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普通话儿化音变不同,偃师方言的儿化音变有增音现象。根据偃师方言儿化音变的实际将其归纳为复辅音型、类双音节型、普通型3种类型,复辅音型与类双音节型儿化韵的产生不仅涉及韵母的韵腹与韵尾,而且受到韵母的四呼和声母的影响。偃师方言中儿化增音现象的产生是词缀"儿"的语音特征左扩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与普通话儿化音变不同,偃师方言的儿化音变有增音现象。根据偃师方言儿化音变的实际将其归纳为复辅音型、类双音节型、普通型3种类型,复辅音型与类双音节型儿化韵的产生不仅涉及韵母的韵腹与韵尾,而且受到韵母的四呼和声母的影响。偃师方言中儿化增音现象的产生是词缀“儿”的语音特征左扩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归纳了赤水话的声韵调系统及变调现象,重点对赤水方言儿化韵的语音形式,基本韵母生成儿化韵的类别以及自成音节的儿尾等进行了描写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许昌方言中儿化词与普通话儿化词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儿化韵的读音却不尽相同。本文用调查记音的方式,分析了许昌方言中儿化韵的读音,探讨了许昌方言儿化韵和普通话儿化韵之间的差异和对应规律,总结了许昌方言中韵母儿化后的归并情况。  相似文献   

5.
在普通话中,[1]韵母只和声母[ts]、[ts‘]、[s]相拼。而在合肥方言中,[1]韵母除了和[ts]、[ts‘]、[s]相拼之外,还可以和十个声母,一个零声母相拼。相拼后和普通话相比有的声母不变韵母变了,有的声母韵母全变了,变成另一个音节。下表可以显示合肥方言[1]韵与普通话[1]韵和[i]韵的大致对立关系。  相似文献   

6.
金勇 《宜宾学院学报》2004,7(1):62-63,66
合江地处川南,合江话属四川方言有入声区的一个方言点。由中古到现代的语音发展中,合江话语音的发展变化与四川方言其他入声区大致相同,但在韵母的发展变化中,合江话的韵母有其不同之处,主要反映在今-n、-η两韵尾的来源方面。本文就合江话语音韵母中-n、-η尾的来源来谈谈其与其他地方四川方言韵母的-n、-η韵尾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海安方言撮口韵在方言音系里成系统地出现,较周边方言如南通、如皋、泰州等地丰富,值得研究。考察它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古以后,汉语的韵母介音增加,导致声母腭化,声母的腭化又反过来影响韵母介音的撮口化;二是海安方言"支微入鱼"所含韵摄较多,也是造成撮口韵丰富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对陈第327首古体诗进行研究,分析其中的特殊韵字和特殊韵例,从中探寻陈第古体诗歌存在的拟古现象和体现出的方音影响。陈第的古体诗特殊用韵情况可能反映出了明代末年福州方言的某些实际语音情况:明万历年间福州方言至少有部分江韵字已经完成了韵母从o到ou的转变;庄组支韵字"史"在福州方言中押入鱼模部的时间较晚,到明代末年仍未完成;尤韵"妇"字和侯韵"母"字在福州方言中已经归入鱼部。  相似文献   

9.
开封兴隆方言中存在子变韵,共有27个基本韵母能够发生子变。子变韵母不计韵头差别有四种,以u为韵尾的居多,也有以o为韵腹、无韵尾的情况,鼻音韵母an则变为ε。子变韵母系统不受基础音系的制约,部分变韵中以音长作为和基本韵母区分的特征。子变韵是构成名词和量词的语法手段,表示大称、恶称和通称等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河北方言中产生声韵双变现象的儿化音变,主要分布在卷舌儿化变音和边音儿化变音系统中。如果将介音视独立于声韵的时长单位,就会发现:无论是声母后伴有增音现象的儿化变韵,还是声母和韵母都发生变化的儿化变韵,它们都应视为声韵双变现象,并且它是儿化变音系统语音发展的必然阶段。无论是在卷舌儿化变音系统中,还是在边音儿化变音系统中,声母后伴有增音现象的儿化变韵和介音后伴有增音现象的儿化变韵实际上处于同一个儿化变音的阶段,而声母和韵母同时发生变化的儿化变韵则处于稍晚一个阶段,是伴有增音现象的儿化音变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陕西凤翔方言既有自成音节的词缀“子”,41个韵母中又有39个可以生成子变韵,自成音节的词缀“子”和子变韵可以自由交替使用。凤翔方言的子变韵是长音型,与山西临猗、夏县和山东博山相同。凤翔方言阳平字的子变韵只是拖长音节,不变调;阴平、上声和去声的子变韵在拖长音节的同时还变调,变调调值与后字为轻声的两字组中的前字相同。凤翔方言中虚词“着、的、得”和实词“上”可省略,用前字的D变韵母表示。“的”“着”“得”“上”等字和D变韵可以自由交替使用。D变韵方式和子变韵相同,即音节拖长,阳平字不变调,阴平、上声和去声字同时还变调。  相似文献   

