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独秀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逐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主张依靠工人阶级进行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无产阶级革命。他通过文章和实际行动宣传马列主义、组织工人革命团体、策划和指导五卅运动及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掀起了上海乃至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潮,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的民族革命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湘区工人运动的发展经历了从组织发动到罢工斗争再到反帝反封建斗争三个阶段,并表现出突出特点.湘区工人运动顺利发展有着多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3.
陈独秀是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发起者、设计者和组织者。正是由于他多方推动和组织 ,各地的共产主义者的零星活动才终于演进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相似文献   

4.
陈独秀是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他致力于向工人传播革命思想,提高工人阶级的觉悟,为开展工人运动创造组织条件;他躬亲革命实践,指导工人运动,并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了中国的工人阶级。陈独秀的探索不仅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提供了早期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5.
五四运动之后,陈独秀开始了由激进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与先前轻视劳动群众相比,他开始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斗争的重要性.他极力促进工人阶级的觉醒与革命斗争,但同时他的思想又时常停留在改良主义阶段,悲观主义色彩浓烈.这一思想状态与他过渡时期思想的混杂相关.他在工人运动问题上改良和革命的双重性也对他后来在工人运动态度上的转变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之后,陈独秀开始了由激进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与先前轻视劳动群众相比,他开始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斗争的重要性。他极力促进工人阶级的觉醒与革命斗争,但同时他的思想又时常停留在改良主义阶段,悲观主义色彩浓烈。这一思想状态与他过渡时期思想的混杂相关。他在工人运动问题上改良和革命的双重性也对他后来在工人运动态度上的转变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开滦煤矿工人运动是20世纪20年代罗章龙、王尽美、邓培等共产党员发动和领导的一次工人革命。文章记述了党开展此次运动的必然性、具体路径及成效。此次运动虽未能取得完全胜利,但它声势大、影响广,是研究党早期开展工人运动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五·四”前后,中国一批先进知识分子苦苦追求,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在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起到了先锋、桥梁作用。他们把马克思主义同传入中国的各种学说及改造中国的各种社会方案进行了研究和比较,终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把它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建立了中国共产党.“这是知识分子在我国现代历史上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期,帮会在中国工人阶级中广泛存在,并且在相当程度上控制着工人运动。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要开展工人运动,一开始就遇到了帮会的障碍。为了有效地组织工人运动,中国共产党派党员加入帮会,利用帮会身份做掩护,团结、教育工人,而且争取了一些工人中的帮会头目,按照产业组合原则组建现代工会。通过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中国共产党对帮会的利用与改造取得了一定成果,工人运动得以蓬勃发展。但最终帮会倒向国民党,充当了蒋介石反共夺权的工具。给中共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0.
从五四运动到第一次国内大革命的失败,陈独秀对工人运动的态度经过了肯定到否定到肯定再否定这样一个曲折反复的演化过程,由于处在当时国际形势和国内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陈独秀产生了放弃工人阶级领导权的思想,最终导致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出现,成为大革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王若飞和陈独秀在中共党内是两位重要人物。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不再担任领导职务,在党内受到批判,王若飞能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待他。在中共六大上,王若飞多次发言阐述对陈独秀的态度,充分显示出一位革命家的胸怀,后来得到毛泽东的赞扬。王若飞曾是“陈独秀派”,但后来没有参加“托陈派”的活动。  相似文献   

12.
陈独秀与陈炯明尽管分属不同阵营,但拥有相似的成长经历和教育理念。20世纪20年代,陈独秀应陈炯明之邀赴广州担任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与陈炯明短暂合作,并结下了不错的私人友谊。陈炯明与孙中山在广州决裂后,陈独秀与中共中央旗帜鲜明地支持孙中山,反对陈炯明的背叛行为,陈独秀与陈炯明由此成为势不两立的政敌。两人之间关系的演变,也为那个时代诸多重大事件及中国共产党早期成长环境提供了别样的历史注脚。  相似文献   

13.
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与胡适并肩作战,政治思想的分歧使陈独秀与胡适分道扬镳,他们始终保持着朋友情谊.陈独秀晚年的思想又与胡适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14.
基于政治上的原因,陈独秀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革命性,他提出改造国民性,发展个性,提倡启发式教学,开拓了教育理论,对当时的教育改革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他进行教育改革有过激的一面,必须辩证地看待。  相似文献   

15.
陈独秀和李大钊都没有参加党的"一大",李大钊未能进入中央局,党内地位甚至一直低于他的学生张国焘,而陈独秀却能够当选为中央局书记.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重于组织建党的主观原因和"一大"前北方党组织未能大发展的客观状况决定了他不可能进入"一大"中央局."一大"前陈独秀重视组织建党并取得巨大成就是其没有参加"一大"却能够当选为中央局书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陈独秀和李大钊都没有参加党的“一大”,李大钊未能进入中央局,党内地位甚至一直低于他的学生张国焘,而陈独秀却能够当选为中央局书记。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重于组织建党的主观原因和“一大”前北方党组织未能大发展的客观状况决定了他不可能进入“一大”中央局。“一大”前陈独秀重视组织建党并取得巨大成就是其没有参加“一大”却能够当选为中央局书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现代化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的过程中,陈独秀是处于转折时期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他发起和领导了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现代化主体的思想启蒙,为在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提供了前提条件.他转而选择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深刻地影响了五四时期的一代人,使中国现代化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正确的发展方向.他发起和创建中国共产党,培养和造就了一个推进中国现代化的政治精英集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