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吉林体育学院2004届篮球专业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对目前高校扩招后体育院校篮球专业的就业情况以及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进行研究;(1)高校篮球专业就业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就业思想观念亟待转变;(2)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急需转变等。并根据当前毕业生就业观念所反映的问题提出改革的设想与思路,期望对未来毕业生的发展有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红河学院2013—2016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计算机与技术专业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跟踪调查,从就业率、就业质量、基本工作能力满足度和培养过程中的教学满意度等方面分析这两个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从就业层面上反映红河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计算机与技术专业大学生的培养质量,为学校改进人才培养过程、开展新工科建设和为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3.
地方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方法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工学院为例,对毕业生的质量和就业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从六个层面建立起了一套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估体系,包括:就业率、重要需求、就业结构、用人单位认同度、毕业生主体、社会美誉度,为地方高校进行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和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的、有效的方案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对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内涵的归纳分析,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为研究对象,对影响旅游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因素的八大指标进行分析;并通过访谈法和信息反馈方法对2013届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对毕业生的工资水平、工作区域、专业对口率、工作满意度等就业质量做进一步分析,希望对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做出力所能及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反映.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可雇佣性能力为核心,从毕业生发展成长度、高校对社会贡献度、用人单位满意度等方面,系统研究构建就业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索构建以可雇佣性能力为核心,从高校人才培养、毕业生和用人单位3个一级指标维度,由15个二级指标、40个三级指标细分...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2006年我国不同类型高校本科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本研究选取了南京地区部分高校,包括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三种类型的高校,以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通过比较不同类型高校本科女大学生在就业期望、就业过程、就业质量和择业时考虑的因素等方面与男生之间的差异,得出我国不同类型高校本科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相似文献   

7.
财经类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越来越重视其毕业生就业问题,单纯的就业率指标已无法全面地反映就业的整体状况.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套科学可行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对于高校在其教育改革以及体制优化方面具有指导性的作用.本文仅针对大学生群体中的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在目前尚没有相关专业细分领域研究的前提下,以就业质量研究综述为理论依据,尝试性地探索财经类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2006年我国本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本研究选取了南京地区部分高校,包括文科、理科、工科三大类,以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从就业期望、就业过程、就业质量和择业时考虑的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得出我国本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相似文献   

9.
从2014年起,地方高校相继向社会发布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从毕业生就业质量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关系来看,毕业生就业质量是人才培养成效的最直接、最主要的指标,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好坏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高低。因此,地方高校应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之间的互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人才培养机制,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从根本上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以就业质量评价为主题,以近十年来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外就业质量评价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梳理,并结合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目标阐述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内涵,提出构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开展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监测与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大学生就业现状,以及大学生结构性就业矛盾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等问题进行总体论述;着重从大学生自身方面寻找就业难的原因。针对大学生自身因素,如:个人择业期望值较高、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不够科学、个人定位不够明确以及个人就业心态未转变这几个方面,寻找解决就业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十八大将就业提高到民生之本的高度,更提到要推动社会实现高质量就业,大学生作为社会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来出现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如何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成为政府、高校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相比外部因素,大学生个人的就业动机、范围选择、目标期望、就业方式等价值观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导因素,对大学生顺利就业起关键作用。本文将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分析就业价值观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帮助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进一步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形式多样化,通过对"90后"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情况,发现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存在就业区域选择集中、职业选择集中于工程技术和管理类职业等现象,针对调查反映出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业观和提高职业素质的措施,以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丽  梁茵 《辽宁教育研究》2012,(12):120-123
女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但至今仍没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运用SWOT分析可知,女大学生在就业方面既存在优势,也存在劣势,既面临机会,也面临挑战,女大学生就业有四种战略选择:增长型战略(SO),扭转型战略(WO),多样化战略(ST)和防御型战略(WT)。促进女大学生就业,首先学校要加强思想教育、专业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其次在就业中体现男女平等,第三女大学生要发挥自身优势,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15.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以市场为导向,将全面素质教育作为制定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宗旨,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转变教学方式,发挥课堂教学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重视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利用学生社团和第二课堂,拓展学生的技能和经验。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这一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关键在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本文界定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并分析了其特点,揭示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原因,认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需要大学生本人和学校、政府、用人单位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已成为当今中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研究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可以帮助大学生认清客观状况,形成理性的择业就业心态,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并提高就业质量至关重要。通过对大学生就业所处的环境进行分析,研究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从国家、社会、学校和大学生个人多方面提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就业高峰的到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种种问题和挑战。高职学生为了提高就业,学校、家庭、毕业生纷纷增加就业成本,虽然就业成本与就业率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正比例关系,但两者关系并不是绝对的,我们应转变理念,从多方面降低高职学生的就业成本,同时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进行机制创新,从而真正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9.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而复杂,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个人修养、文化功底、择业信息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只有主动地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才能早就业。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满足民众对自身教育素质提升的必然选择。在分析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就业状况下,进一步探讨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从本质上分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最后提出该如何有效的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