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皇帝的钱     
皇帝富有四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主臣”,但公帑与私钱是不同的,不同的皇帝对钱的态度也迥然有异。道光皇帝比较吝啬,龙袍有个窟窿都不让做新的。一天,道光皇帝发现绸裤的膝盖上破了个小洞,就让内务府去缝补一下。  相似文献   

2.
道光补裤子     
金点强 《学习之友》2010,(10):48-48
有一个“皇命补裤子”的故事,说的是道光皇帝平常喜欢穿湖绉绸制的裤子,有一回裤腿上破了一块,他不肯再做,便命内务府拿去补上破处再穿。后来裤子补好送回来了,做工精细,看上去天衣无缝,道光皇帝很是欣悦,顺便问道:“费银几何?”答曰:“三千两白银。”道光皇帝听了大怒,严责穷究。怒是可以理解的,就算湖绉绸御裤非同一般,  相似文献   

3.
据说,道光皇帝很有节俭美德,“观国史所载,帝节俭之德,亦不可及。至暮年尤甚”。这话说的是,道光皇帝节俭之德是没人可以比,“然帝或思食一物,而知其价甚昂,则止而不索”,他想吃东西了,首先都要问个价,如果价格很高,他就不吃了,比如他想吃鸡蛋,内务府给的价格是每枚七八两,道光皇帝就常常省着不吃。  相似文献   

4.
清朝道光皇帝在位三十年。过去有人评论他是个“太平管治”皇帝,实际上,道光朝一直没有“太平”过。在此期间不仅爆发了鸦片战争,而且,从国内来讲,此时清王朝已由“极盛”走向衰败,封建制度更加腐朽,各种天灾从未间断,再加上吏治败坏等原因,各族人民生活更加困苦,饥民成群。道光为缓和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虽然采取了澄清吏治、赈济灾民等等办法,但都无济于事。三十年间人民群众反抗斗争此伏彼起,连年不断。参加反抗的群众不仅有汉族,而且有藏、彝、瑶、回、苗、黎等少数民族。反抗斗争遍及从西南、西北边疆到东南沿海和中原的广大地区,整个社会都在剧烈动荡。  相似文献   

5.
《历史学习》2010,(3):25-25
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通史》(新世纪普及版)第458页“洪秀全金田起义”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北京紫禁城里的道光,被几年来的内乱外患折腾得筋疲力尽。当金田起义的消息传进他的耳朵后,这位昏庸的皇帝再也经不住这样的打击,口吐鲜血,一命呜呼了。咸丰皇帝即位后,立刻调动各地军队围攻太平军。”  相似文献   

6.
稍有常识的中国人都知道,中英《南京条约》将香港“割让”给英国,“租期”为99年。中国人民耻辱的历史,由此揭开序幕。《大地》第9期刊文介绍清政府“割让”香港内幕,摘录如下: 1942年,“鸦片战争”失败后,道光皇帝在太和殿召见刚从广州风尘仆仆回京的直隶总督钦差大臣琦善。道光问:“听说英国人要我们把香港割给他们,香港是什么东西呢?”琦善答;“是个小渔村,坐落在南海边上。”道光问:“那能有多大啊?”“小得很,中国是一个鸡蛋,香港只是蛋上的  相似文献   

7.
皇帝也抠门     
《初中生》2012,(Z4):27
正悦读之前:人们常认为,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肯定有钱得不得了。超级有钱的他们,还不都是花钱如流水的主儿?别说,还真有例外,道光皇帝便抠得要死。清朝道光皇帝是个"葛朗台"式的皇帝。每天下午4点前后,宫里会打发太监出宫买烧饼。烧饼买回来后变得有些冰凉坚硬,道光与皇后沏上一壶热茶,啃完烧饼便立即上床睡觉,连灯都不用点了。  相似文献   

8.
道光皇帝在位期间是中国社会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社会矛盾极为尖锐,民族矛盾逐渐加剧.面对这种局面,道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企图中兴.但对内政务并无起色,对外战争失败,战后依然勤勉却因循守旧.因此可以说,道光是一位转型时期无力挽狂澜于既倒的悲情皇帝.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中,1840年8月中旬英军一度到达了天津白河口,直接威胁北京。道光皇帝派直隶总督琦善同英军谈判,只想用温和的方法劝使他们自动退回南方去。琦善在白河口像接待客人一样地接待了英国兵船,并同义律进行了两次会谈,还有过几次书信来往。在谈判中,他一面诿罪于林则徐禁烟“措置失当”,表示朝廷将对林则徐“重治其罪,定能代伸冤抑”;同时告诉义律,道光皇帝将派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明情形,劝英人“反棹南还,听候办理”,定能让  相似文献   

