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老/小+姓+亲属称谓”的构成方式、组合形式、形成原因及语用功能进行了探讨.该面称形式是由“老/小+姓”和“姓+亲属称谓”并用而形成的,具有识别功能强、内涵丰富等独特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生活交际的需要,尤其是近年来网络用语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称谓词语的使用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现象之一就是亲属称谓使用的泛化现象。称谓语不仅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交际方式,也是人类社会的文化选择,对其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历时的研究方法,试图对亲属称谓使用的泛化现象做出概述和定义,并以泛化最为显著的亲属称谓"哥、姐"等为例,结合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含义理论、顺应论及语言模因论等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该现象形成的原因及其产生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3.
“姑舅”是河湟地区颇为流行的一种称谓,其义项主要包括姑表、姨表兄弟姐妹之间的互称和年龄相仿者之间的互称两种。河湟“姑舅”称谓是古代“舅姑”、“姑舅”、“姑”、“舅”等称谓的现代遗留,后来在拟亲属称谓制度的现实实践中,“姑舅”称谓的指称范围不断延展、扩大。  相似文献   

4.
析流行称谓词“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流行称谓词“哥”及“-哥”从语义、语法和语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它在网络和年轻人的使用中语义特点更为丰富;语法结构出现新的固定句式;语用功能更是在使用场合、使用人群及和感情色彩方面发生新的变异。  相似文献   

5.
“小+姓+哥/姐”是在湖南大部分地区流行的一种面称方式.本文分析了这一面称方式兴起与流行的原因、构成方式、感情色彩、语用功能、形成原因以及运用规则,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6.
方言不仅能用来考证古音,方言词汇同样保留着古代文化的遗迹,亲属称谓往往是对古代婚姻制度的一种反映,方言中的一些特殊亲属称谓尤其是。沾化方言的特殊亲属称谓“奶”,既保留了“奶”一词在语义发展过程中某个早期阶段的状况,又是古代社会伙婚制婚姻形式在语言中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的婚姻是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在儒家礼制思想影响深远的古代社会里,"烝婚""报婚"是两种比较特殊的婚姻存在形式,它们的存在与古代的父权制、种族观、人口的繁衍及政治外交息息相关,是古代社会的一面镜子。探析"烝婚"、"报婚"这两种婚姻出现并存在的原因,以祈对古代的社会政治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耶律留哥,金末结蒙反金将领,原仕金为北边千户。毕沅在撰写《续资治通鉴》时,由于对史料未加考辨,误将移剌留哥与耶律留哥视为同一人,给梳理耶律留哥生平带来混乱。《金史》中出现的移剌留哥与耶律留哥并非同一人。  相似文献   

9.
纷繁复杂的汉语亲属称谓,从"名"、"实"关系来看,有同一个称谓表好几种亲属关系的"同名异实"和同一种亲属关系有好几个称谓形式的"异名同实"两种现象。从语言自身因素来看,这种语言现象的形成受到词义、语用、方言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指出仙游话中的"哥"已虚化为词缀,随组合词语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语义特征,有的表动物性别,有的表某类人或事物,还有的作女性名字标记,显示出鲜明的方言特色。并同汉语其他方言做了一些比较,说明"哥"在仙游话中的语义演变过程以及其受到的限制。  相似文献   

11.
李礼 《少年读者》2008,(5):27-28
我们班上有位“侃哥”,他最大的特点莫过于吹牛了。不信,你听我说说,没准儿你也会喜欢他! 就在前不久,在课间的时候。“侃哥”又开始吹牛了:“我去过法国、英国……”“真的吗?我可不相信!”  相似文献   

12.
"县"字当今的词义通常指最基本的"行政区划单位"。古汉语中的"县"假借为"寰",通"悬",通常用作名词、动词和形容词。随着时间的推移,"县"字逐渐被引申并确定为一种"行政区划单位",这一含义的确定历经了三个阶段。对"县"进行考释不仅可以了解"县"字的语义演变,而且可以揭示其背后隐含的国家体制、国家行政区划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伯、仲、叔、季"在上古时期作为排行次第词,是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上存在的事物,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中古以后不再表示排行,只作亲属称谓语。本文拟从"伯仲叔季"中"伯、叔"作为排行次第词、作为亲属称谓语、从排行词到亲属称谓语转变的原因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唐代“以胖为美”之女性审美观演变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是中国封建王朝中最为鼎盛的一个朝代,“以胖为美”的女性审美观最能代表其特色。实际上,“以胖为美”并不是贯穿有唐一代的女性审美观。随着唐王朝的兴衰沉浮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潜移暗换,唐代的女性审美观也从总体上呈现出从纤瘦到丰腴再回归到纤瘦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5.
20多平方米的土地,被“切分”成了整整齐齐的一行一行。大片大片绿色的玉米叶子错落有致地排列在里面。刚入秋的阳光还带着一丝盛夏的味道,把玉米地照得闪闪发光,显得生机盎然。  相似文献   

16.
非词语化是高频词的普遍意义趋向和重要行为特征,是词语搭配使用时语义共享的结果。文章通过分析网络流行语“X哥”中“哥”的意义特征,得出流行词“哥”的语义存在逐步虚化的趋势,表现出非词语化倾向。借助J.R.Martin的态度系统理论和 Sinclair短语趋向的原则,笔者得出,流行词“哥”的非词语化是态度意义的实现和短语趋向原则共同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滨州学院学报》2021,(3):78-85
三言是明代重要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涉及内容广泛,人物众多,称谓词极具特点,具有重要的语言研究价值。对三言中的老类称谓词作穷尽式统计,从亲属类、拟亲属类、社会类、姓名类、詈称类等五方面对老类称谓词进行归纳分析。这类称谓词都是表示人物身份或关系的名词,老字在表达被称谓者年纪较长的同时,主要传达了尊敬、经验丰富等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8.
网络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网络语言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作为网络交际中的词语和符号,网络流行语言被广泛地使用.在网络的催生下,源于文化生活的网络流行语“××哥”被广泛复制,“××哥”为题目关键词的新闻报道在网络中层出不穷.他们不断创新,快速传播,达到了经济、简洁、幽默、委婉等语用效果,因此有必要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此进行研究,而语用顺应理论对“××哥”的泛化能够予以较好地阐释.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小说,到了唐代,进入了成熟期,其主要特点正如鲁迅所说,“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对于这个特点中的“始”及“有意”如何理解,又表现在哪些方面?本作了颇有见地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对于现代汉语里的“谷”和“榖”之间的关系,很多人都简单地认为“谷”只是一个读音和“榖”相同的“榖”的简化字,在词义上它们毫不相关。然而事实上它们在词义上是关联的。“谷”和“榖”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简化字和被简化字的关系,“谷”除了读音和“榖”相同外,还具有“毅”的一系列词义和用法,在“榖”的词义和用法上它们是同义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