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电视新闻中的真实再现是指记者在错过新闻发生时间后,已经无法获取新闻事件的现场、环境,特别是影像和同期声,但为了更好地帮助观众了解新闻事件,通过拍摄的艺术手段和后期制作等其他手段尽量重现新闻事件、现场环境及新闻人物。它是一种新虚构策略,越是被众多的媒体和栏目采用,就越被观众质疑和不能接受。从本质上讲,真实再现运用到新闻节目中,无疑是挑战新闻真实性.破坏了画面的美,是电视人应该警惕的。  相似文献   

2.
再现"媒介真实"--"真实再现"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视作为一种技术手段,确实具有"再现现实"的性质,但它绝不是现实的原貌,而是现实与非现实辩证的统一.电视纪录片中的现实,主要是通过我们的视觉器官去"观察"的现实,实际生活中我们对于各种各样生活的体验则是一般意义上的"体验的现实",二者之间存在着差异.电视纪实类栏目、电视纪录片某种程度上是编导的主观反映,具有主观规定性.但我们必须承认,根据一定主观意识截取的部分,仍然要受到包含这部分外界全体法则的控制.这就是电视纪实类栏目、电视纪录片中"真实再现"得以生存的原因."真实再现"并非是对于"真实"的"再现",而是对于已经消失在镜头前的"真实"提供历史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一 "再现",就是过往事实的再次出现.对于电视纪录片来说,无论是过往的事件或人物,它通过描绘、模拟和演绎,其最终所要表现的客体,就是还原当时情景下的具体真实.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在电视纪实类节目中频频出现真实再现或情景再现字样的注释角标,其目的不外乎是增加电视画面的丰富性,以达到让观众进入身临其境的目的。然而,笔者认为,对真实再现和情景再现的运用,出现了混淆不清的现象,把真实再现和情景再现等同起来。现将自己的理解加以浅析。  相似文献   

5.
电视资料镜头是过去发生事情的历史记录,在电视新闻中正确地使用资料镜头,不仅可以真实地再现历史,还可以超越时空,增加新闻的信息量,丰富新闻内容,增强电视新闻的整体魅力。但如果滥用,不但会破坏主题,误导观众,还会造成新闻的严重失实,带来不良的后果。以下是需要注意的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6.
情景再现是指通过后期设计和导演,模拟原始场景,再现已经消失了的现场、事件发生的过程、细节等,给观众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情景再现作为一种电视  相似文献   

7.
在近年来的电视节目中,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发现,在一些记录片或者是新闻专题类节目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人为导]的、再现逝去的某一事件、某一过程。由于这类“情景”再现是事后人为摆拍的,由此引发了人们对新闻真实性的质疑。“情景再现”是否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如何看待和运用“情景再现”,成为当前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在媒体传播竞争激烈的今天,实践总是走在理论的前面,电视媒体尤其如此,在此我想就新闻节目中的“情景再现”存在的原因及如何运用的问题进行探讨。一、“真实”是一种感受、一种存在,一种理解的存在。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相似文献   

8.
陈刚 《新闻窗》2009,(4):126-126
纪实性电视新闻专题节目指的是电视新闻工作者使用摄像机进行追踪目标人群、真实再现生活中发生的新闻事件的大量真实场景,以此引发观众思考,让观众自己做出对此新闻事件的评判的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在纪实性新闻专题节目中,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的是纪实性的跟踪新闻报道。在报道的整个过程中,节目通过大量的镜头跟踪,进而引导观众对某个新闻事件的评判。由此看来,纪实性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中的新闻事实采集才是整个节目的重点和关键。  相似文献   

9.
于春生 《东南传播》2010,(1):134-136
电视法制节目中运用“情景再现”,可以强化节目的故事性、可视性、现场感,深化节目内涵,但错用、滥用,会使节目沦于虚假、低俗,甚至影响司法公正、助长犯罪事件发生。兴利除弊的关键,在于结合法制节目的特点,把握好运用尺度,即务必合法,追求真实,坚持“情景再现”的辅助地位并予以明确标示,再现镜头宜虚不宜实。  相似文献   

10.
记录片,顾名思义,它是以真实记录生活为基础的,区别于电影等艺术形式,它的最主要的特质就是真实,画面、故事、人物、语言,经过时间的沉积,它的史料性和真实魅力愈发显现出来。但是,在当今的纪录片创作中却引入了一种新的创作手法,一般被称为“情景再现”,这种创作手法以其新颖、形象的特色得到许多纪录片创作者的喜爱,一时间,屏幕上出现了大量的带有情景再现的纪录片,同时,这种现象也引起了理论研究者和观众的争议。究竟在纪录片创作中是否应当运用情景再现,如何把握情景再现在全片中的比重,这都是值得制作者潜心来研究的。  相似文献   

