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去年10月份,我们村一个农民把养了7个多月的两头猪赶到集市上卖了,只赚了20元钱。同村另一农民参加了省电台举办的“快速养猪函授班一学习,科学养猪,他家养的猪每天都要长1.5斤以上。当时全国各地正在大力推广快速养猪法,我就依上面两个事实,以《相比之下还是科学养猪好》为题写了一个新闻小故事。不到10天,就被省、地、县三级电台采用了。这篇稿件一广播,本村有不少农  相似文献   

2.
在新闻写作上,早先有一种说法:“要把读者看作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如今,有些记者、编辑好象把读者看作什么都“知道”的人了。我近来读报,就一连碰到好多“不知道”。有这么几条消: 《国际二手设备洽谈会在杭州开幕》。什么叫“二手设备”?消息里没解释,我这个读者“不知道”。《我国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二》。第一是谁?消息里没交待,我这个读者“不知道”。《台湾“迷你猪”身价大涨》。“迷你猪”是何物?消息里没说明,我这个读者“不知道”。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首都各报均在显著报面开辟了“新闻速写”专栏。如《经济日报》的“现场速写”、《光明日报》的“新闻速写”等,《人民日报》虽未正式挂名,但也时常发一些这类新闻。新闻速写正以其短小精湛的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新闻实践者,以适应当代读者的新闻需求。“速写”本为绘画专业术语,《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说,速写是“绘画的一种方法”,指“一边观察对象,一边用简单的线条把它的主要特点迅速画出来”;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中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有一段吃茄子的插曲。史太君要凤姐喂刘姥姥一些茄(?),刘姥姥这个种了一辈子茄子的庄稼人,竟没吃出茄子味来,又吃了一口,“细嚼了半日”,才笑道:“虽有一点茄子香,只是还不象是茄子。告诉我是什么法子弄的?”于是王熙凤把荣国府做茄(?)的过程介绍了一遍:“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和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钉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王熙凤一边说,刘姥姥一边摇头吐舌道:“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它,怪道这个味儿!”  相似文献   

5.
10年前,笔者在民政部门的一家刊物做编辑。七月流火的一个下午,我所在的办公室门被推开,走进一位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的老人,他一边念叨“电梯停了,是爬到6楼来的”一边把硕大的身躯缓缓移进我拉给他的椅子里,还没歇口气,他便匆忙从他带来的公文包里掏出一摞稿件,有《由“移坟建房”想到的》、《要碑林还是要森林》、《莫让死人“吃”森林》等歌颂殡葬改革倡导植树造林的好文章,当这些文章悉数编发后,我也就牢牢地记住了他的名字——吴子斌。  相似文献   

6.
我们吃得最多的是什么?人们很容易想到的是粮食,可是,是空气和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吃”空气,只是一般不用嘴,晚上睡着了,还在不停地“吃”,从生下来“吃”到完全停止呼吸为止。我们每天吃的第二多的是水,喝水,喝茶,吃的蔬菜、瓜果里主要成分是水,猪、牛、羊肉和鲜鱼肉里也主  相似文献   

7.
3月3日,经济日报在一版发表记者采写的《垃圾堆里的“新闻”》,通过采访天津市两位清洁工人,说明今年春节因不是公费过年,故垃圾堆里“不但鸡鸭肉鱼没见到,就连整棵白菜都少见”。时隔两天即3月6日,《湖北日报》在一版加花边发表了新华社记者采写的《公费过年真害  相似文献   

