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孙宜文 《考试周刊》2012,(64):134-134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良好与否会直接影响教学活动质量高低,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拥有卓越的教学技能,同时还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作者立足高中物理学科的特点,就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论教师教学创新的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教学创新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解决教学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更新观念,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并创造性地应用于自己日常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学创新具有过程性、领域性、个体差异性等特点。教学创新的内容包括超越课堂、超越教材、超越自我和超越现有师生关系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具积极的教学态度,与学生能够更好地沟通、合作与交流,促进教学活动的实施。同样,教师的教学态度对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积极认真和科学严谨的教学态度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好感,从而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相反,懒散消极的教学态度不能使师生良好地合作,影响教学活动的实施,从而影响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4.
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具积极的教学态度,与学生能够更好地沟通、合作与交流,促进教学活动的实施。同样,教师的教学态度对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积极认真和科学严谨的教学态度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好感,从而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相反,懒散消极的教学态度不能使师生良好地合作,影响教学活动的实施,从而影响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5.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保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的朋友,要对学生满怀期待。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要准确而生动,要多与学生交流,多了解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6.
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双边活动的质量如何?教师能否在双边活动过程中有效地履行好教书育人的职责,关键在于能否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它是教学活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相互影响和作用而形成并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心理压力的缓解;有助于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的形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1.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教师的素质和态度会直接影响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尊重每位…  相似文献   

8.
郑永明 《考试周刊》2011,(77):216-216
“传道、授业、解惑”是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简明的概括,它强调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性,但没有突出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良好的、协调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张波 《现代教学》2014,(1):27-27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我们经常发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喜欢哪位教师,就会喜欢他任教的学科;反之,则会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唱对台戏,甚至讨厌他任教的学科。良好的师生关系往往能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师生更加专注于教学活动,从而更加顺利、高效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我认为,爱与尊重是基石,理解与赏识是关键,教学相长则是良好师生关系得以保持的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10.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它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 一、师生关系对教学活动的影响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教学是师生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教师对学生施加的教育影响能否被学生接受,则直接受师生关系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调动师生共同完成教学活动的一种内驱力。它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想方设法地把学生教好。同时,学生也因没有恐惧、焦虑、排斥等不良心理  相似文献   

11.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人际关系和交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过程 ,而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是师生之间的交往过程。师生交往的程度与师生交往程度所体现的师生关系 ,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的成败以及学生能否正确地掌握技术、技能。因此师生关系协调与否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并且采用适当的教学原则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中、美、日学校体育教育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总体上看,美、日的学校体育教育具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等方面的优点。比较而言,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存在着体育教学内容设计及教学实践等方面的不足。因此,在体育教学内容上,要将体育知识与体育文化相结合,体育健身与快乐教育相结合;在体育课堂教学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法和学法上要相辅相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教师日常的教学生活需要强化问题意识。问题意识能够驱动教师揭示教学活动的偶然性、流变性、不确定性,彰显教师个人的缄默知识、本土经验以及教学活动过程中互动关系的内在价值。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教学智慧生成与发展的过程。现今的学校文化中唯技术主义倾向严重,急功近利的愿望使教师的问题意识淡漠。要唤醒问题意识,就需要在解决日常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实践问题的过程中积极反思和行动,并在反思和行动中转变自身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4.
基于建构主义的师生互动教学实践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又不可能由教师代替。与这一观点相适应,教学也必须要把焦点从教师转到学生,从教师中心转到师生互动。因此,在高校教学中在系统讲授的前提下可尝试运用问题讨论、分组活动、角色扮演、小课题作业等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实践自主学习,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同时要防止陷入“学生中心”的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15.
师生的差异性和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协作的必然性,决定了教学活动是具有交往性的。师生在教学交往中不仅形成了工作关系,还形成了伦理关系。文章探讨了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根据教育的需要不断调整师生伦理关系方式的一般原则,寻求教学伦理生活的智慧。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教学中的主体间性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主体间性理论运用于目前的新课程教学实践具有现实意义和较大的价值。它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建立平等、人文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改造教育方法,建立能动、创新的教学场。针对实际操作中出现的两种误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体性缺失;穿新鞋,走老路,学生主体性缺失。应采取有效策略,正确处理好教学中的主体间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反思"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教学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实现教学效果最佳的有效途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作用,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认真反思、认真总结。  相似文献   

18.
关于师生冲突中教师行为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中学一线教师进行的关于师生中突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师生冲突的发生是经常的,而且中学阶段是师生冲突的高发期。师生冲突可分为一般性冲突和冲突激化两个阶段。冲突的激化尤其是对抗性冲突的发生,会严惩破坏师生关系,伤害各自的身心,阻碍教育的顺利进行。而导致师生间冲突激化的直接原因,往往是教师的言行失当,潜在动因则是偏见。教师要处理好师生冲突,协调好师生关系就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具备良好的人格修养和较高的教育技巧。  相似文献   

19.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而要实现教学过程中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每位教师必须深刻理解其内涵和意义,准确把握其所具有的平等性、交互性、共振性、连续性和多样性等基本特点,并积极主动地在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科学设计的教学过程,注重设置活动课程,娴熟地运用评价艺术,从参与互动等方面着手,使其在良性运行中收到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教师应把握教育教学的适应性、注重对学生加强生命理念教育和注意新时期师生关系中的法律规范三个方面进行了新的思考,指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与时俱进,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适应新时期学生的特点,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