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湾著名龙学研究家沈谦在其博士论文《文心雕龙之文学理论与批评》①指出"学"、"识"、"才"为批评家之必备批评素养。所谓"才"系指批评之文才,"学"为批评家应具备的学问与学识,"识"为眼光识见。沈谦阐释了三者相辅相成之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学报编辑之"识"分为意识、学识、见识和鉴识四种,自觉的主体意识,会使编辑对自己的行为有一种使命感,合理的学识和深邃的见识,可使编辑体察到文稿的深层内涵,最大限度地达到与社会选择的契合一致。学报编辑之自觉的意识、合理的知识、卓越的见识,是培养其现代科学思维能力的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前提。在学报编辑之"才、胆、识、力"诸素质中,"要在先之以识"。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思想文化交流融合的当今时代,"识"对于学报编辑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相似文献   

3.
一个专门的杂文作者写作需要学、识、才几方面的修养。阮直的杂文之"学"涉及百科,无所不包、无所不谈;阮直杂文常有深刻或新颖之"识";阮直杂文之"才"表现为他努力"把文章写得好看,把形象揉入其中"。除了杂文写作者必须拥有的学、识、才外,作为一个杂文写作者的阮直,还有一个特别醒目的特点,就是他平民的写作姿态。  相似文献   

4.
“文艺是发明的事业,批评是发见的事业。文艺是无之中创出有,批评是在砂之中寻出金”。这是郭沫若1923年在谈及自己遭到不公允的批评时感慨系之的话。郭老强调批评中的“发见”功能,强调批评家从“砂中寻出金”,就正是强调批评的见地,强调批评家的“识”和“特识”。何谓识?从词的本义及其演变意义考察,识有常、知、审、记的意思,而“常”又为“旗虚悬摇曳如群”中群的转注,故识又同帜,有标、幡之义。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对识的阐述,扬弃了  相似文献   

5.
《诗品》对历代批评家的批评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诗品》对前代论"诗"的言论有较多的引用,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观点。其二,《诗品》对陆机《文赋》、李充《翰林》、王微《鸿宝》、颜延论文、挚虞《文志》以及谢客集诗、张骘《文士》都有批评,在其"就谈文体,而不显优劣"与"并义在文,曾无品第"的对立面上建立自己的诗论。其三,钟嵘对批评家的诗才、理论水平与自信有深入的论述。其四,钟嵘对"轻薄"之论、"随其嗜欲"之论、注解方式、忽视"才秀人微"者、自视高于实际者等错误倾向有所批评。《诗品》对历代批评家的批评,表现出批评家对批评事业的反思,这也是南朝时期文学批评成书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德、识、才、学四个方面阐述了一个优秀科学期刊编辑应该具备的素质。德是科普期刊编辑的灵魂;识是科普期刊编辑的"慧眼";才是科普期刊编辑的"双翅";学是科普期刊编辑的"后备军"。一个成功的科普期刊编辑要向德、识、才、学兼备的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7.
刘开于《孟涂文集》中云:"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意思是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可见,"问"对"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现在的中学语文存在教学效果不显著,语文课堂一片沉闷,教师语重心长,苦口婆心,学生...  相似文献   

8.
温泉 《现代语文》2006,(3):100-101
三十年代的中国现代学批评史上,有这样一位批评家,他以作家的身份出现而又以批评家的身份为批评界所瞩目,与同属“京派”的朱光潜、李健吾等批评家比较起来,他不是“纯正的”批评家,甚至没有自己的批评体系,但他以一种独特的批评角度与批评方式,给批评界带来一股清新、素朴之气。他就是沈从。本欲就沈从对“海派”的学批评,探讨他对学商业化的忧思与抗争。  相似文献   

9.
“文艺是发明的事业,批评是发见的事业。文艺是无之中创出有,批评是在砂之中寻出金”。这是郭沫若1923年在谈及自己遭到不公允的批评时感慨系之的话。郭老强调批评中的“发见”功能,强渊批评家从“砂中寻出金”,就正是强调批评的见地,强调批评家的“识”和“特识”。何谓识?从词的本义及其演变意义考察,识有常、知、审、记的意思,而“常”又为“旗  相似文献   

10.
《论语·阳货》中"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并非前言不搭后语的实兀之辞。孔子本意不在强调学诗的博闻广识,而是指明领会诗教的诀窍与途径。这里的"识"是知觉、感悟的意思,"名"指表现形式与含义,即诗经所常用的兴比。全句紧承上文,意思是说诗经的兴观群怨之用,事父事君之旨,大多可以从鸟兽草木的起兴比附中感悟领会到。  相似文献   

