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昭示意义向度演化的历程可见,客体向度,主体向度和主体际向度构成了意义哲学发展的历史谱系,但是,它们都各有所偏颇,俣理地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有一个整合上述意义向度的合理性的新框架,它能去其弊而得其利,处中和而合其功,这就是具有“主-客-主”结构的交往实践观。  相似文献   

2.
尼采和承继尼采的福柯对传统历史观的批判和对新历史方法—谱系学的建构,让我们找寻到一种全新的理解历史的视角。传统历史学总是试图为事物的产生寻找形而上学的高贵本质。而谱系学义无反顾地拒绝了这种假定。谱系学研究起源,不是要奠定什么基础,不是要寻找同一性的根源,相反是要破碎那些被认作是同一的东西,要尽力消解它,要昭显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非连续性,要反对理想意义和无限目的论的元历史展开,要呈现那些被想像成自身一致的东西的异质性。传统的历史不需要事件,或者把事件当成装饰,它要的是本质特征、最终意义和永恒价值。但是,谱系学告诉我们,世界和历史只不过是无数纠结缠绕的偶然事件,我们在无数流逝的事件中生活,并无原初的坐标。  相似文献   

3.
课程的本质是什么?这是长期困扰课程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基于传统认识论的课程定义多限于对课程属性的描述,而课程属性的多样性又使得各种定义只能关注某一方面而不能予以系统阐述,由此导致了观点杂陈、语义多歧的局面。本文借鉴当代西方知识论和方法论的新成果,运用谱系学话语分析的方法对课程的概念进行阐释和比较,尝试构建课程的概念谱系,以期提供一种理解课程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学术研究倾向和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使福柯关注知识—权力问题,以谱系学的研究方法打破传统意义上的权力—知识观,认为权力和知识是并生共存的关系:权力产生知识,制造知识,规定知识,裁判知识;知识助长权力,增效权力,捍卫权力。并在此基础上,细致研究了学校教育中的"规训"现象,指出学校就是一个规训机构,学校教育是一种规训教育,无声地控制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5.
拜读叶秀山先生的大作《哲学作为哲学》,写下十四条札记。一方面旗帜鲜明地拒斥形而上学,一方面尝试性提出“哲学作为学”的哲学观:哲学是以经验或超验理论为根据,以本原、本体、共性等为对象,以具有特定逻辑结构的概念为基本心理工具,系统又个性化地表述一定世界观的学;是哲学家在既有文化前提下,以与科学和社会生活的互动为诱因,以基本问题为动因,运用特定思维方式创建起来,并在不断变革范式和思维方式、逻辑手段的过程中发展变化着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学传统悲剧凡事总以“大团圆”为结局,反映着人们对诸事的美好的善良的愿望,这种结局和愿望是一种复杂的民族文化意识的映射。“五·四”时期,由于外来思潮的不断涌入,国内社会矛盾的不断加剧,中国传统悲剧为之一变,以反“大团圆”为特征,“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的悲剧创作盛极一时。这种文学现象是与中国社会对文学的要求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7.
米歇尔.福柯的思想博大精深、纷繁复杂,其研究主题、方法都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谱系学方法不但体现了福柯匠心独具的个人思想风格与研究进路,而且借此福柯将目光投向历史,通过各种历史人文景观的深层梳理、把握,展现各种知识、话语、权力等社会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本文着重就谱系学方法的内蕴、逻辑、渊源,及福柯对于谱系学方法的丰富与发展做了梳理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谱系学”和“考古学”是福柯思想的两大重点,在《疯癫与文明》中已现端倪。本文以“谱系学”和“考古学”的视角来解读他的早期作品《疯癫与文明》,以期探寻其思想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9.
10.
11.
过去评论界和多数读者都把《雷雨》归为社会悲剧一类,归结于周朴园这类资本家对鲁侍萍这类下层人物的始乱终弃;从而把批判的矛头指向社会的不平等,而忽略了曹禺一直想显示的另一层意义的悲剧——命运的悲剧。本文就命运的悲剧和社会的悲剧,尤其是从命运的悲剧的角度谈谈《雷雨》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现认为,人是历史的前提和基础、人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是历史的目的。科学弋展观“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正是建立在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3.
"基础论"的本体观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它体现在历次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以及《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出现了"语法词汇为本"和"阅读为本"的教学偏差。个中原因错综复杂,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有部分专家学者的坚守,也有学生水平的局限,更有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反拨。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自主化、个性化,从共核英语教学的"基础论"走向专业英语教学的"基础论",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应然之路。  相似文献   

14.
本对刘兰芝的悲剧性作了两个方面的探讨,认为主要是残酷的封建礼教和不公平的社会制度造成的。再加上她自身的弱点是构成她最终悲剧性结局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新写实“小说以它的直面人生的勇气和真诚,普遍表现出对人的生存命运的关心,通过描写人的生存境况、情感欲望和生命搏动,揭示出入挣扎于世的悲剧.  相似文献   

16.
"超人"是一个特殊的语汇,就杰克·伦敦而言,在其思想倾句和作品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因为两者的结局都具有"悲剧性"的因素,文章试图从"超人的悲剧"这一特殊的角度,透视、分析作家和其艺术创作中的丰富内函.  相似文献   

17.
悲剧精神,即意识到人生苦痛而又不断抗争的精神。《老人与海》通过老人在海上的艰难历程,向我们展现了作为人——生存的种种困惑;同时也向我们昭示了面对生存的困惑,我们应该运用悲剧精神重新启动整个世界,从而找到人生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8.
悲剧的精神实质是积极的 ,有它的乐观色彩。当然并非所有的悲剧都有乐观性 ,但悲剧冲突的必然性预示着美必将战胜恶的乐观前景。悲剧的审美效果是积极乐观的 ,中国悲剧比西方悲剧更富有乐观色彩。  相似文献   

19.
"骆驼祥子"悲剧探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骆驼祥子”的悲剧一是普通人的生活悲剧,二是性格悲剧,三是命运悲剧,它们都离不开社会因素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悲剧理论和悲剧创作两方面的讨论,从而证明了反面人物也能成为悲剧人物。一个人从阶级方面来看可能是反动的,但不能因此就否定这个人自身的个人价值,而且从悲剧的效果看,反面人物的巨大的抗争精神同样能使人们感到同情和怜悯,把悲剧的精神传达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