席东京 《文教资料》2009,(18):40-41
自古以来,关张二人一直是文人侠士倾慕非凡的英雄,人们往往陶醉于他们光辉的形象,有时却忽略了他们背后的故事,本文试图讲诉并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关张二人的形象特点的关系,深入探讨关羽,张飞二人在相似的境遇中做出的不同反应和导致相似境遇的不同的原因,借以分析二人的性格差异,并最终从两人的结局上分析出导致相似结局两人迥异的性格缺陷和相同的精神目标.  相似文献   

2.
3.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项羽在势穷之时,在末路之际,他人性中的善良仁厚、重情重义等美好的一面熠熠生辉、照耀千古,所以尽管最后落得乌江自刎的悲剧结局,但人们仍然认为他是一个真正英雄。刘邦尽管最后获得了胜利,但他势穷之时暴露出的残忍狠毒、无情无义等本性,让人鄙弃不屑甚至唾弃,因而难以成为广大民众心目中伟大的英雄。  相似文献   

4.
论《三国演义》中的关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 《天中学刊》2002,17(3):39-42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义”和“勇”极为突出。其“义”乃儒家思想的结晶,表现为多种形式:忠义、信义、恩义、仁义和道义等。关羽之义与勇是融合在一起的,在小说中被加以神化。关羽骄矜的性格弱点也很明显。关羽 崇拜现象与中国传统文化、民众心理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虽然我们无法看到烛之武更多的事迹和生平,但出身草根则是无疑的,虽然是有知有识之人,且有一定的知名度(不然,在郑国危难的时候,大臣佚之狐怎么想得到向国王推荐他呢?),但绝对生活在体制之外。在那场危机没有降临郑国之前,怀才不遇是他人生最大的遗憾。  相似文献   

6.
“楚汉战争”的胜负有其必然的原因,除了政治、军事、经济、谋略诸因素外,其领袖人物,尤其是领袖人物的个性也起了重要作用。对此,前人有精辟的论述。毛泽东同志认为刘邦得胜的原因是“决策对头,用人得当”,“豁达大度,用人得当”。汉初大臣高起、王陵认为刘邦之所以得天下,是因为“与天下同利”也,而项羽失天下的原因是不能与天下同利。刘邦个人认为自己取胜的原因是能用“汉初三杰”,  相似文献   

7.
8.
作为英雄神的关羽,自古以来备受人们的崇拜,而元代尤甚。元代关羽崇拜不仅表现在官方或民间对之的顶礼膜拜上,同时在文学作品中也有反映,元杂剧中对关羽形象的塑造亦可明证。  相似文献   

9.
《项羽本纪》和《李将军列传》是《史记》中最精彩、最炫丽的篇章,司马迁对项羽和李广这两个悲剧英雄倾注了浓浓的爱意,是什么让司马迁如此偏爱这两个人物?本文分别从他们绝世的奇才、缺陷的性格、不幸的人生三个角度分析了这些悲情英雄身上的共同特质,诠释了他们之间惺惺相惜的英雄情结。  相似文献   

10.
项羽,这个名字在中闻历史上始终是末路英雄的代名词,他的失败是时代的悲剧。如今,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英雄是一种人格上的模范,是那种能给人精神激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伟大的历史著作《史记》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英雄。项羽和樊哙都可称作英雄,二者唯一的交集就在那场鸿门宴上。樊哙与项羽在形象、精神、性格上有相似之处,且同为武者,樊哙的勇猛、大胆、豪爽、磊落深得项羽欣赏,所以项羽对樊哙无礼闯帐的行为表现出了格外宽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与卡莱尔式的英雄崇拜论和线形的历史决定论所表达的个人只是历史的工具这两种极端的历史观不同,悉尼.胡克的《历史中的英雄》一书,将常见的关于“英雄与时势”的两难推理转变为承认英雄具有历史作用的同时,深入讨论其可能性与局限性的问题。作为一个试图将实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作某种综合的美国哲学家,胡克在历史趋势的意义上承认社会规律的有效性;同时认为英雄的历史作用只有在历史发展的交叉点上,才可能最大程度地获得表现,因为此时历史呈现出多种可能性,英雄个人性格等偶然性才有了强烈的现实意义。胡克以为这对于正确认识普通人的选择影响公共生活的作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人民对于民主的参与。  相似文献   

13.
丁云 《成才之路》2014,(23):58-58
项羽性格中,有诸多矛盾的方面。从性格矛盾入手,分析人物形象,则把握了人物的个性。  相似文献   

14.
战神关羽是古人根据三国故事神化了的英雄。他既是儒家伦理‘忠、义’的象征,也是力量和秩序象征,是中国人心目中主持正义和拯救万民的英雄,是中华民族的守护神。他集多种荣耀于一身,备受世人之青睐,是中国特定环境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史记》中的《项羽本纪》通过对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三个关键场面的刻画,完美地塑造项羽这一悲剧英雄形象:有勇有谋,天生骁勇善战;目光短浅,无政治雄才大略;仁慈宽厚,多情重义。文章通过项羽形象分析,指出项羽悲剧的根源不在于天,而在于他自身的弱点和缺陷,在于他人格的矛盾与对立。  相似文献   

16.
项羽一生叱咤风云,一方霸主,不曾受过半点屈辱,也从不委曲求全,却最终乌江自刎,结束一生。他的死,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是"宁肯站着死,不愿躺着生"的豪放和悲壮。项羽之死以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激励和启示,引发我们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英雄观强调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明确了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正确区分两种对立的英雄观,回答了"谁是英雄"的追问.面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英雄观所面临的英雄含义模糊化、英雄历史作用虚无化和英雄现实意义淡化等多重挑战,必须正确认识习近平新时代英雄观对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继承与发展,通过坚定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立场、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的英雄主义教育、重视对本民族英雄精神和相关文化产品的宣传,弘扬习近平新时代英雄观.  相似文献   

18.
项羽是司马迁《史记》中刻画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安东尼为莎士比亚历史剧《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中的男主人公。本文运用平行比较的方法对这两个人物的性格作一比较。结果显示,项羽和安东尼两个人都是战场上统治者,是勇猛的战士,但是他们却都缺乏政治斗争的手腕,因而都是在同自己的对手较量中败下阵来,最后只能是落得自杀的结局。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上的关羽并无绝伦超群之处。宋元以来,在统治者的提倡之下,关羽崇拜之风日盛,明清时期到达顶峰。宋元时期关羽形象的演变以及明清时期关羽形象的诠释与关羽崇拜之间具有错综复杂的关系。关羽崇拜及关羽形象的演变作为我们民族的精神文化现象,寄寓了社会不同阶层、不同人群的种种观念、向往和祈愿,承载了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和价值观念,反映了我们民族的历史进程和文化演进的轨迹。  相似文献   

20.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重要、最精彩的篇章之一。项羽是司马迁着力刻画的一位历史人物。在司马迁的笔下,项羽是秦亡汉兴之际的风云人物,他的一生经历了人生的大喜和大悲。在他身上,有所向无敌的千秋霸气,也有凄婉缠绵的儿女情长。他立下过军事奇功,也遭遇过四面楚歌,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