8.
刘鹏 《北京档案》2015,(5):53-55
说到老北京的“响器”,不能不提1935年齐如山著的《故都市乐图考》,这本书中对民国时期北京小商贩使用的40种响器进行了详细说明。一年四季,在老北京多如牛毛的胡同里和老天桥一带繁华的集市中,常常飘荡着各种货郎的吆喝声和各种响器汇成的叫卖声。其中有些商贩是只靠响器招揽主顾的,如:行医的、剃头的、锔碗的、绱鞋的、卖掸子的、劁猪的、修脚的和粘扇子的,这八种行当俗称“八不语”。除此之外,用来吆喝、叫卖的响器还有很多,如:卖布的大摇鼓、磨剪子磨刀的卦连、耍猴艺人用的铜锣等,这些响器发出的标志性的叫卖声形成了胡同里和集市上老北京人的生活交响曲。而现如今的北京城中,除了磨剪子磨刀使用的铁拍板偶尔可见外,使用其他响器的游商已基本绝迹。现介绍几种老北京响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隐性采访的优势与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一个时期以来。新闻界对隐性采访这种“非常规武器”的运用颇为引人注目:《羊城晚报》记者装“猪贩”千里“追猪”,扮“花贩”、“老板娘”夜探“卖花女”,《南方日报》记者冒充“嫖客”揭露“黄害”,《经济日报》、《长江日报》、新华社记者各自以“菜贩”身份披露蔬菜流通环节的是是非非,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一周年志庆之际组织长途汽车队纵横南北大曝过关闯卡、遭“匪”遇“霸”的真实经历……隐性采访的运用为新闻报道带来一股求实、求真的清新之风,受到广大受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10.
宋朝的内参     
这几天回看2011版电视剧《新水浒》,有个镜头让人笑崩了:李逵那大肚子货,打开包肉的油纸,纸上赫然印了4个大字——“法制日报”。宋代没《法制日报》,李逵也无法穿越。但宋代确有报纸,官办报纸多为手抄版,被称为“邸报”;民间或私办报纸,除手抄外,还有印刷版,称为“小报”,偶尔也称“新闻”。  相似文献   

11.
近一个时期以来,新闻界对隐性采访这种“非常规武器”的运用颇为引人注目:《羊城晚报》记者装“猪贩”千里“追猪”,扮“花贩”、“老板娘”夜探“卖花女”,《南方日报》记者冒充“嫖客”揭露“黄害”;《经济日报》、《长江日报》、新华社记者各自以“菜贩”身份披露蔬菜流通环节的是是非非;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一周年志庆之际组织长途汽车队纵横南北、过关闯卡,大曝遭“匪”遇“霸”的真实经历……隐性采访的运用为新闻报道带来一股求实、求真的清新之风,受到广大受众的好评。 隐性采访是相对于显性采访而言的,又叫微服采访。它是中外记者为获取新闻而采取的一种特殊采访手段。随着新闻改革、新闻竞争的需要,隐性采访在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似有必要从理论上对它的优势、缺陷及相应对策等进行总结、探讨。 一、隐性采访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2.
姜文姬 《青年记者》2009,(14):47-48
“客里空”是善于捕风捉影、弄虚作假、专门编造假新闻的代名词。从1947年6月山西《晋绥日报》提出要在新闻阵营里肃清“客里空”开始,整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却尚未见到新闻打假胜利的曙光。不但如此,上海《新闻记者》杂志自2001年起,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客里空”奖新闻评选活动,这些“客里空”新闻所涉及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经济、科技、娱乐等各个领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试从2008年《新闻记者》评选出的“客里空”奖新闻(2008年十大假新闻)作品入手,  相似文献   

13.
笔力是书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代书法家都在探讨的问题。早在东晋时代,卫夫人在《笔阵图》中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对于笔力的更多探讨,主要是见于近代的书法著作中。周汝昌在《永字八法》中开始接触到了笔力的实质问题,指出书写时要克服摩擦力和惯性的抗争  相似文献   

14.
兰台小灵通     
《云南档案》2006,(4):44-47
省档案局馆社会利用部送红头文件进村镇集市7月9日,省档案局馆社会利用部,在嵩明县杨林镇开展“现行公开文件进村镇集市”活动。在活动中,社会利用部通过提供现行文件、文件汇编,分发宣传资料和展出展板等多种方式,图文并茂地在集市上解答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主要提供了《农村独生子女义务教育条例》、《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云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等百余份现行文件让老百姓查阅。前来查阅文件的群众一致称赞:现行公开文件进村镇集市,既为我们亲眼目睹红头文件提供了方便,又现场宣传了党的好政策,真是一件大好事。同时…  相似文献   

