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教育学独立学科地位的问题始终困扰着广大教育学者,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学科历史上缺乏理论根基的因素,也有教育对象本身固有的复杂性的制约,而教育学者学院化的生存方式和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培养模式以及来自教育外部的各种力量的干预也都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而要走出教育学科独立地位的困境,就需要对教育学的独立地位有新的认识,并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使教育学能有效的沟通理论与实践,惟有如此,教育学才会有美好的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2.
确认合伙企业独立的民事主体地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合伙企业具有较强的团体性,有相对独立的意志,有相对独立的财产并能够承担相对独立的责任,具有独立民事主体的必备要件。因此,法律应确认合伙企业独立的民事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国民诉法关于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制度的规定过于简略,以致在理论和实务中对元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诉讼地位的认识分歧较大,这不仅影响了法律实施的统一,更损害了案外人的合法权益。应正确认识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诉讼地位,对其参加诉讼的程序加以理顺。  相似文献   

4.
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实现教育目的、培养高素质的一代新人、加强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教育实践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还存在,只有正确认识德育过程的实质,把握德育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并研究和制订加强德育实体建设的对策,才能切实落实德育的独立实体地位。  相似文献   

5.
传世文献资料关于汉代侯国职官的记载不全面,幸好在出土资料中发现大量汉代候国职官的内容,这使得我们能更进一步认清汉代候国官制本来清晰的面目。从出土资料内容可知,西汉末年东海郡属侯国的职官体系为:相、丞、尉、令史、狱史、官啬夫、乡啬夫、游徼、游击、牢监、尉史、官佐、乡佐、邮佐、亭长、侯家丞、仆、行人、门大夫、先马、中庶子共21种。其中,丞、尉、令史、狱史、官啬夫、乡啬夫、游徼、游击、牢监、尉史、官佐、乡佐、邮佐、亭长、侯家丞、仆、中庶子皆不见于文献所载之侯国职官系统。这些职官可补阙汉代官制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7.
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是我国教育立法对学校类型的基本分类。独立二级学院由于举办主体及经费来源不同,分别应具有公办学校或民办学校的法律地位,并与政府构成不同的法律关系,接受政府相应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过秦思潮"是汉初一次高涨的社会思潮,出现了大量的"过秦"史论。这些史论除了讨论"秦亡汉兴"之理外,还包含着时人对秦代历史的不同看法。在陆贾等多数人的史论中,秦王朝的历史功绩与作用已被否定,"过秦思潮"中对秦朝历史地位的否认已是当时的主流认识。然在贾谊《过秦论》与司马迁《史记》的相关史论中,仍承认秦王朝的"天命",肯定秦朝的历史功绩,对秦王朝的历史地位仍予以认同。  相似文献   

9.
依照我国宪法规定,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但就目前国家权力配置系统与具体运行现状而言,存在着审判独立宪法地位相对虚化的问题。在我国现阶段可从规范党的地方各级组织对司法工作的领导方式,构建和规范人大对法院监督的制度和程序,合理界定检察院与法院的关系,改革和完善相关具体制度等几方面入手,确保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以保证法院审判独立的宪法地位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法学界和会计学界在独立审计准则法律地位上的意见分歧必然影响司法实践,也会影响到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拟探讨纷争产生的缘由,并提出缩小分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西汉初期,叔孙通虽以儒学为高祖制礼仪,但也不过是点缀升平,并未被真正重视;陆贾著《新书》宣传文武之道,高祖忙于削平异姓侯王,儒学分封诸侯的思想,自然不适用。文帝喜"刑名,"景帝不任儒者。可见,儒学在西汉初期处于不得重视、暗中发展的情形。可是,黄老之学由于主张休养生息,清静无为,以及其"形名相实"的理论,最能适应西汉初期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黄老之学成为汉初70余年间的基本统治思想。这种局面的打破是武帝即位以后的事,从此儒学便被奉为官方哲学,走上了神坛。  相似文献   

12.
先秦典籍在汉代流传 ,经过了汉人不同程度的整理 ,甚至改造。传世的“群经诸子”,主要是汉人的文本。汉王朝一系列的重大举措 ,有利于儒学占主导地位 ,从而形成中国学术史上的“经学时代”。“经学时代”之形成 ,除了社会政治的“外因”,也有学术本身及发展的“内因”,那就是 :各学派的“同源异流”、“其务为治”,以及彼此间的“相生相灭”、“相反相成”,发展为各学派均“兼综”他家的自我调适。从而形成新的学术“整合”。汉代新的学术是中国传统学术的实际源头  相似文献   

13.
汉代妇女家庭地位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早期许多制度、礼教初露端倪或正在形成的时期。因此,汉代妇女在家庭中仍居一席之地。她们不仅有一定的财产所有权和支配权,还有对家庭成员及家庭重要事务的相关决策权。  相似文献   

14.
士人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坚强柱石,入世与出世构成了士人化的主体。其中,官本位化衍生出士人的传统心态与价值观念,促使士人以入世为重。因而,对士阶层进行追根溯源的探索,分析汉初士人入世环境,可以深刻揭示他们的入仕心态及其仕路与仕途的遭遇。  相似文献   

15.
两汉商人社会地位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总的态势是在不断地提高。西汉前期,由汉高祖的“贱商”到文景时的“惠商”,商人的社会地位在逐步上升。武帝时“抑商”导致大部分商人破产,地位一落千丈,但部分商人却坐上了高官,地位殊荣,商人社会地位处于两个极端。武帝之后,政策逐步宽松,商人、地主、官僚日益结合,社会地位有了更大的提高,一直到东汉无大的变化,所以说两汉商人的社会地位与当时的商业政策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6.
试论汉初对家庭关系的法律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汉初《二年律令》中有关条文的考察,讨论西汉初年对家庭关系的法律调整。西汉政府在黄老无为政治环境中,对法家思想和法律手段维护家庭关系仍然十分重视,目的是为了维护家庭的稳定,保证国家在家庭稳定基础上加强户籍管理,保证国家的财政税收利益和徭役的征发。  相似文献   

17.
汉初的豪强政策与地方豪族势力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初地方豪强势力得到一定规模的发展。这与汉初实行较为宽松和放任的豪强政策有密切的关系。西汉在武帝以前,社会的主要问题在于汉竽朝与诸侯王势力的对立,皇朝对地方势力基本上是无暇顾及的,迁豪政策是对豪族的打击与利用并重的,加之在经济上实行放任自由政策,与民生息,地方豪族在汉初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汉武时期重要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8.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历史时期,汉文明对当时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进程,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汉代文明的繁荣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繁荣昌盛的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开启了中华文明引领世界文明潮流的进程。对这段历史文明进行更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对于教育后人珍惜、发扬中国以至世界文化的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大的学术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重农抑商思想在西汉前期得到整合,并通过各思想家宣传与统治者政策推行两方面实现,体现了"重农"的阶段性特征。主要从重农抑商概念规范入手,对西汉前期重农与抑商思想的提出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汉初行“黄老政治”的原因,除了其社会历史大背景方面的宏观原因而外,尚有汉王朝的建立刘邦及其功臣个人方面的原因。刘邦原是秦朝的小官吏,他崇拜秦始皇,深受秦始皇焚书坑儒政策的影响,故而“不好儒”。他身边的谋士、功臣亦同。所以,汉初会有一个推行黄老政治的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