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向飞 《学会》2016,(8):61-64
为了探索如何在新时期充分发挥技术类期刊在行业创新中的服务功能,本文结合《机电工程技术》杂志与学会工作紧密结合的办刊实践,对广东省各学会主办的技术类期刊进行研究,得出依托学会资源办刊是新时期我国技术类期刊发展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国科学院期刊审读工作平台建设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通过期刊审读相关政策法规解读、国内期刊审读工作现状调研提出期刊审读工作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基于中国科学院期刊人机协同审读工作调研分析审读工作平台的特点,提出中国科学院期刊审读工作平台的建设需求,并通过建设实践探索和验证审读工作平台的实际成效。【结果】中国科学院期刊审读工作平台应尽可能实现各方面审读数据规范化流程化处理,实现组织协调、专家组判读、编辑部配合的线上协同,完整系统地保存和管理审读数据。【结论】中国科学院期刊审读工作平台提升审读工作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水平,逐步实现计算机对审读工作更全面、更深入地支持,同时也为行业内的期刊审读方式变革与审读平台建设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
行业和区域创新平台是整合集聚相关创新资源,支撑行业和区域自主创新与科技进步的重大公共科技创新平台,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条件保障。科技情报机构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在行业和区域创新平台建设中起到应有的作用是值得科技情报机构工作者深思的问题。本文概述了行业和区域创新平台的概念及其内涵,浙江省行业和区域创新平台建设的现状,同时也总结了浙江在行业和区域创新平台建设中所采取的一些有效途径,以供相互借鉴,促进创新平台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区域性医药期刊集群建设与发展思路,为强化期刊集群的资源叠加效能、树立品牌形象提供参考。【方法】 以江苏省医药期刊集群建设为着力点,通过打造专业期刊互助、军地期刊联动的区域性期刊方阵,构建功能穿插、资源互补的期刊集群发展平台。【结果】 在共建平台的基础上健全和完善精品期刊项目提升计划,集群内各刊在人才培养、质量审读、编校规范、出版发行、装帧设计等方面得以提升。【结论】 区域性期刊集群的影响力整体化提升,为强化期刊学术质量与整体竞争力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科技期刊在科技创新中所发挥的作用,以提升科技期刊的服务能力。【方法】 介绍《煤炭科学技术》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途径与实践,《煤炭科学技术》从提供情报资料、发布科技信息、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直接或间接参与科学研究、开展论文写作指导等方面开展科技创新服务工作。【结果】 科技期刊通过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在了解读者、作者的真正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升期刊服务水平的同时,也对扩大期刊专家队伍、提升期刊质量、培养编辑人才大有裨益。【结论】 科技期刊与科技创新活动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期刊直接或间接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既可发挥科技期刊的知识服务功能,也有助于提高期刊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网络化演进过程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创新平台作为支撑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核心力量,在区域科技与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的结构与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将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网络化演进过程分为开创探索阶段、协同整合阶段、网络成熟阶段和网络衰退阶段,并剖析不同阶段的网络特征,提出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网络化机制,以加速其平台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7.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是地方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校通过平台建设提升了科研实力,有力地服务了区域经济建设。以宁夏大学为例,总结了科技创新平台在重大科研项目承担、人才队伍培养、产学研合作及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以此为抓手,提出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推动地方社会的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行业期刊提升选题策划质量的途径。【方法】 结合《中国环境管理》的实践探索,对行业期刊快速积累选题资源的途径进行了梳理。【结果】 行业期刊应尽可能发挥选题的集聚效应、注重时效性和可读性。《中国环境管理》的稿件质量有较大改善,同时行业影响力逐步提升。【结论】 提升选题策划质量是塑造行业期刊品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国外出版机构不断扩大集群化运作规模的环境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英文期刊集群化发展之路。【方法】以中国激光杂志社6种英文期刊为研究对象,按照创刊顺序,从期刊定位、办刊特色和发展实践等方面探讨英文期刊集群化发展的可行方案。【结果】通过打造层次分明的期刊布局、自主办刊实现期刊可持续发展、推动集群化运作和融合发展等举措,中国激光杂志社力争打造世界一流英文科技期刊,建设国际出版平台。【结论】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中国激光杂志社英文期刊的影响力持续提升,数字化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其集群化发展实践可为国内出版机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检验医学新媒体与所在学科协同发展的创新举措和实践经验,为科技期刊新媒体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详细阐述检验医学新媒体2015—2022年依托期刊学术资源、利用新媒体创新服务模式,开展不同的活动,以推进与所在学科协同发展的经验。【结果】借助期刊的专家资源,检验医学新媒体通过“分享国内外专家研究成果,搭建国内外学科交流平台”“举办学科专业学术讲座,提升行业人员专业技能”“搭建检验与临床沟通桥梁,促进检验与临床融合发展”等方式实现与所在学科的可持续共生和高质量协同发展。