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初诗坛圭臬王士禛不仅诗才出众,文章亦甚有建树。学界于其人、诗词创作及神韵论之研究蔚然,于文可谓门前冷落,当前研究中表现出重诗轻文的倾向,这与其实际成就颇不相符。古今学者对王士禛散文的评介已取得一定成就,由此,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以期对其散文研究起到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秦牧和余秋雨分别是“十七年”和90年代学者散文创作的代表作家。他们的创作虽存在较大差异,但都体现了学者散文内容丰富,文化内涵深邃的特点,有着深沉凝重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理性批判精神,并继承了“文以载道”的文学传统,使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见拙作《秦牧、余秋雨学者散文创作之比较》一文,载《职大学刊》1999年第3期)本文拟就秦牧、余秋雨学者散文创作在艺术上的共性与个性进行一番比较分析,以期全面把握两代作家学者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一、广泛运用联想和想象,是秦牧、余秋雨学者散文创作的基本艺术共…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李乔散文作了总体概述,取材广阔自由,以新中国成立为界可划分为新旧两个时期,其中又因内容和风格上的差异,可以分成不同的阶段。从李乔散文的发展轨迹中体现了他的散文艺术风格的发展与变化,它和时代、社会有密切的联系。李乔散文艺术风格的成熟,主要体现在新时期的散文创作之中,形成了一种质朴清新、淡雅宜人的风格。文章进而分析了这种风格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意象是古典诗词创作中最基本的艺术元素;在登高的生命体验中,文人士子将所见之景与所抒之情密切结合,构成具有情感内涵和审美内涵的文学意象;登高意象体现了多重复杂的内涵,显示出意蕴丰满的审美特色。其审美内涵或是怀古,或是抒怀,或是怀远,它既是文人士子寻找心灵自由的阶梯,又是文人士子的审美创造。  相似文献   

5.
释智圆是宋初著名僧人,不仅精于散文创作,而且在学术思想上也颇有造诣。智圆儒学特色表现在追求“内圣外王”、肯定“道统”说、采用训诂与义理两种解经方式。因此,他的散文创作观推崇“文以明道”、主张文章应经世致用、强调“温柔敦厚”的中和之美。受到上述散文观的影响,智圆的散文创作实践呈现出立论精当、论证严密,讲求复古、学习古人,善于议论、理盛于文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汪曾祺的小说在文学史是以闲适恬淡著称的,同样他的散文也带有浓郁传统的文化特色,在创作中体现了鲜明的闲适平淡的文化意蕴特征。这与他平时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吸收以及他本人所追求的闲适平淡的世界观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本文主要从他散文在取材、语言风格、审美情趣三方面来论述汪曾祺散文对传统文化中闲适平淡的品质的继承及其鲜明的个性特色。  相似文献   

7.
词起源于民间,本是伶工乐伎之作,随着文人的介入,逐渐趋于雅化。欧阳修以文人士大夫的身份进行词的创作,推动了词的雅化。本文从欧阳修的言情词,充满士大夫情趣的清雅闲适词,慨叹仕途风波、人生际遇的咏怀词和具有文人气息的民间词几方面来论述欧阳修词是如何体现创作主体高雅情趣的。  相似文献   