15.
我学写新闻     
记得1988年当新兵那阵子,见到许多老兵搞起函授,班长啃起了法律书本,还写得一手好字,我羡慕不已。正课时间紧张的训练,课余时间刻苦的学习,生活充满着节奏感.我觉得军营里的人们有一种竞争意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也搞起了函授,自费订阅《新闻爱好者》和《新闻与成才》,我只有初中文化,学习起来自然很吃力,一边学习一边看着报上别人的佳作出神,对报上的“常客”佩服得五体投地,看多了,逐渐摸到了一点线索。  相似文献   

16.
湘阴县东湖渔场水科队牲猪饲养员徐纯英同志,近四年为国家爭纯利三万三千七百元,被评为全国的“三八”红旗手。她不但会养猪,还能防治一般的猪病。人们誉她为“养猪专家”。徐纯英今年三十七岁,只有高小文化。若问她为什么能取得这样大的成绩?她的回答是:通过看书增长了知识;通过实践增长了才干。一点也不假。近四年来,她为了养好猪为四化多作贡献,勤奋看书学习,从单位图书室及別人处借阅或自己购买,先后看了《养猪问答》、《家畜的饲养管理》、《家畜的病与防治》、《母猪的饲养繁殖》、《牲猪防治手册》、《饲料的营养成份》等十多本书。  相似文献   

17.
在北京中国记协俱乐部里,记者和诗人一边喝茶一边聊天。兴致正浓时,记者问:“诗人今年几岁?”答曰:“千岁,鼻祖五千岁。”诗人问:“记者今年年庚几何?”答曰:“记者今年九十九。”这一问一答很有意思,幽默、实在而又不玄乎。“诗人千岁”隐喻我国最早的诗歌专集《诗经》已有千年的文明史,“鼻祖五千岁”系指五千年的文明史。然而“记者今年九十九”也是有根有据的。记者,即新闻记者。在我国最早出现“记者”一词的日期是1905年3月10日上海《申报》,一篇题为《论今日各国对中国之大势》的文章中。从1905年到2004年,正好九十九岁。1905年以前,…  相似文献   

18.
从驻南使馆被炸事件开始,经过南海撞机和“9·11”事件,民间暴力话语已经成为一种触目惊心的阵发性癔症。这次美英等国打击萨达姆政权的战争尚未打响,一场互联网大战已经在中国展开,令话语暴力在互联网上大规模蔓延。一些网民如此向美国投掷话语炸弹:“杀死美国猪!”“真主站在伊拉克一边!他烧死了夜总会里狂欢的96头美国猪(按:指近期美国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当我每次收到新一期的《新闻知识》,不管这天下第一难的计生工作多么忙,我都要在晚上或节假日像教科书一样,认认真真地把每篇文章读完。读《新闻知识》,确实使我这个业余喜欢看书报弄笔墨的人受益匪浅。尤其是贵刊“得奖新闻采写谈”。“新闻业务研究”、“新闻业务讲座”、“通讯员之友”栏目我更喜欢读。一边细读深想,一边探讨学习行家们的为文之道和写作奥妙。感悟那些锦绣华章里的才能与本事。对于我来说,通过学习渐闻知识》,使业余写作得到了一定的长进和提高。近几年来,我忙里偷闲,利用晚间和其它休息时间写了点东…  相似文献   

20.
《丑女无敌》因何热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晴川  孟红玲 《传媒》2009,(2):42-43
一边播出、一边编写剧本、一边拍摄已成为当今美国热播剧共同的特点,《欲望都市》、《老友记》、《疯狂主妇》、《越狱》、《迷失》无不例外,这里边还包括《丑女贝蒂》。作为国内首部以“边拍边播”形式引进的海外热播剐,《丑女贝蒂》在中国的克隆版、处于众多国内精彩大戏打压下的《丑女无敌》能否适应中国观众的需求与口味?在恨不得一天看完全剧的急切的中国观众面前,《丑女无敌》引以为豪的“边拍边播”的旗帜还能打多久?取得第一季“辉煌”的《丑女无敌》还能再次掀起收视热潮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