12.
宁河方言因其处于冀鲁官话保唐片中间地带,其语音特征带有明显的过渡性质,通过对宁河方言儿化韵归并情况及儿化韵系统的研究,可对宁河方言语音特征,特别是韵母演变的历史层次问题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如实描写门源汉语方言的声母、韵母和声调,进一步分析门源汉语方言的语音系统。同时将门源汉语方言的声、韵、调与中古音进行比较,揭示语言演变中的一些规律,从而求出门源汉语方言的音系特点。  相似文献   

14.
在普通话中,只有"欸"这一个叹词以ê/ε/为韵母,而在通许方言中,单韵母ê/ε/却十分普遍,有数十个词都以之为韵母。单韵母主要来源于《广韵》假摄开口三等麻韵知系章组,山摄开口三等入声薛韵知系和来母日母,咸摄开口三等入声叶韵知系章组和来母,曾摄开口三等入声职韵知系庄组,曾摄开口一等入声德韵(贼和唇音字除外),梗摄开口二等陌韵、麦韵,它们归并为元代《中原音韵》的皆来、车遮、齐微三韵,明清音系中的此类字归在乜斜韵、怀来韵和灰堆韵。读为ê/ε/是白读音,读为[ai]或[ei]为文读音,这种特殊的文白异读和历史上曾经存在的现象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5.
古代韵母的等和呼总是通过古代声母和韵母的配合来表现的。这种表现不仅反映在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实际上,尤其在方言的声母和韵母的配合上得到充分的反映。这种反映,在现代汉语的普通话和方言之间是存在着明显差异的。就以开口韵〔ε〕和声  相似文献   

16.
左国春 《文教资料》2013,(15):27-29
临川方言是赣方言的代表性方言之一,有"中古语音活化石"的美誉。文章归纳出临川方言19个声母、67个韵母和7个单字调(不含轻声),探析了临川方言声韵调的基本特点,从声、韵、调三方面对临川方言与中古音系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正《豫北晋语语音研究》由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支建刚教授独撰,中西书局/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年8月出版。此书以豫北晋语的语音为研究对象,选取19个市县中的50个方言点进行田野调查,采用历史比较和绘制方言地图的研究方法,在整体介绍语音特点的基础上,对部分语音演变进行探讨,进而对异调分韵、儿变韵母、子变韵母等语音现象做了专题描写。  相似文献   

18.
新郑方言中声母共22个,含零声母;韵母共41个,包括儿化韵在内,声调和普通话保持一致共4个。本文主要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以声母、韵母和声调这三个方面为线索梳理了新郑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并总结了其规律,希望可以为研究新郑方言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简单地描述了溆浦汉语方言的声、韵、调,然后对中古的声母、韵母、声调在该县汉语方言中的今读情况进行逐一分析,最后总结其汉语方言的声韵调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从中古合口韵读为开口韵的角度,管窥山西方言声母对韵母的制约和影响。晋方言中,合口读为开口的主要有以下韵摄:1.唇音合口字读为开口较为普遍,但果合一、通合一、合三唇音字仍保留合口的读法;2.中古遇摄泥来二母合口字读为开口占大多数;3.部分方言点疑影喻合口字合流读为开口呼。山西方言合口韵读为开口是声母对韵母影响所致,声韵调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导致语音演变的内部动力,是除接触式音变之外的又一个重要的音变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