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上海财经大学从“九五”开始全力准备国家“211工程”的一期申报工作。在1996年评估期间,一位专家不经意地说了一句:“上海财大居然没有校园网。”这引起学校高度重视。当时,尽管网络已开始在高校普及,但是对于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经济类院校而言,校园网还真是一个新鲜事物。  相似文献   

2.
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学、光华大学为基础,同时调进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圣约翰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1959年,学校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16所重点院校之一。1978年,学校再次被确认为全国重点大学。1996年,学校被列入“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06年,教育部和上海市重点共建华东师范大学.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高校行列。如今四年快过去了,华东师范大学通过“985工程”建设有了哪些新的变化?在引领中国教师教育发展方面又有哪些新的动向?在秉承“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精神,坚持以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创新能力为中心,积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国际化进程,努力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战略进程中,又有哪些思考与实践?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教授。  相似文献   

3.
建设就是为了应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校园网一期工程开通于1996年7月4日,是上海市最早开始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学校之一,并作为上海市地方高校的样板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育网络》2011,(12):45-46
上海财经大学从“九五”开始全力准备国家“211工程”的一期申报工作。在1996年评估期间,一位专家不经意地说了一句:“上海财大居然没有校园网。”这引起学校高度重视。当时,尽管网络已开始在高校普及,但是对于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经济类院校而言,校园网还真是一个新鲜事物。  相似文献   

5.
关于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0年3月,华东师范大学第十次党代会确定了学校中长期奋斗目标:“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经过不懈努力,把华东师范大学建设成为拥有若干一流学科,多学科高水平协调发展,教师教育领先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这标志着华东师范大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学校发展目标指导下,制定学校的事业发展规划,特别是“十五”事业发展计划,成为凝聚学校人心、开拓奋进的关键之举。以下是我们在凝炼学校发展目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一、发展规划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  相似文献   

6.
我校曾经是一个现代教育技术相对薄弱的学校。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近一年来,我校的校园信息化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资源整合和政府投入,于2003年建成了校园网;2004年年初又建成视频点播和电视演播系统。目前,我校已拥有P4级计算机教室一间,“国产CPU示范工程”NC网络教室一间,  相似文献   

7.
一座与现代大学相配的“数字化校园”,正在赣南师院展现出雏形。日前,随着赣南师院校园网工程的全面启动,该校将逐步进入“数字化校园”时代,网上办公自动化试运行也将开始。每一位赣南师院学生,手中都握有一把属于自己的“钥匙”,通过特定的代号和密码,他就可以在网上了解学校科研、教学最新的动态,通过网络选课、查分,与老师交流;而赣南师院的领导和教师,则可以根据不同的授权,浏览不同密级的信息和文件……主管该项工作的负责人说,信息化已经成为大学发展的时代主题,国外大学都将信息化作为大学发展的重点工程。通过一期工程近一年建设,…  相似文献   

8.
华东师范大学自2002年开始以“数字丽娃”工程为抓手,集全校之力全面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催生更为大气的、积极的、创新的学校文化,加快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校园网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标志,教育部从2000年起启动了“校校通”工程,在全国中小学掀起了校园网建设的热潮。几年过去了,调查显示有部分先期已建校园网的学校收效显著,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校园网利用率不高,未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有一些学校正在酝酿建设校园网,如何建好、用好校园网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继续教育》2006,20(6):F0003-F0003
第四军医大学是一所为军队培养高,中层次医学专门人才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1954年由原第四军医大学和原第五军医大学合并而成。原第四军医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41年的晋西北军区卫生学校,原第五军医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的中央大学医学院。学校1959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首批重点大学,1995年进入军队重点建设院校行列,1997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相似文献   

11.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6(1):F0003-F0003
2000年,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升格为普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后,随即居立了网络管理中心。同年,校园网络第一期工程建成,网络覆盖学校教学区,办公区和实验区,2002年,学校建设了第二期网络工程,将校园网覆盖到了家属区。2005年,对校园网络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升级改造,改造后的校园网络速度更快、运行更稳定。  相似文献   

12.
探索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律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是中山大学信息化建设的服务年,是中山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一期工程结束,二期工程正式启动的一年,也是进一步探索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律、管理规律、技术规律、运行规律、应用规律、效益规律的一年,更是数字化校园建设走向全面应用,走向成熟、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一年。数字化校园建设一期工程投产中山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一期工程从2001下半年开始进行技术调研和概念构想,2002年列入学校“十五”发展规划和985工程计划,并开始正式实施,至2006年已经完成,进入了投产和全面应用阶段。在2006年6月20日学校举行了隆重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一期工程建…  相似文献   

13.
《求学》2004,(7):113-113
【概况】北京理工大学是“理工为主、工理协调发展”的全国名重点大学。其前身是1940年创办的延安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1995年学校首批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序列,1999年成为全国第九所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评价的高校,2000年成为全国第十所进入国家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行列(“985”工程)的  相似文献   

14.
去年10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决定从2000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作为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基础点,中小学校园网的建设将进入全面发展时期。现结合耀华校园网建成后两年多遇到和解决的问题,对中小学校园网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校园网资源建设以及在校园网应用中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等方面,介绍我校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供教育界同行参考。 一、中小学校园网的应用领域 1、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和“校校通”工程的推动,我国校园网建设掀起了新的高潮。据调查,62%的中小学校园网是在最近一两年建成的,其它没有校园网的学校也将在今后3年兴建。由于建设初期对基础设施的巨额投入,运行过程中需随时更新维护、安全监控与保证可持续发展,校园网的运营管理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和普遍。调查发现不少学校受经费、如何加强校园网的控制和促进校园网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困扰,  相似文献   

16.
主要分析了目前学校实施“校校通”工程的现状,提出了评价中小学校园网应用平台的标准,制定了一个初步的规范,以免广大学校在校园网建设中走入误区,同时,对目前流行的“科利华”,“ZDSoft.net”,“托普数字虚拟校园系统”和“飞鹰办公,教学,管理网络平台”四个校园网应用平台进行了测试与评估。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校校通”工程实施的不断深入,以学校为单位的校园网成为许多地区重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标志。但是,价值不菲的校园网建起来后如何使之有效运作,如何扎实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成为学校一个新的问题。唯一数码“校校通”智能软件系统校园网版的问世,为您的校园网提供了性价比优的网络课堂教学、教务管理、资源建设、远程教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通讯员 甘 晖)1999年11月8日,教育部“211工程”办公室在广州举行“211工程”建设座谈会,全国101所“211工程”建设大学的校长、“211工程”办主任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教育部“211工程”办公室主任赵沁平主持,教育部韦钰副部长出席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赵沁平主任从“211工程”建设目前的进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管理协调、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介绍了“211工程”一期建设的情况,随后第四军医大学、云南大学、华中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先后介绍了各自学校“211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9.
校园网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标志,教育部从2000年起启动了“校校通”工程,在全国中小学掀起了校园网建设的热潮。几年过去了,调查显示有部分先期已建校园网的学校收效显著,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校园网利用率不高,未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有一些学校正在酝酿建设校园网,如何建好、用好校园网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一、正确把握建网时机,先培训后建网教育部启动“校校通”工程时明确指出:“校校通”并不等于“校校网”,各校要根据自身的财力、规模、应用水平来确定是否建网和在什么时机建网。建网决不是为了赶…  相似文献   

20.
《大学.研究与评价》2011,(9):F0002-F0002
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实现“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在党代会上明确将推进国际化作为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最重要的全局性战略之一。2009年,学校召开“推进国际化进程工作会议”,出台了《华东师范大学推进国际化进程若干意见》和《华东师范大学推进国际化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