11.
郝丁瑶 《视听》2016,(7):42-43
"情景再现"是当前电视法制节目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段,它以复现逝去的情景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而显示出特殊价值。"情景再现"在增加节目的艺术感染力的同时,也传递出些许负面影响。目前对于电视法制节目创作者来讲,如何通过情景再现将事实的原貌再现,而又使其充满正能量,是电视法制节目创作者无法回避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2.
杨梅 《新闻世界》2009,(1):44-45
关于“真实再现”手法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运用,在学术界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本文主要就“真实再现”与新闻真实之间如何找到最佳结合点和平衡点,结合电视发展的需求,探讨建立在真实、适当的基础上的“真实再现”,既能进行本质上等同于回顾式的口头解说,又可增强报道的可视性,充分发挥电视视听结合的表现优势。  相似文献   

13.
电视是一种画面与音响有机结合的传播媒体,比之书面传媒更具有现场感、真实感。电视新闻要求其所摄录的画面都应是真实的,现场的,因而是可信的。但是记对突发性的新闻事件不可能有预见性,这就导致摄像记无法在第一时间出现在事发现场,记录事件发生的全过程。电视记最大的缺憾莫过于痛失第一现场了。但这并非是不可弥补的缺憾,现在在新闻中经常可以看到的现场再现(模拟),就是对发挥电视传播优势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4.
安洋 《新闻前哨》2011,(3):74-75
一、电视新闻中"情景再现"的定义及特征 关于"情景再现"的定义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对其定义的说法也是各持一词,下面是一些有代表性的说法:肖潇认为所谓"情景再现"是指当记者或者编导在没有新闻现场资料而又必须向观众展示现场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手法,它通过所搜集到的一些新闻素材,然后采用模拟的形式将事件的发生、发展情节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情景再现作为一种新的叙事技法,起弥合“叙事断点”,丰富叙事语言的重要作用.然而,如果使用不当,则会陷入违背新闻真实和人文主义原则的泥潭.本文在分析情景再现特性的基础上,理清“新闻真实”与“再现真实”的关系,进而提出合理使用情景再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唐俊 《视听界》2001,(3):24-25
当前,在电视新闻专题尤其是调查类、法制类等栏目中有一种可称之为“模拟真实”的现象。常看此类节目的观众很可能会发现,有些事实上根本无法拍摄到的画面竞也呈现在了眼前。例如新闻事件在采访发生前的某些情节,当事人原先所进行的一些活动等,这些即是“模拟真实”的画面。所谓“模拟真实”,是指记者和编导在未能拍摄到原生态画面的情况下,运用电视手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7.
简论电视新闻中的"情景再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情景再现"及其特性 "情景再现"是广泛运用于电视节目创作中的一种叙述手法,又称"情景重现"、"真实再现"、"现场模拟"等.电视节目中的"情景再现"最早见于纪录片领域,随后渗透到其他各类节目形态中.  相似文献   

18.
面对国内电视领域竞争日趋白热化、收视率大行王道的现状,“情景再现”作为电视新闻弥补叙事断点、提升自身可视性与感染力的有效叙事方式,被广泛运用。本文拟从传播学、叙事学之视域澄清“情景再现”并非有违新闻真实,并就如何规范运用“情景再现”以保持电视新闻的真实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新闻敏感性是记者综合素质的核心,也是优秀记者与普通记者之间除了作品之外最明显的区别。在电视新闻中,镜头是新闻事件现场的再现。记者要学会运用一定的技术和手段,有选择地选取具有充分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事实形象去影响观众,带给观众最佳的视觉效果。同时要能够充分反映现实生活的一角,反映事物本质的典型意义。所以,对于一名电视记者来说,必须在新闻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判断能力,培养敏锐的新闻嗅觉——新闻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刘锋 《记者摇篮》2006,(6):70-70
电视作为视觉传媒,当然其画面在电视节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当下广大受众青睐的民生新闻中,反映民众生存要求,解脱生活苦恼的节目中,具有“民生”特点的画面,即我们所说的“镜头”更是突出其无法比拟的作用。基于本人为“新北方”节目直播室的主要摄像和日常新闻摄像,粗略地谈一谈民生新闻的镜头运用与画面构成。一、以真实连贯为基础拍有特点、细节的镜头要想拍好一条民生新闻,除题材的选择外,有效地运用镜头真实而连贯地将事实本像再现给观众,让观众透过有特点、细节的画面来明辨是非,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如何使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