11.
古人在整理古代文化时,分类为经、史、子、集。中国史学文化遗产的珍贵、丰富,在全世界首屈一指。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史学家,对“史学”的看法和要求是怎样的呢?以下试窥其一斑。一、史学批评中政治标准和学术标准的关系中国古代的史学批评也有政治标准、学术标准两个方面。刘知几的“才、学、识”,章学诚的“才、学、识、德”,就是政治标准和学术标准的统一。识、德,指封建政治、道德的修养。才、学指学术修养。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各个阶级社会中的各个阶级都  相似文献   

12.
清初诗论家叶燮主张诗歌创作应多学古人,继承其"因而实创"、"能因而善变"的创作精神,"熔铸"百代,"自成一家"。其组诗《山居杂诗》融会历代诗歌的优良传统和表现手法,多方面表达其澹泊之志和济世之怀,形成思深意永的艺术风貌,展示了一定的创新活力,较好地体现了其学古宗旨。其学古诗论与相关创作为处于历史困境的传统诗歌指示了一条继往开来的发展道路,二者之间的交叉研究便于发挥两方面研究的相互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从“异元批评”的存在入手,指出“异元批评”使得在批评同一对象时,不仅见解迥然有别,而且批评的各方无法对话。随着对话这一国际潮流向各个领域的广泛渗透,批评家期盼在学批评领域能够进行平等的交流,实现批评沟通。对话批评需要一定的共识,其中最主要的是关于学和学批评的共识。前构成对话批评的前提,后构成对话批评的原则或根据。批评是对话,是关系平等的作家与批评家两种声音的相汇,对话批评是批评家与对话之间以学本为中介共同探讨人类的价值问题。为了进行对话批评,学批评必须走出自我孤立的窘境。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学会"数学,"会学"数学,"爱学"数学,"会用"数学,就应当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特别是我们农村小学生基础差、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学习数学很困难,要切实搞好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就要让小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能激引学生学习兴趣,与家长搞好教育意识,才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5.
在《佛学大辞典》中,"相"指可识可见之相状,"性指物之本性。任何事物都是"性"与"相"的对立统一,数学课堂也不例外。那么,如何透过"相"把握"性",使课堂教学更加合理,就成为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在一次俞正强数学工作室活动中,金华东苑小学的祝老师上了"比大小"一课,学员们在俞老师的引领下由"相"入"性看课堂,拓宽了看课堂的视角,提升了看课堂的深度。  相似文献   

16.
"守约"是孟子提出的一个概念,"守约"就是"守心"。和孔子的"心性"之学相比,"守约"过分强调了"仁",而忽视了"礼",有"重内轻外"的特点。孟子认为,只要能"守约"、"发明本心",就有了成圣成贤的可能性,"守约"开启了"心学"的传统。在宋明理学中,朱、陆在解释"守约"时产生了分歧,反映了理学与心学在经典诠释上的差异,陆象山还把"守约"发展成"易简之学"。王阳明心学也继承了"守约",但其"致良知"学说,更加丰富完善了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17.
学批评的基石是理论建构,建国以来的51年间,陕西当代学批评可分为三阶段:革前“十七年”为第一阶段,标志性批评家是胡采,构建并奉行社会政治批评模态。革后至九十年代初期为第二阶段,王愚表现出垮代特征,形成学批评团队,以历史——美学批评为基础,重建与吸收成为他们共同的愿望。九十年代中期以后,第三代批评家成长起来,在理论建构上表现出本体多元的态势。  相似文献   

18.
"问题链·导学"模式的基本结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感悟问题。该模式是以"问题"为载体,"链"为纽带,"导"是关键,"学"是核心。把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通过"问题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实施和全面推广中存在着一定的困惑和问题。  相似文献   

19.
面对全球性的现代化大潮,牟宗三致力于为儒学"开出"以科学和民主为主要内容的"新外王"。他认为,就特征来讲,西方哲学是"理性的架构表现",而中国哲学是"理性的运用表现"。为了实现现代化,必须在形上层面由"理性的运用表现"通过"曲通""转出""理性的架构表现",而此"曲通"即是"良知的自我坎陷"。进而,为了在现实层面促进科学与民主,牟宗三提出了"三统并建说",主张通过"肯定""道统"以稳住儒学之传统慧命,"开出""学统"以建立科学知识,"继续""政统"以确立民主政治。在这"三统"当中,面对现时代之需要应以"学统"和"政统"为主,但"学统"和"政统"的根本还在于"道统"之"肯定"。  相似文献   

20.
学批评殊途具有无限魅力,本意蕴的无限性、是学批评殊途的前提,批评家审美观念的差异性是学批评殊途的主要原因,社会政治环境的开放性是学批评殊途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