【结论】科技期刊新媒体应为所在学科优质成果的实践转化和宣传推广发挥积极作用,切实提升两者发展协同度,实现与所在学科的深度协同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行业科技期刊专刊策划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行业科技期刊专刊策划的原则和措施.[方法]通过借势和造势策划主题;按照时效性、实用性、专业性、全面性的原则,在充足的稿源、优化编辑流程、制订出版计划、专刊推广与广告策划几个方面做好扎实工作.[结果]以汽车电器杂志社为例,从2011年第7期开始,策划以专刊的模式出版每一期杂志,至今连续3年多持续良性运作,获得读者、杂志主管部门及期刊同行认可与肯定.[结论]专刊策划是提升期刊品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深入了解《中华儿科杂志》读者及作者群的需求,提高杂志的质量。【方法】 以近两年《中华儿科杂志》的受众群体为调查对象,对受众的一般情况、投稿与阅读目的、栏目设置调查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查与回收问卷时间为2015年1月27日至2月17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484份,有效回收率24.1%。多数读者和作者认可《中华儿科杂志》的学术指导价值和实用价值,但也反映出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结论】本次调查基本反映了受众在杂志质量、传播、数字化建设等方面对《中华儿科杂志》的认可,综合受众建议,本刊应不断改进栏目设置,增强选题策划,拓展新媒体,促进期刊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医学科技期刊受众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 【目的】深入了解《中华儿科杂志》读者及作者群的需求,提高杂志的质量。【方法】 以近两年《中华儿科杂志》的受众群体为调查对象,对受众的一般情况、投稿与阅读目的、栏目设置调查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查与回收问卷时间为2015年1月27日至2月17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484份,有效回收率24.1%。多数读者和作者认可《中华儿科杂志》的学术指导价值和实用价值,但也反映出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结论】本次调查基本反映了受众在杂志质量、传播、数字化建设等方面对《中华儿科杂志》的认可,综合受众建议,本刊应不断改进栏目设置,增强选题策划,拓展新媒体,促进期刊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推进高职学报内涵建设,提升办刊质量。【方法】主要采用逻辑分析法、文献法和数据统计法,分析高职学报内涵建设中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高职学报面临诸多困境的背景下,办刊人员应加大突破办刊困境力度,树立高职学报的稿件质量观,鼓励编辑深度参与办刊实践;不宜将办刊质量不高一味归咎于主办单位,不宜“等米下锅”被动出刊,不宜用“绝对化”的稿件标准打击办刊信心,不宜过于依赖主编办刊,不宜“盲目”缩短刊期,不宜过多地寄希望于联合办刊。【结论】指出高职学报内涵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为高职学报及有相似背景的其他科技期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白洁 《学会》2009,(9):62-64
分析了在经济竞争全球化,高新科技迅猛发展时期,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素质;提出了夯实编辑学知识、完善和拓展知识结构、培养开拓创新意识、提高沟通交流能力等多方面提升科技期刊编辑素质的要求和期望。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编辑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的严谨性,对编辑部学术不端文献的检测过程和界定标准进行探讨,提出构建科学规范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体系的具体措施,使学术不端文献的检测工作得到较好的执行,对目前检测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建立科学规范的检测体系,是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曹雅坤  汪军 《学会》2009,(9):59-61
科技期刊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就在于人才的培养。文章着重提出对青年编辑服务意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并通过逐渐健全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同时提出了在培养与使用青年编辑的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文科技期刊编辑加工外包与质量控制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目前绝大多数中文科技期刊采取编、排、校一体的作坊式出版模式,出版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出版效率低下.为提升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提出将编辑加工外包的思路引入出版流程.[方法]以中国激光杂志社为例,介绍了杂志社在编辑加工外包方面的新举措,以及培训和管理兼职编辑的经验.[结果]通过一系列规范的管理制度,保证了期刊的编校质量,控制出版成本的同时,缩短了刊期,并提升了社内编辑工作的附加值.[结论]出版流程模块化运作经验的不断摸索,加快了期刊的集约化、规模化出版之路,为实现期刊集群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9.
我国科技期刊质量评价指标的局限性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现存的期刊质量评价方法如专家评估法、引文分析法的局限性,进而引入对我国科技期刊评价方法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科技期刊审稿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四平  倪鹏  王溪婷 《学会》2009,(8):58-60,64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专业的发展,科技期刊工作中作为审稿关键一环的专家复审工作出现了新的问题,为了保证稿件审理质量和速度,科技期刊有必要在原编委的基础上建立一支新审稿专家队伍。审稿专家的信息来源途径有很多,但各有利弊,所以在信息的筛选和专家的确定过程中,编辑要严格把关,及时更新、评价、补充,努力建设一支有效、实用的科技期刊审稿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