8.
论扬州盐商与扬州八怪的依存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扬州盐商为了改变低下的社会地位 ,广交文友 ,不惜重金组织各种艺文活动 ,资助文人、画家的生活和创作 ,文人、画家也给盐商不少实际帮助 ,使其跻身文人行列 ,成为儒商 ,从而提高社会地位。文章阐述了扬州盐商和扬州八怪的相互依存关系 ,也就是经济和文化的相互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9.
智者的微笑──杨绛散文漫谈刘传霞作为作家、文学翻译家、文学研究专家的杨绛,她的散文很自然地被许多论者归入“学者散文”或者“学人散文”,因为它体现着一个有着丰厚文化背景的心灵。然而,与黄裳、金克木、张中行、王佐良等同时代人文学者相比,杨绛的散文则显示出...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初期,格致与其散文在文坛上颇引人关注。执着于生命的痛感,格致从个人经验出发,以极度的敏感和独特的思维方式革新散文创作,形成独到的文体特色:文类杂糅、多变,既有小说技巧的精心融合也有任意组合的断章碎片;语言表达注重瞬间感觉的捕捉,文字细腻散漫甚至不拘语法规则,有一股天真浪漫之气。与"新散文"作家相比,格致在散文文体上的创新缺少一份自觉,更是个人经验和艺术天性使然。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戴绍敏的两类散文,即就现实生活的即时感兴之作与忆旧之作各自呈现的特点,并对其散文创作整体一致的真朴与善美的不倦追求作了阐释,认为戴绍敏的散文创作表现出了鲜明的个性,风格臻于成熟,已走上散文创作的通衢正道。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徐玉诺的散文进行分类,就内容和语言两个方匠展开论述。在内容上,徐玉诺散文反映悲伤困苦的思想主题;徐玉诺散文的语言,文字质朴,通俗流畅,多用方言俚语。徐玉诺散文创作的主题和艺术特色,与他诗歌和小说整个文学创作风格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南阳作家群"中的重要散文作家--周同宾的散文创作以对故乡亲人的痴迷眷恋形成鲜明的特色与个性,在中国当代散文领域中获得认可,觅得一席之地.在他吟唱的一曲曲乡土恋歌中,有情歌,也有挽歌.情歌与挽歌构成了他散文创作的内质.周同宾对故乡所唱的挽歌是更具深层次的故乡情歌中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4.
《古诗十九首》大体出自东汉末年的文人之手。东汉末年社会动乱,文人们目睹和经历了民生凋敝、社会黑暗的残酷现实。他们创作的十九首以冷峻的目光关注现实、反窥自我,用纯熟的艺术手段展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古诗十九首》表现了文人们强烈的生命悲剧意识,具体在怀乡之情和生命孤独之感的抒发中体现。诗歌总体流露出悲切之情,意境悲远。"怊怅切情"、"意悲而远"是十九首艺术风格的总体评价。  相似文献   

15.
唐代任华是文学史的"落选者",但诗文创作都极具特色。从其文学创作倾向看,他的文学思想以尚奇和尚自由为主,或许还受到佛教的影响。文章创作迥异时流,书与送序最为突出。书的写作虽是有求于人,但词气凌厉,咄咄逼人,毫无乞怜之态,善用问句把文章连接成一个整体,使文章不平铺直叙,波澜起伏。送序的写作,情感真挚,平和亲切,景色描写十分突出,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意境,多用山水云月四种意象,既使文章有了时空动静的对比,同时又是对自我人生的象征。任华送序的创作在赠序文体发展成熟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因的散文创新主要表现在碑志文、解体文和记体文三方面。碑志文的创新熏主要在于以小说笔法入碑文熏重视事件情节的交待熏注意碑主在事件中行为的描摹。解体文创作融入小说写法,使这种文体的创作别开生面。记体文采取文言笔记的做法,搜奇以志怪,并加以哲理说明,以志怪的事实来证明自己的理学观点。  相似文献   

17.
周涛从1979年开始发表诗作以来的28年间,从一个创作者成为了中国著名诗人,继而又成为一个散文大家,其散文的成就已经超越了他的诗歌。他是一位极具个性的军旅诗人,他又是个极具天才灵性的诗人,从诗人到散文家,周涛找到了一个更能表现自己才华的领域和便捷表现生命感悟的文本。其独特的创作对当代散文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他的散文具有明显的“诗化”倾向,深刻体现了诗的精神:自由、抒情、哲思、想象。他的散文如贝多芬的音乐,如书法中的“狂草”,像那些“巩乃斯”的群马,在做一次亘绝千古最写意的狂奔。  相似文献   

18.
贾平凹先生在其地域散文创作中,主要是藉地域文化去解悟人生,进而求得自己内心情感的抒发与灵魂的安妥,从而在最后建构另一种清新脱俗的人生境界。与此同时,地域文化意识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贾平凹地域散文创作的审美追求。贾平凹先生地域散文的创作境界,尤其是他文章创作的整体气韵与创作意识,均蕴含和闪现着一股股浓浓的地域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9.
陈月枢文学创作是六盘水文学现象的又一景致。笔者对其诗歌、散文、小说创作作了分析比较,论述了其创作特色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受到创作动机、写作目的的影响。朱自清《背影》一文的创作用词很特殊,与他早期和同期的散文作品相比较,较多的使用了古词语、旧词语、方源词、文言词、书面词语等多种类聚的词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