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振甫先生对语文教育有深刻的见解。他在《怎样学习古文》一书中,谈到的"立体的懂",就非常精彩。文中说:怎样学习古文?我们翻开《唐才子传》,在《王勃》传里说:"六岁善辞章。"他六岁已经会写诗文了。  相似文献   

2.
道是中国思想的最高范畴。道有两特点:"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即道是唯一整体;道无所不在,是永恒的真实,称为究竟真实。庄子有个观念叫做"天人合一",庄子说:"人与天,一也。"人与天是合一的,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老子的"道法自然",即道就是自然,庄子思想基本上同于老子。他对美的著名言论是"天地大美",老庄的美在道,美在自然。然而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自然"等于"应该",所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庄子认为通过"心斋"、"坐忘"的历炼,才能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境界。这种境界就是"自然"的境界,"道"的境界,自由的境界,亦即是美的境界,即心灵自由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熊斌 《考试周刊》2012,(58):131-13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凡有成绩者无不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兴趣推动他们孜孜不倦地追求而取得成功。物理学家丁肇中费劲6年心血发现"J粒子",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记者问他:"你如此刻苦,不觉得累吗?"他这样回答:"不不不,一点也不,没有任何人强迫我这样做,  相似文献   

4.
章学诚与其说是一位史学家、文论家,不如说是一位思想家。乾嘉学者为考据而考据,章学诚却在思考学术的意义何在。他提出"六经皆史也"与传统经学之"经学即理学"相抗衡。他认为"六经皆器",只不过是"先王之政典",因此经学训诂不足以明道,而通过文史却可以见道。由"文史见道",章学诚将文、史、哲都结合到了一起,指向了最基本的社会生活,使文与史都有了哲学意义,也使哲学不流于空泛。因此,他站在"道"的高度论文议史,直指文心史意,见前人及时人所未见之处。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入,功利主义教育下以"由外而内"为特点的"外来型"学习动力体系日趋式微。改变当前中小学学生逃学、厌学现状的理想路径,是充分发掘教育中的审美意蕴,建构以"由内而外"为特点的"内发型"学习动力体系:学生学习动力之源不仅仅是他者的"肯定",更是自我内心的喜悦;学生不只是为了一个看不到的结果而"吃苦耐劳",更是在享受当下的学习过程时"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6.
戊戌变法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梁启超不但在政治上独领风骚,同时他倡导了"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主张"崇白话而废文言",全面而具体地阐述了文学革新的纲领和目标,为建立资产阶级新文学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7.
罗惜静 《文教资料》2011,(20):71-72
杨朱学说很多时候被视为"极端利己主义"和"极端纵欲主义",在中国历史上受到了两千多年的不公正待遇。杨朱思想固然存在某些缺陷,但绝非一句"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能定论。他的"贵生"、"重己"、"全性葆真,不以物累形",体现了他的重视个人生命价值,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侵夺别人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8.
黄侃把"命意修辞"作为"为文之术"之纲维。在黄侃看来,作文之旨,大体是"命意"、"修辞"两方面的功夫。"命意"是内容方面的要求,"修辞"是形式方面的要求。他强调,词意为本,自然为质,并以此对"风骨"作以解释,从而使风骨论从虚空落到了实处;黄侃又主张"文不弃美",以"合乎中道"为理想之准的。故而他回避了刘勰之反"侈艳",而反"朴陋",树起了倡"文饰"的大旗。  相似文献   

9.
传统哲学是"同者"哲学,没有"他者"地位,但列维纳斯第一个明确提出:"他者"更原始,是完全的、外部的、独立存在的存在者,自我不仅无权"杀戮他者",而且是为"他者"存在的。列维纳斯为人类展示了平等、和平的共存(共在)方式;但又没有否定"自我"的存在,只是质疑"自我",即自我与他者是一种共在。这是弱者的话语,因为根本不存在真实的、不带偏见的"他者"表述知识:时至今天仍然是丛林的世界。但"他者"的呼吁——和平的"共存"——是对极权性、排斥性、奴役性、唯我论的同一性思维的否定。  相似文献   

10.
毛颖,是退之先生笔下寓言体名作《毛颖传》的主角,他"始以俘见",继而"日见亲宠任事",后虽"赏不酬劳,以老见疏",但"终于管城"。如果将他的人生遭际置于中国长达两千余年的整个封建王朝来观照,可说其是一生三幸。  相似文献   