10.
清朝道光年间,英国猖狂地向我国大肆倾销鸦片,并派军舰不断侵犯广东沿岸一带,我国人民深受其害。对英寇和不法商人的野蛮侵略行径,有正义感的朝廷大臣义愤填膺,大臣林则徐向道光皇帝上书:要求朝廷坚决抵制鸦片。道光皇帝准奏,并命林则徐任湖广总督,前去广州查禁鸦片。  相似文献   

11.
恽代英(1895-1931)是我党早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无产阶级教育家,青年运动杰出的领导人。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他积极从事教育理论的探索,主张对旧教育实行彻底的改革,提出了培养“国家的主人翁”的教育目标。他认为,时代不同了,教育目标也应跟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从前皇帝时代,皇帝就是一国的主人翁,所以那时的教育只要使大家知道忠君报国”,使受教育者“只知道有皇帝,不知道有自己,也不知道有民众”。  相似文献   

12.
中外闻名的清华大学为什么以“清华”来命名呢?那是因为该大学所在地原为清代的皇家园林——“清华园”,所以就以园名作为大学名了。“清华园”之名乃清代咸丰皇帝所赐。清华园原址为康熙年间所修的熙春园的一部分。在道光年间,原来的熙春园被分成东西两个部分,西边的园子被起名“迎春园”,东边的园子仍名为“熙春园”。咸丰皇帝登基之后,就将东边的熙春园改名清华园了。  相似文献   

13.
<正>清朝道光年间,英国殖民主义者不仅猖狂地向我国大肆倾销鸦片,而且还派军舰不断侵犯广东沿海一带,我国人民深受其害。对英寇和不法商人的野蛮侵略行径,有正义感的朝廷大臣义愤填膺,林则徐向道光皇帝上书:陈述了鸦片的种种危害,请求朝廷坚决抵制鸦片。道光皇帝准奏,并命林则徐为湖广总督,前去查禁鸦片。林则徐不仅为官清明廉洁,而且带兵打仗有独到之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2010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卷有这样一道选择题: 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相似文献   

15.
《理藩院则例》是清政府治理边疆地区的一部规范性民族法典,清朝皇帝对其较为重视,且因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对其进行修补和删改。道光朝《则例》延续这一惯例,因系在平定张格尔叛乱之后修订,故带有鲜明的实用特色,体现了道光皇帝维护边疆安定、巩固社会等级秩序的愿望。其编修原则和内容也多有变化。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代和近代之交,我们接触到的第一个皇帝便是道光。由于正是在道光当政的年代开始了中国被欺辱的历史,因而众多历史学家在痛心之余便也同时否定了道光。冯士钵、于伯铭新著《道光传》一  相似文献   

17.
皇帝也抠门     
《初中生》2012,(28)
清朝道光皇帝是个"葛朗台"式的皇帝.每天下午4点前后,宫里会打发太监出宫买烧饼.烧饼买回来后变得有些冰凉坚硬,道光与皇后沏上一壶热茶,啃完烧饼便立即上床睡觉,连灯都不用点了.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30年代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禁烟运动是一场全国规模的运动。这场运动是由道光皇帝亲自发动,以林则徐、邓廷桢为代表的广大地方官员积极配合,并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在禁烟过程中,“源流并治”、“宽严并施”等一系列正确的禁烟方针、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9.
费丹旭是清代人物画家。他成名的年代,正是道光皇帝当政的时候。道光皇帝有一位叔父,一只眼睛瞎,而且凹进去,很不好看。有一次,这位皇叔请画师给自己画像,画了好几幅都不满意。有的照实画,很难看,主人不满意;有的把坏眼睛画成了好眼睛,假了,主人也不满意。有一天,有人推荐说,费丹旭画人物极好。于是,费丹旭便被请到了这  相似文献   

20.
略论叶名琛     
被戴上“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帽子的叶名琛,是近代史上颇值得议论的人物。他盲目自信而又昧于世界大势,他妄自尊大而又怯于对敌斗争。他靠吕祖的乩语来应付敌人的最后通谍,他用“海上苏式”的雅号来为自己的被囚异国解嘲。其实,叶名琛这个角色显示的,并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而是清政府这个天朝上国急剧跌落过程中的缩影,是道光皇帝虚骄鄙吝作风影响下的清廷官僚的代表。 1838年12月,道光皇帝憬悟于鸦片祸害之深,派林则徐赴广东查禁,并委以“钦差大臣”的头衔。这件事本来是做得对的,林则徐到达广州后,禁烟、缴烟、销烟,做得有声有色,并斩钉截铁地申明:“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