11.
在《自我的他性》一书中,流心提出"自我的他性"是由于个体在商业实践中的结构位置错位而导致的人格的断裂。文章以维克多·特纳的"结构与反结构"理论来审视"自我的他性",认为"自我的他性"并非"自我的迷失",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自我的重构"。  相似文献   

12.
李峰 《甘肃教育》2011,(16):14-15
打开他的博客,一行字格外醒目:一个走在教育路上的行者。知道他的人都清楚,他是一个脚踏实地的"行走者",低调而不失淡定,平凡而不失果敢,默默地行走在促进教育改革的路上;他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书生"局长,既有智者的深沉蕴藉,又有师者的儒雅之气。每次出差回来,他的旅行包里少不了一样东西——"书",考察学习间隙也非要到书店"逛一逛"不可。  相似文献   

13.
王富仁教授在《古老的回声》中对易安《声声慢》词有精彩的阐析,但其对词作情感基调的把握似有不够妥帖处。其一,他以"淡淡凉凉"把握该词的情感基调不够到位;其次,他认为该词叠字所表达的"心灵感受不具有任何的剧烈性",这也不够准确;第三,关于此词的悲情,他既言其"似在非在"、"若有若无"又说是"一点凄凉"、"半段愁绪"、"哭不出来"、"笑不出来",显然是有矛盾的。这种"旧诗新解",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易安的词心,该词所表现出来的应是一种沉痛的难以排遣的悲情。  相似文献   

14.
王羲之是我国晋代著名的书法家。他当太守时,有个年轻人来告状。此人说他父亲死时,乡绅给了一块荒地安葬,并且只要一壶酒的谢礼。可事过之后,那乡绅竟然把"一壶酒"说成是"一湖酒",而他根本还不起。  相似文献   

15.
关于曹丕、曹植二人诗歌高下的问题,自钟嵘《诗品》以来,论者大都认为曹植诗歌胜于曹丕。船山先生却认为二人诗歌有着"仙凡之隔",曹丕有着"独至之清",所以他的诗歌属于"仙"品,他本人则被推许为"诗圣";而曹植诗歌"建立门庭",因而属于"凡"品,其本人也被贬为"驵才"。船山先生立论的内在逻辑在于:首先,他以《诗三百》作为后世诗歌趋赴的理想,追求一种天然本真的诗歌境界;其次,他采取正反相形的方式评诗,其肯定性评述常有精微之论,但否定性评述有时则失于偏颇。二曹诗歌的个案体证了船山诗学的这种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6.
三只苹果改变了世界的故事一直撞击着我们的心灵。尽管这一故事似乎已经陈旧。一只苹果诱惑了夏娃,让人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一只苹果砸醒了牛顿,让人类成为机械时代的人;一只苹果握在乔布斯的手里,帮助我们走进了IT数码时代。看来,苹果是有"魔力"的。不过,乔布斯对于世界的意义,也许不在于那魔器般的"苹果",抑或应当这么说,在魔器般的"苹果"的深处到底是什么。有人这么认为,乔布斯的成功不在"苹果"本身,而在于他对着"苹果"咬下的那一口。他"咬"得如何与众不同?他为什么这么去"咬"?其实他"咬"的是"智慧之果",他"咬"得与众不同体现了他的智慧。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厌学"为"乐学"。而课改的核心因素之一,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让学生乐学语文。  相似文献   

18.
杜威,进步主义哲学家。但他反复说明,讨论教育无须顾及一些"主义",甚至连"进步主义"也不必考虑,而应当只思考教育本身的含义。教育的含义是什么呢?他坚定地认为:"在全部不确定的情况当中,有一种永久不变的东西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鉴,即教育和个人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又进一步地说,"相信一切真正的教育是来自经验的",因此,"新教育哲学专心致志地寄希望于某种经验的和实验的哲学"。显然,经验,是新教育哲学中一个核心概念和核心理念,是他的教育哲学的主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陈立 《贵州教育》2012,(9):47-47
春秋时期,有名成功人士叫晏婴的有句名言"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他说,他并没有比别人特殊的才能,只是"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所以取得了成功。 因为人有艰难,因为事有艰辛,因为路有艰险,所以我们在一些机会面前裹脚不前,在一些事业面前举步维艰,在一些成功面前半途而废。  相似文献   

20.
头脑风暴     
曾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著名的《滕王阁序》的作者、"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自幼聪慧过人,七岁能赋诗,被誉为"神童"。一次,他父亲的一位朱姓朋友生了儿子,他随父前往祝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